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监测需求的不断升级,监测仪器的分类方式亟需与时俱进。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中对现有仪器分类方式的修订,以及监测仪器发展的新趋势相关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仪器分类方式的修订

传统的仪器分类方式往往基于功能、原理或应用场景进行划分,但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分类不够精细、存在交叉重叠等。因此,规定根据监测项目类别、监测物理量、仪器类型及原理等维度,对仪器分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修订。

不再单独列出遥测仪器条目,而是将其融入到相应的监测对象条目中。例如,原来的埋入式传感器、大坝渗漏及扬压力遥测仪器等,现在统一归入变形监测仪器、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仪器、渗流监测仪器等类别中。这样的分类方式更加合理科学,也更符合实际监测工作的需要。

同时,对一些具体仪器名称进行了修正和统一。例如,“水管式倾斜仪”现修正为“静力水准仪”,“波带板激光准直仪”修正为“激光准直位移测量系统”等。这些修正有助于减少歧义,提高仪器的识别度和使用便捷性。

二、监测仪器发展新趋势

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监测仪器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智能化与自动化:现代监测仪器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功能的实现。通过集成传感器、测量仪表和数据采集装置,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随着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监测仪器需要具备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通过优化仪器结构和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多元化与集成化:现代监测项目往往涉及多个物理量的测量,因此监测仪器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测量能力。同时,为了简化操作和降低成本,仪器的集成化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网络化与远程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监测仪器正逐步实现网络化和远程化。通过网络连接,可以实现对监测仪器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监测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三、仪器选用原则

在选用监测仪器时,一般应使实测最大值为仪器量程的2/3左右,以保证测量精度和测值可靠。此外,还应根据具体监测项目的需求和条件,综合考虑仪器的性能、价格、使用维护便捷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通过对仪器分类方式的修订和探讨监测仪器发展的新趋势,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监测工作的需要,提高监测的效率和精度。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测仪器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为监测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和便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