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中亚5国外长会上,秦刚外长在会见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时,着重强调了中哈签署互免签证协定一事,中方期待通过签署该协定,便利两国间的人员往来,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哈方计划与中国缔结互免签证的政府间协定。具体细则包括,哈中两国公民从入境当天起计算,享受30天免签待遇。同时,180天内在对方国家的停留时间不得超过90天。该互免协议预计将在5月18日至19日,哈总统托卡耶夫访华期间,由两国外长亲自签署生效。

互免签证是推动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常见政策,两国实行该项政策,意味着两国的出境人员,只需带上护照,就可以直接入境,进入对方国家。目前,在外交、公务、普通、旅游等签证类型中,与中国达成一种或多种互免协议的有上百个国家。因此,中哈之间的互免协议,没有搞“特殊化”,双方达成该协议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经济和人员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这样一个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协议,哈国的极端组织也能找到“黑点”。据媒体发布的最新消息,“哈萨克斯坦民主选择运动”在社交网络散布反华言论,并进行线下集会,手举标语,高呼反华口号,抗议和反对哈萨克斯坦政府计划与中国建立的互免签证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哈萨克斯坦民主选择运动”被哈政府认定为极端组织,该组织的负责人是被称为哈反对派“领导人”的阿布利亚佐夫。阿布利亚佐夫曾是哈萨克斯坦最有钱的富豪之一,曾担任过哈国的能源和贸易部长,后因贪污、滥用职权等罪名入狱。为躲避惩罚,阿布利亚佐夫十多年前便逃往国外,并于2017年宣布领导“哈萨克斯坦民主选择运动”,摇身一变成为知名的反对派人士。去年年初,哈萨克斯坦发生内乱,有权威消息披露,阿布利亚佐夫及其所领导的极端组织,在骚乱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策划和煽动作用,甚至有意策划“颜色革命”,试图颠覆现任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中亚国家频频发生动乱,大多数动乱带有“颜色革命”的属性,背后总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影子,在哈国内滋生的极端组织不是偶然,哈国此前发生的内乱也不是偶然,包括这次针对中哈互免协议的抗议活动,同样不能简单用“表达民意”一笔带过。

一直以来,美国对哈萨克斯坦都保持着所谓“公共外交援助”,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在哈国注册的非政府组织(NGO)多如牛毛。据统计,哈国的NGO组织超过2.3万个,其中相当多的NGO是受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资助。近20年来,哈萨克斯坦NGO共计从“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其他机构获得超过20亿美元的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是美西方的钱没给够,或是“哈萨克斯坦民主选择运动”在哈国内太不得人心,本次反华集会,规模较小,抗议者的抵抗意志也不强。哈警方果断出手,拘留了的一些比较活跃的抗议者,哈国的执法机构亲自出面,把现场群众集会定性为非法,要求追究参加抗议人群的责任,呼吁大家散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更进一步的节点,美西方国家便跳出来搞破坏。此前,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内的美方官员,连续访问了多个中国邻国,无一例外,主基调都是挑拨这些国家与中方对抗。中哈两国间正常签订一份普通的协议,招致西方势力的干涉,说明美西方对中亚的渗透已经非常严重,对于这些藏在背后的势力,中方需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