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春风不度嘉峪关,评论武大选调生不能双标》后,有读者留言,说武大选调生顾某走就走吧,没人拦着她,可是她为什么要攻击和抹黑一座城市,她发的小作文伤害了嘉峪关。今天还有人留言,说顾某是口出狂言,对那座城市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恶毒嘲讽、辱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又重读了一遍《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攻击和抹黑的地方,更没有发现嘲讽和辱骂。

文中第一次提到嘉峪关,是2023年3月,分选调分配公布之后,她看到自己的分配结果,非常难以接受,原话是“没分到兰州就算了,还给我分到省内差不多最远的一个地级市”。

她的话是不是事实?我看了下家里的地图,甘肃省地形狭长,资料显示东西跨度1655公里,从省会兰州出发,过武威、张掖、酒泉,才能到达嘉峪关,嘉峪关是省内最西边的地级市,再往西,就没有地级市了,“省内差不多最远的地级市”,所言不虚。而且,不是“差不多”,是“真的最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个月之后,也就是2023年6月,顾某去嘉峪关体检,她说高铁线不通,只能开车去,五十多岁的爸爸开车一整天带她去,路上景色是“沿途越来越少的植被,沙土往车身上扑,零星的几座小房子时不进在视野里出现又很快消失”。

2023年8月到12月,顾某已在嘉峪关工作,她的感受是“恶劣的环境、刮不完的沙尘、每天呼啸的大风”,因为不适应这样的环境,她觉得自己抑郁了,甚至想放弃生命。

相比于东部省份,西北确实地广人稀,大漠、风沙,多次出现在古今描写西北的作品中,顾某所见,也正是如此。

她描述嘉峪关的冬天,手冻得痛到没有知觉,头发和眼睫毛结冰,出行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旅作家杨献平曾在毗邻嘉峪关的酒泉当兵多年,他有很多作品描写在西北的所见所感,寒冷、风沙、孤独常被提及,嘉峪关在酒泉的西边,也就是比酒泉更往西,气候和地理环境与酒泉应该差不多,对于并非生于本地的外来人说,感受应该也差不多。

所以,顾某关于嘉峪关环境、气候的描述,虽带有个人感受,但也并不偏离事实。

也许是后来她说的“嘉峪关就是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才是让生活在嘉峪关,喜欢嘉峪关的人觉得受到了伤害,才让有些人认为她是在攻击、抹黑嘉峪关。

于是有人说她“伤害了一座城”。

城市本来不过是一个地名,感受到被伤害的,其实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

嘉峪关到底落不落后?

这要看谁来看,谁来判断,看立场是什么。

一个出生在农村的人,能到省会城市工作和生活就觉得改变了命运,一个出生在北京的人,到偏远省份的省会城市,也会觉得落后吧。上海本地还觉得外来人都是乡下人呢!

顾某家在省会兰州,在武汉读研究生,从武汉到嘉峪关,难免有落差,嘉峪关与武汉相比,落不落后,大家可以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嘉峪关是一个地级市,根本不是小县城,但是这个地级市委实有些小,与其他地方的市县相比,可能还不如一个县大。

据公开发布的资料显示,嘉峪关面积1224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31.5万,城镇常住人口29.82万, 2023年的生产总值是382.79亿元。总体规模与其旁边的酒泉市差距还是挺大的。

这个体量的面积和人口,全国有不少大一些的县可以超过,其生产总值的规模,也有不少县能达到。

当然,嘉峪关的经济数据,在甘肃省内表现还是相当优异的,其人均生产总值,比省外的不少地方也高。

单从地理位置、面积和人口来看,被称为“偏远小县城”,并不太过。但是从城镇人口占比、人均生产总值看,嘉峪关并不落后,也许正因如此,才有人觉得嘉峪关被抹黑、被歧视。

不过落后不落后,数据表现是一方面,个人感受又是另一方面。

顾某的“小作文”是回忆和抒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不是针对嘉峪关,文中提到嘉峪关的内容也并不多,看不出来是在刻意丑化和抹黑嘉峪关,虽然她不喜欢那个地方。至于其中一些看起来让人不适的字眼,比如黑奴、妓女,不过是顾某的自嘲,大可不必去对号入座。

说她吃不了苦写小作文是“矫情”,听到说一声“落后小县城”就觉得被攻击、被伤害,是不是另一种矫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