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逆风局如何翻盘?康方生物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5月31日 凌晨2:05,康方生物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

  1. HARMONi-2(AK112-303)研究数据表明,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依沃西组相较于帕博利珠组显著延长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风险比(HR)显著优于预期。依沃西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III期单药“头对头”临床研究中证明疗效显著优于帕博利珠单抗的药物。

帕博利珠单抗,也就是默沙东的Keytruda,江湖人称K药,在2023年凭借250亿美元的年度营收登顶全球销售“药王”。

但今天,康方生物宣告:一个能打败K药的药物出现了。

回首历史,中国创新药历史上,上一个如此重磅的消息,当属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头对头”完胜强生/艾伯维的伊布替尼。伊布替尼是全球首个上市的BTK抑制剂,在2021年达到97.8亿美元的销售峰值。泽布替尼上市后销售额迅速攀升,2023年营收13亿美元,成为中国创新药的首个“十亿美元分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市场对于康方生物的研究数据反响强烈,康方生物港股盘中一度涨超87%,收盘价44港元/股,上涨37.5%,总市值381亿港元。而和康方生物合作,拥有依沃西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独家许可权的Summit Therapeutics,股价在昨夜暴涨272%,市值达到76亿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此前曾进行巨额交易

康方生物成立于2012年,2020年4月24日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在过去11年的成长过程中,康方生物经历了两个历史性“交易”时刻:

  1. 2015年,在成立仅仅3年后,康方生物以2亿美元总对价将CTLA-4单抗(MK-1308)授权给默沙东。当时,中国轰轰烈烈的药监局改革才刚刚启动,这笔交易使得康方生物首次在国际创新药舞台上为人所知,并在国内本土医药圈中“一夜成名”。

  2. 2022年,以5亿美元的首付款、50亿美元的总对价将PD-1/VEGF双抗(AK112)的海外权益许可给Summit。这笔巨额交易刷新了中国医药领域的“出海”交易纪录。

AK112正是此次“头对头”的主角依沃西。根据康方生物公开资料,依沃西可阻断PD-1与PD-L1和PD-L2的结合,同时阻断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理论上比K药多一个靶点,且可以发挥2个靶点的协同作用,而这,正是Summit看中依沃西的原因。

根据年报,康方生物2023年营收45亿元,同比+440%。其中,产品销售额16亿元,年度技术授权与技术合作收入约29亿元,主要来自Summit支付的依沃西(AK112,PD-1/EGF)授权许可首付款。借力这笔首付款,康方生物在2023年也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02、7天,一场精彩的绝地反击

4月29日发布成果斐然的2023年报,原本康方生物应该高枕无忧。

但在5月24日,康方生物莫名迎来“至暗时刻”。

当天,康方生物早盘盘中最高跌近45%。当时有市场传言称,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注射液(AK112)治疗EGFR-TKI经治的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中国三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

根据报告,依沃西三期临床中期数据:联合化疗的ORR为50.6%、mPFS 7.06(HR=0.46)、OS尚未观察到。这意味着整体有效率、中期无进展生存周期数据均已披露,但总生存期还没披露。此前的二期临床数据中,ORR和mPFS两项指标分别为68.40%、8.2个月。乍一看,三期数据与不及二期数据好,这就是“不及预期”传言的来源。

不过,在5月24日中午紧急召开的说明会上,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夏瑜呼吁大家关注HR这个数据,HR是用于描述相对危险度的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夏瑜表示:“我们的HR数据是最好的,这才是临床关键。”

戏剧性的是,在依沃西临床数据遭遇质疑的同一天,5月24日中午,康方生物公告称,国家药监局宣布批准依沃西单抗上市,适应证正是EGFR-TKI经治的非小细胞肺癌。

但尽管有康方生物高管出面发言澄清以及产品获批,资本市场反应依旧冷淡:24日下午,康方股价略有回升,但仍以跌去22.27%收盘。随后,在截至昨晚在内的5个交易日内,康方生物的股价连续下行。

随着“头对头”结果的正式出炉,康方生物股价的连日下跌终于终止,并迎来的近40%的暴涨。所谓“头对头”研究,是指采用临床上已使用的治疗药物或方法作为直接对照,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开展的临床试验,可视为两种药物的“直接单挑”。这类研究的目的是对药物的疗效或安全性进行更直接、细致的研究与对比,通过头对头试验的直接对照,能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清晰准确的临床证据。

通常,这类试验由于难度大、投入大、风险较高,过去在国内较少有企业直接发起头对头研究的挑战。但一旦成功,将在市场上获得极大的认可,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就是从“头对头”中获胜的经典案例。

根据最新公告,研究结果显示,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依沃西组相较于帕博利珠组显著延长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风险比(HR)显著优于预期。K药在去年营收250亿美元,依沃西的胜出,给了行业巨大的想象空间。康方生物此次“头对头”K药的临床试验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瞄准的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种,其中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康方生物公告中明确提出:“依沃西有望改变肺癌领域的全球治疗格局。”

根据民生证券研究院的预测,依沃西在2030年的销售额将达到81.50亿元的峰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此前,为何“错杀”?

根据弗罗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2030年中国的双抗市场达到108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54.3%;预计2030年中国单抗市场规模达到579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16.7%。双抗行业增速高于单抗。

依沃西是全球首个PD-1/VEGF双抗,开创新的时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双抗的代表企业,康方生物缘何在5月24日因为一份被“误读”的临床数据遭遇股价暴跌?

一种观点认为,在5月24日,其实康方生物遭遇了一场罕见而经典的空头狙击,毕竟在开盘35分钟内砸跌约45%的卖出不像是多头出货。这也让人联想到百济神州在2019年曾经遭遇到的机构做空。

另一种观点认为,与估值回归有关。中国已有五款三代EGFR-TKI上市,覆盖一线和二线适应症,但三代药物耐药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在这一方面,依沃西尚未有非常惊艳的数据。

虽然原因无法确定,但创新药行业最终要靠临床数据说话,康方生物的暴跌与暴涨都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之后的商业化,夏瑜表示,将会尽快积极与监管部门进行沟通,推动依沃西单抗第二个适应症获批。此前公司已为依沃西单抗第一个获批的适应症设置了具体的销售目标,未来会根据销售收入进行商业化团队扩张。

康方生物的上市的第一款双抗开坦尼(卡度尼利,PD-1/CTLA-4)战绩丰厚,2023年年度销售额14亿元,同比+149%。开坦尼也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国产双抗新药。

对于中国创新药行业来说,依沃西“头对头”赢了K药,是中国本土研发的创新药再一次在直接PK中打败欧美制药巨头的进口药物——继泽布替尼之后的又一次胜利。期待未来,更多的中国创新药走上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