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腾讯做大模型不争一时之先。」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如是说。

腾讯是这么说的,同样是这么做的。

这一次,腾讯将触角伸向独立的AIGC APP,便是这一说法的生动证明。

5月30日,腾讯宣布基于混元大模型的App「腾讯元宝」正式上线,可谓是腾讯真正将AIGC面向C端用户的一次大尝试。

面向工作效率场景,腾讯元宝提供了AI搜索、AI总结、AI写作等核心能力;

面向日常生活场景,元宝的玩法也更加丰富,提供了多个特色AI应用,并新增了创建个人智能体等玩法。

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面向工作效率场景,抑或是面向日常生活场景,腾讯元宝几乎都将重心聚焦在了C端。

当以百度为代表几乎所有的AI玩家都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B端,以及以朱啸虎为代表的投资者,同样对TO B的AIGC抱有浓厚的兴趣时,腾讯选择在这样一个时刻,推出独立的TO C 的AIGC APP,无疑给了整个行业一个措手不及。

毫无不夸张地说,腾讯元宝的正式推出,将会真正将AIGC拉入到以C端为主导的新战局里。

AIGC市场,真正意义上的杀手级应用,出现了。

当以百度为代表一众的AI玩家都在关注AI对于B端的赋能和改造时,腾讯元宝的强势杀入,无疑将会扭转这样一个战局,从而真正将AI的战火烧到C端市场,一场全民AI的争夺战,终将拉开战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腾讯抄了百度的后路。

此言非虚。

我们都知道,当下的大模型市场,业已进入到名符其实的红海时代。

无论是各式各样的大模型的泛滥成灾,抑或是大模型的价格不断地被「打下来」,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整个大模型行业「卷」得厉害。

然而,尽管大模型市场的竞争惨烈,但是,这样一种竞争,仅仅只是体现在各大玩家们之间的竞争上,仅仅只是体现在B端市场上。

广大的C端用户市场,对于各大厂商来讲,依然是一块「处女地」。

据统计,当下AIGC的市场渗透率较低,仅仅不到1%,用「萌芽」来形容这样一个市场现状,一点都不为过。

据QuestMobile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到2024年3月, AIGC APP行业用户才突破7380万,排名前三的应用抖音旗下的豆包、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以及昆仑万维旗下的天工的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328.2万、1466.1万、966.1万。

显而易见的是,当大模型的玩家们在B端市场陷入到贴身肉搏争夺战的时候,TO C的AIGC战场,依然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

对于每一个玩家们来讲,若要抓住这样一个市场的新红利,通过推出独立的AIGC APP来获得C端市场的巨大红利,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以说,如果哪一个玩家能够抓住了C端市场的巨大红利,不仅可以抵消玩家们的先发优势,甚至还将会把那些业已建构起来的市场份额再度进行切割,从而改变整个大模型市场的整体格局。

对于掌握了海量的C端流量,并且以社交起家的腾讯来讲,无疑是看准了这一点。

因此,它才会在大模型玩家们不断地「卷」B端市场的时候,推出了面向C端用户的腾讯元宝。

腾讯的这样一种做法,等于是直接将AIGC面向了C端,减去了先面向B端,然后再通过B端去面向C端的「漫长战线」。

对于整个大模型行业来讲,无疑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将此次腾讯元宝的上线,看成是「腾讯抄了百度的后路」,一点都不为过。

如果说,腾讯看准了大模型市场的「空白地带」,最终让它抄了以百度为代表的大模型玩家们的后路的话,那么,腾讯元宝所上线的一系列的功能,则是真真正正地将大模型从「千行百业AI时代」,带入到了「全民拥抱AI时代」。

据报道,腾讯元宝主要面向「工作效率场景」和「日常生活场景」两大方面进行了升级。

工作效率场景方面,腾讯元宝提供了AI搜索、AI总结、AI写作等核心能力。

日常生活场景方面,元宝的玩法也很丰富,提供了多个特色AI应用,比如百变AI头像、口语陪练、超能翻译官等。同时,还新增了创建个人智能体等玩法。

可见,无论是工作效率场景,还是日常生活场景,腾讯元宝更多地是基于C端用户的需求,通过满足C端用户的需求来真正地让用户用起来,玩起来,真正让AI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一个可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都随时感知到的存在。

当腾讯元宝开始以这样一种方式将人们带入到AI的新世代,特别是当它和腾讯旗下的万千场景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腾讯元宝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或许将不再仅仅只是像以往的玩家们那样蜻蜓点水,而是真正带来了一次渗透率的大提升。

根据腾讯元宝方面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行业的大模型应用渗透率都还很低,主要原因包括「大模型仍在发展期,AI产品解决方案不成熟」和「用户认知仍在建立,对AI需求集中在搜索/效率」。

在面向C端大模型应用的场景中,「搜索问答」的需求达到了45%,遥遥领先于紧随其后的「效率提升」、「创意生成」和「创意聊天」,后三个需求分别为20%、15%和12%。

腾讯元宝,无疑正是基于这些需求,上线了面向工作效率场景和日常生活场景的功能。

当腾讯元宝基于C端用户的这些功能开始上线,特别是当它真正让广大的C端用户开始真正玩起来之后,腾讯在AIGC战场上的地位,或许将会真正确立,而当下的AIGC战场上的格局或许将会再度洗牌。

对于业已陷入到红海阶段的大模型战场来讲,腾讯无疑在新的C端战场撕开了一个口子。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腾讯所撕开的这样一个口子,正是它所擅长的C端用户市场。

据悉,目前腾讯混元大模型业已接入腾讯生态下的超600个行业和场景,腾讯广告、微信读书、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腾讯客服等,都已经基于混元实现了智能化升级。

当腾讯庞大的C端用户流量与海量而丰富的行业和场景持续碰撞,无疑将会带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TO B和TO C市场的大融合。

有了这样一场融合之后,AIGC才能真正进入到全民AI的新阶段,所谓的AIGC的应用大爆发时代,才能真正来临。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百度迟迟无法破解的AI应用瓶颈,腾讯借助腾讯元宝的上线,提供了一次完美的路线图。

可见,腾讯同样抄了百度的后路。

如果仅仅只是将腾讯看到了AIGC市场的「空白地带」和腾讯TO C的天然基因,看成是腾讯抄了百度后路的根本原因的话,同样是简单和武断的。

腾讯自身在AIGC上的产品竞争力,同样让它具备了超越百度先发优势的能力。

据悉,自2023 年 9 月首次亮相以来,腾讯混元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已从千亿升级至万亿,预训练语料从万亿升级至7 万亿tokens,并率先升级为多专家模型结构(MoE),整体性能相比Dense 版本提升超50%。

混元大模型部分中文能力已追平GPT-4,在“时新”问题的回答表现上,数学、推理等能力上也均有提升。

在多模态能力方面,腾讯混元大模型也有提升。

如在生图领域,腾讯混元文生图基础架构已全面升级至 sora 同款的 DiT 架构;在生视频领域,腾讯混元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图文生视频、视频生视频等多种视频生成能力,视频生成长度可达16秒。

正是得益于腾讯底层强大的产品竞争力,所以,腾讯元宝才能为广大的C端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能力。

以腾讯元宝在AI总结方面的表现为例,元宝可上传最多10个PDF、word、txt等多种格式的文档,并能够一次性解析多个微信公众号链接、网址,支持256K的原生窗口上下文,相当于一本《三国演义》,或是英文原版的《哈利波特》全集。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腾讯元宝缘何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可以说,当TO C 的AGC市场缺少真正杀手级的应用时,腾讯元宝被摆上了牌桌,无疑给大模型行业扔出了一个王炸。

当李彦宏反复强调AIGC市场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杀手级应用的时候,腾讯推出了腾讯元宝这样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可谓是直接给了百度一个下马威。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腾讯同样是抄了百度的后路。

结语

当AIGC市场的发展进入到红海期,仅仅只是一味地「卷」B端市场,开始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境和难题。

这是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加入到价格战之中的根本原因。

然而,当玩家们挤破了脑袋在寻找B端市场的新机会时,殊不知,AIGC市场真正现象级的应用应该在C端。

因为纵然是再颠覆性的改造和创新,终究会落脚在C端用户的身上。

对于坐拥了海量C端用户的腾讯来讲,自然是不会就此缺席。

此次推出腾讯元宝这样一个TO C的AIGC APP,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当腾讯开始抄了百度的后路,它在AIGC市场上先发优势,或许将会一点一点地被消弭。

或许,这才是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说,「腾讯做大模型不争一时之先」的根本原因所在。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行业观察家,知名KOL,数字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