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们真舍得花钱,可有时花出的钱打了水漂!

南京一妈妈李女士从2018年起就把孩子送在名为“海豚教育”的机构补习,光一对一的补课费就花了68万元。

孩子上初中后,成绩不理想,数学成绩特别糟糕。

李女士被坑才发现补课的一位老师只有小学教师资格证,遂要求机构退还上初中的14万补课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姓鞠的负责人说:现在很多机构还没有教资呢,本身就没有办法上课,你要是一直跟我揪这个,没有意义。

机构很有理、很“仁慈”,提供了补课服务,你享受了还要退费,要退只退未上课的9万多元。

孩子让机构坑了,钱也要不回来,真是人吐血!

李女士举报都教育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人员调查发现机构营业执照主营“中小学校外托管服务”。

经调解,机构退还了李女士99800元,还是拒绝退还一上完的14万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是李女士傻或不差钱吗?

当然不是!是机构利用了她想图方便、想通过补课让孩子优秀的心理,是培训机构太“强大”。

双减前补课风盛行,家家都给孩子补课,李女士也许忙于生意,没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又害怕孩子的学习会落下,只好花钱补课。

她可能也打听咨询,可谁家都是天花乱坠地给承诺、打包票:

在机构补课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学习习惯,把课程上好成绩一定棒。

也许机构还会提供除补课外的增值服务,李女士最终选择了“海豚教育”学科培训机构。

父母们不明白:

孩子从小学就靠补课提成绩大概率是瞎花钱。

小孩需要的是陪伴和安全感。有了爱,小孩的情感和思维才会健康发展,习惯会养成,成绩也不会差。

机构补课为赚钱。机构给不了孩子爱和安全感,它只会灌输知识、训练做题,然后奖赏孩子零食和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减后,“海豚教育”机构突然换了马甲做中小学校外托管,但还做学科培训。

能在“双减风暴”中生存下来的培训机构一定很“强大”,要么有背景,要么出了保护费。

当机构和客户出现矛盾时,机构可以“强大”到无理拒绝客户的要求,反正双方没有签订合同,反正冤种多的是,反正有“保护伞”。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第十七、十八条规定: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要责令改正,退还所收费用,对举办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当地校外培训主管部门该依法要求退还费用并罚款处罚。

可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仅仅是调解双方协商退还未上完的课程费用。

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谁都懂!只能是要补课的客户吃哑巴亏。

尽管“双减”政策雷厉风行,但仍有人要补课,仍有机构“受保护”违规学科培训,仍有部门监管失责还调解私了。

孩子被耽误,花的钱打水漂,该怪谁,该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