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傅松的去世让槟榔再次登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们争相强调“槟榔致命”、“禁止槟榔”……尽管专业的医疗机构反复做过健康科普,争议的声音仍然起起伏伏。

2023年9月10日,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终年36岁。朋友悼念他时说:“愿他一路走好,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再没有槟榔,没有痛苦,没有癌症。”

傅松最后一次更新短视频,向网友透露自己口腔癌复发了三次,还展示了脸上溃烂的伤口。“我只是想以我的经历来告诉大家,槟榔真的很可怕。”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咀嚼槟榔可增加人群口腔癌风险,主要与槟榔含有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亚硝基化合物有关,还与槟榔质硬易造成口腔黏膜机械创伤有关。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3年将槟榔确认为一级致癌物。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017年公布致癌物清单时,已将槟榔果列入一级致癌物。

傅松的短视频下方有条热门评论认为, “可能吃的是杂牌子槟榔,xx(某槟榔品牌名称)应该没有问题。”在部分爱好者看来,槟榔算不上损害生命的元凶。就像香烟,槟榔外包装上也印着“长期食用槟榔有害身体健康”的字样,也不妨碍它们在大街小巷的小卖部里畅销。

食用槟榔对健康的影响也使其在宣传上受到限制。2021年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实际上,槟榔行业早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链。其上游是海南几百万的槟榔种植农户,中游是价值近百亿的湖南槟榔加工企业及大面积的就业问题,而下游槟榔的专业销售团队也正在不断扩展,向全国延伸。

据媒体报道,据统计全球有6亿人槟榔食用者,而在中国就高达6000万人。根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槟榔年市场需求量均在10万吨以上。预计到2025年,中国槟榔产业的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比起宣传禁令,槟榔行业更为担忧的恐怕还是“身份”问题。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简称《目录》)里未将“食用槟榔”收录在内。中新网以“槟榔"为关键词检索食品许可获证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也发现,多家槟榔加工厂证书有效期都已经超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湖南、海南两地均有人大代表建议开展槟榔 “药食同源”研究,列入相关目录。

2021年3月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27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表示,国家卫健委未批准槟榔作为新食品原料,未将其纳入食药物质目录,槟榔(果实)也不宜制定食品安全标准。

该答复也表示,针对代表提出的湖南嚼食槟榔以及槟榔加工历史悠久,目前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条,涉及数百万人口就业和经济来源,并提出通过地方人大制定、颁布相关管理条例的方式,解决槟郎加工产品定位和监管等问题。国家卫健委支持地方结合实际情况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引导槟榔相关产业健康规范发展,将依职责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我国槟榔行业已经形成了海南种植、湖南深加工的格局,海南的新鲜槟榔吃法,是将鲜果切成小片,取少许熟石灰抹在萎叶上,包裹着槟榔果嚼食,吃的是新鲜槟榔的壳和籽;湖南槟榔的吃法仅留槟榔壳(皮)不吃槟榔籽,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制成干果,锁住鲜果中的营养,经过高温烹煮,湖南人喜欢吃槟榔,市场上一半的槟榔都是湖南人吃掉的。槟榔早已深入湖南人的生活,成为一种世俗文化。

终于,在2023年9月15日,浙江省义乌市向槟榔开了禁售“第一枪”。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求所有商家下架店内槟榔,不得销售。

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期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浙江省内的食品经营者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制品。”“这个通知基本是永久性的,不是说短期(下架)。”该工作人员称,如果之后商家存在销售槟榔的行为,相关部门会对此进行处罚,“现在就是先引导商户对槟榔进行下架处理。”

有人指出,其实义乌并不是“第一个”,早在1996年厦门就全面禁售槟榔了。义乌这次行为,没有正式文件,仅靠微信群转告商户,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意义。有网民认为如果真心为民,还是最好出一个正式文件,以便让全国效仿。

9月16日,成都市新津区市场监管局微信公号消息提到,近日,花桥所开展槟榔制品专项清查行动,将校园周边、超市、便利店、小型商场等作为重点检查区域,深入排查违规销售槟榔行为,同时利用线上外卖平台检索违规销售槟榔商家,再进行线下检查,做到精准打击。目前共检查便利店、超市等食品经营单位10家,发现有6家食品经营户销售槟榔的情况,已责令其立即下架。

9月19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为落实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槟榔制品销售监管的通知》要求,有效监管槟榔及槟榔制品销售行为,近日,营山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县槟榔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了集体约谈。会议要求,各经营户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及槟榔制品;对食品经营场所销售槟榔及槟榔制品的,立即联系食品经营单位下架,如有违法行为,将依法查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槟榔的危害,轻则损牙坏脸,重则丢掉性命(患癌)。但是偏偏却成为了湖南省的支柱性产业,很难被禁售,因为商人是逐利的,而且槟榔的利润其实要超于香烟,市面上一包槟榔的价格有时竟然上百。据说湖南已经有800亿的年产值了。所以,湖南会为了“健康”放弃它的支柱性产业吗?

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分布区域涵盖亚洲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等热带地区、东非及大洋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槟榔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槟榔碱和次槟榔碱是最主要的成分,这些物质和其他生物碱一样都会对人体机能产生影响。其中,槟榔碱可以刺激人体,使人产生兴奋感。但长期嚼食将导致一定的成瘾性,过量嚼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定槟榔为1类致癌物,即“确定对人类有致癌性的物质(因素)”。除了槟榔果以外,同被列入1类致癌物清单的还有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和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公布的致癌物清单,槟榔果已明确列入一级致癌物。

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国疾控中心曾调研湖南省群众嚼槟榔和口腔癌的现状,当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内,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湖南嚼食槟榔的人口比例已接近50%,相关从业者逾30万人,槟榔行业俨然已成为湖南颇有特色的产业名片。

目前,湖南官方对于槟榔产业的态度还处于比较模糊或两难的阶段,一方面限制广告宣传,另一方面又不限制生产和销售。这正好表现了全体湖南人对于槟榔又爱又恨的内心煎熬:唉,槟榔啊槟榔!我要说你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