近日,“新德里52.9℃高温创纪录”“印度现近50度高温连蚊子都消失”“印度高温 恒河洗澡”“印度大选已有33名工作人员中暑死亡”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最近的印度到底有多热?为何出现极端高温热浪天气?高温侵袭南亚,身处旁边的我们是否也会面临“超热夏天”?

印创纪录高温数据闹乌龙
但“热死人”是真的……

自4月来,印度高温热浪频频刷新气象纪录,北部的新德里首都圈正在经历极端热浪的袭击。当地时间5月29日,德里地区录得52.9℃的高温,成为全国前所未有的气温最高值。印度政府随后称,由于气象传感器故障,首都新德里本周的创纪录高温52.9℃比实际气温高出了3℃。

然而,该市的高温纪录还是有可能被打破。5月29日,新德里另外两个气象站分别录得49℃和49.1℃,印度气象局确认这两个气象站没有发生传感器故障。

印度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是51℃,2016年5月出现在西部拉贾斯坦邦的珀洛迪。尽管印度的创纪录高温并未在近期发生,但在热浪席卷之下,印度正面临严峻考验。

新德里此次极端高温出现后,仅5月29日一天就出现了超450例中暑病例。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6月3日获悉,过去24小时内,印度奥里萨邦至少有45人死于可能与炎热有关的疾病。截至目前,印度全国因炎热死亡人数上升至211人。

其中,包括了数名选举工作人员。由于印度大选于当地时间6月1日进入尾声,众多选民顶着酷热前往投票站,一些民众在投票队伍中晕倒。印度北方邦官员表示,1日投票期间,该邦有至少33名投票站工作人员因中暑而死亡,死者包括安保和保洁人员。

法新社援引专家说法报道,人在脱水状况下暴露于极高温环境,会导致血液粘稠,引发器官衰竭。

高温大幅提升了对水电的需求,用水和用电面临紧张。印度中央水利委员会称,上周(5月20日)印度150座主要水库的储水量仅相当于设计储水量的24%,为五年来最低水平。在新德里,当地政府因干旱缺水限制日常供水,许多地区将供水量从每天两次减少到每天一次。缺水还严重影响水力发电。同时,用电量激增造成电力的“入不敷出”。

炎热的天气也让户外工作变得困难,最近20多天以来,上午10点气温就升到了40℃以上,人们只能减少白天的工作时间以避免中暑。

而这也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剑桥大学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极端高温最终可能导致印度人的“户外工作能力”下降15%,并将造成2.8%的GDP损失,到2100年造成的GDP损失将达到8.7%。

烈日滚烫也使当地的动物生存艰难,除了热到连蚊子都消失,平时在城市中常见的牛群也只有在晚上才能见到,许多店铺专门用铝盆接满了凉水来招待路过的牛群。

印度已经热了几十年
极端高温元凶是谁?

作为一个靠近赤道的南亚国家,印度出现高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印度近年正频繁遭遇超高温天气,热浪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密集。

南亚地区属于典型热带季风气候,3至5月是印度传统旱季,气候干燥炎热。每年5月到6月初的前季风阶段,当地都会经历高温侵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任国玉解释,从春分日开始,正午太阳直射点从赤道逐渐北移至印度大陆,到5月下旬时印度半岛中午正是“太阳当空照”。

其次,印度次大陆北部和西部受到高山阻隔,地形遮挡因素使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很难吹拂进来,即便一些偏西北风或偏北风吹进来,气流下山之后也会出现“焚风效应”,形成干热风,使得天气更热。

5月下旬至6月初,南亚季风还没有爆发,上空由副热带高压控制,这时候天空云量少、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土壤湿度低,蒸散发消耗的热量少,使得空气越来越热。而今年控制伊朗到南亚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尤其强,也是造成当地气候更加炎热干燥的环流因素。

据美联社报道,过去10年间,印度这个时节的天气变得越来越热。一些专家认为印度高温天气是气候变化所致,气候变化导致热浪持续时间更长、更频繁和更强烈。

·2015年5月下旬,印度安得拉邦平均气温接近35℃,为过去35年间同期最高;

·2019年6月10日,印度新德里气温达48℃,打破该地区有纪录以来6月份气温的最高纪录,持续三周的热浪成为印度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热、持续时间最长的热浪;

·2022年4月,印度西北部和中部平均最高气温创下过去122年来最高纪录。

印度理工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1951年到2010年期间印度极端气温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高温季节的时长也显著增加,几乎每十年就要增加三天。即使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印度的高温情况仍然是最严重的。

城市热岛效应则是一大“帮凶”。印度环保组织“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创始人阿卡什·瓦希斯塔指出,高温虽然是印度近来的典型天气,但在德里等城市,热岛效应将热量困在低层大气中,显著提高了环境温度。

印度布巴内斯瓦尔理工学院近期发表一项研究,收集了141个印度城市的数据。研究表明,城市的变暖水平要比平均水平严重一倍。西北、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夜间地表升温效应比其他城市更为显著。

权威医学期刊《刺针》2022年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相较于2000年至2004年,印度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因为极端高温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55%。

印度科学研究所主席教授古弗兰·贝格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向拉尼娜现象的转变,可能是导致此次气温异常的原因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6月3日发布报告称,在2023年至2024年前几个月造成全球气温飙升和极端天气的厄尔尼诺现象有结束的迹象,但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再次出现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回归”
我国今年会有“超热夏天”吗?

拉尼娜现象“回归”会给印度降温吗?

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拉尼娜事件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平课题组2021年发布的研究成果指出,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会加剧印度地区的洪涝。

而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今夏我国也会迎来“热夏”吗?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预测显示,气温变凉的拉尼娜现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回归”,有60%的可能将在7月至9月出现,有70%的可能在8月至11月出现。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表示,展望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华北、华东北部和南部、华中南部、华南、新疆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高温。

“造成高温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气环流。”郑志海表示,今年南方高温与厄尔尼诺有关,厄尔尼诺背景下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增强,副高控制之下的地区高温会较强。今年副高总体比较强,目前其主要在南边(南亚)一带,将来副高北抬就会影响我国江南、华南一带。

从全球来看,拉尼娜“回归”或使全球在经历创纪录高温后体验些许凉意。不过,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科·巴雷特说:“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并不意味着长期的气候变化过程暂停,由于温室气体排出,我们的地球将持续变暖。”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气象、国是直通车、科普中国、环球时报、澎湃新闻、大公报等)

话题主持 记者 杨楚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