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辉

财富是对认知的奖赏,而不是对勤劳的补偿!这句话我是非常认同的。所谓的勤劳其实是低认知下对人生低效或者是无效的拼搏。真正获得财富的人中有勤劳的也有不勤劳的,所以勤劳不是获得财富的关键因素。扣除非市场和不正常因素,绝大部分自己获得财富的人都是拥有高于常人认知力的,而他们财富的来源其实就是高认知力的变现。

同理我们平常所说的节俭,其实也并不能算美德,而只是因为贫穷的无奈和因为无奈而对欲望的自控。节俭并不能让一个人获得财富,但提高认知力学会理财思维肯定会让你得到财富的礼物。一说到理财思维肯定很多人就想到理财,其实理财思维和理财行为并不是一个事物。思维模式是一种逻辑方式、思考模式、生活态度,是认知力的具现,而行为只是你这些内在因素下的表象。

比如有一筐苹果,其中有几个不新鲜或有小块坏掉的。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的大部分时候都会先挑有瑕疵的处理下吃掉,把好的留着以待后面吃。但当你明天吃苹果的时候,昨天剩下的新鲜苹果到今天又有不新鲜和坏掉的了。然后你就循环往复,一筐好苹果到最后你只能吃到不新鲜和有瑕疵的。这就是所谓认知缺陷下的所谓的节俭。看似节俭其实是最大的浪费,这就是缺乏理财思维的一种行为表现。

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几个不新鲜的坏掉的扔掉而只吃新鲜的,那这一筐苹果你吃到的都是新鲜的。其实从吃到的总量上也许是一样的,但品质肯定是大不一样。因为坏掉的不新鲜的你需要处理掉一部分才能吃,而你吃到的也是不太新鲜的了。但如果你一开始就扔掉几个坏的,避免腐败的细菌快速传播,其实吃到的也许还更多。这还不包括健康成本以及口感、享受度的成本。所以不同的逻辑下会有不同的行为过程,看似所谓的节俭行为造成的结果反而是更差的,这就是认知力低下造成的逻辑缺陷,最终人生看似很努力很艰难,实则自己放弃了更好的结果和道路。

以上的例子其实就是理财思维或者是一种逻辑模式。而作为穷韭菜的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因为舍不得小而失去大,舍不得放弃不好的损失而失去了享受人生的美好。其实最终我们投入的成本是一样多的,但我们的过程体验是更差的,最终享受到的人生则是少得多的。因为认知力的低下,陷入逻辑缺陷的陷阱,从而失去更多获取新事物、新愉悦、新财富的机会。

看似所谓的节俭,其实是低认知力的一种体现。其来源于我们原生的思维枷锁,会伴随着大部分人的一生无法挣脱,成为人成长、发展的桎梏。谁能先打开枷锁,逃离这种原生的羁绊,谁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快、更舒服,得到更多、成就越大。但原生枷锁是绝大部分人一生的噩梦,深深嵌入在意识、灵魂的深处,很难打开、无法挣脱。很多人直到被原生枷锁勒死、拖累致死也意识不到枷锁的存在和可怖,更不要说能看到原生枷锁的本质。

穷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大部分人穷的背后,其本质是自己先天环境、遗传缺陷而带来的认知低下与逻辑缺陷。这些原生的缺陷不解决、克服和挣脱,就算有很好的财富机会摆在面前,我们一样会错失。因为你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你能赚到的财富水平,一个人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之外的财富。其实我也非常穷,也在被很多原生的枷锁所禁锢、拖累,只是开始有了一点点意识,在反思、在挣扎,希望能找到打开枷锁的钥匙。

我们可以想想身边的人,包含很多出版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其实很多人都缺乏财务意识、理财意识,这种缺乏其实就是低认知下的自毁。很多人因为社会大趋势而得到红利,但又因为缺少相匹配的认知力,最终凭本事赔掉这些偶然得到的红利。得财难,守财更难。有几个人日常会记账?会对自己的收入、支出做分析?更不要说做财务、资金的规划。尤其是在信用支付超常发达的当下,随手支付让人对资金流的敏感性异常降低。当你毫无意识的过度挥霍信用后,也就为未来埋下了众多的坑。然后自己的人生就会在填坑、挖坑、摔倒坑中的恶性循环中消耗下去,直到这一辈子都在吃烂苹果噩梦般的生活中耗尽。

当我们没有理财思维时,我们也许只能看到手中的现金流而看不到背后的债务。当我们为手中出现的暂时现金流而放纵透支的时候,也许债务的落石正悄悄地降临在你的头上。比如很多做生意的人手上会有一定的现金流和不少的应收债务,但如果没有明细的账目和财务、资金规划,你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你根本不知道手头的钱是自己还是别人的。如果你花了,也许就形成了你根本无力偿还的债务。因为你手头的现金流很多是需要支付出去的,而你的应收债务很多是无法收回的,或者是不能全额、如期回收的。一旦资金链一断,看似成功顺利的你就会瞬间挂掉。多少看似不错的企业都在瞬间倒塌,就是因为自己弄不清楚账目,资金链断裂。从公司到个人莫不如此,你信用支付的是需要还的,尤其是在众多信用工具的诱惑下,很容易利滚利,直到你的收入无法覆盖你债务利息的时候,成为庞氏末期。

炒股、买卖外汇、炒期货、炒房等等都可能赚钱、发财,但为什么90%的人都在赔钱?我们穷的根源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而是因为认知力的不足,看不清方向,看不明白形势。人家在买的时候我们卖,人家在卖的时候我们买,所以我们就成为了别人发家致富的肥料和原料。当房子白菜价的时候,让我们买我们都不买,但人家会借债去买。当房子涨到金价时别人都卖掉了,但我们还在掏空六个钱包追着去买。我们不穷谁穷?当有些股市大跌的时候有些股市却在暴涨,但我们就如同吃烂苹果一样,只看到手中的烂苹果看不到远处还有一筐的好苹果。当别人不停地在转换赛道获得时代和趋势的红利时,我们却在不断地挖坑、跳坑,填坑的循环中内耗。这样的人生不穷才怪。

有多少人现在能分清储蓄、货币基金、支付宝、余额宝、货币理财等等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理财工具的区别、差异和优缺点?比如你月初发薪,你日常开支可以用信用支付,还款则到下个月,但你准备还款的现金流如果做无风险理财那一个月的收益是多少?比如你现在有笔大额消费可以贷款支付,也可以用你的储蓄支持,你知道贷款利息和储蓄收益有没有利差嘛?你也许用贷款支付后你获得的储蓄利息比你要支付的贷款利息还高你知道嘛?你知道不同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异嘛?你知道不同货币的汇率变动趋势嘛?你知道不同金融工具的收益和风险比嘛?你知道不同股市、地区、市场的趋势嘛?我们因为自己的认知与眼界有太多的不知道,而这些太多的不知道让我们错失了一直就存在的财富机会。最终我们非但赚不到钱,还让自己的财富亏损或贬值。

理财思维不一定是你要去理财,而是你要清楚怎样算清自己的财富与债务,你要知道怎样可以避免财富贬值、亏损,怎样让财富增值和寻找增值的渠道。理财思维不是看你规划工资资金一个月收益几十元,不是看你通过金融工具节约利差百分之零点几,而是让你拥有明了这些渠道的认知、知识和能力。让你随时可以选择有利的财富管理方式、工具和渠道。但作为穷人的我们就是因为原生的禁锢让我们看不到这些,理解不了这些。这就是低认知力下逻辑缺陷造成在理财思维一个点面中的混沌。

很多人会说我没钱所以也不用理财,这就是你没有足够认知力下的一种思维模式。你的财富不是从吃坏苹果里节俭出来的,而是让财富避免贬值而升值得来的。越有钱的越有理财思维,不是他们因为有钱才去想理财,而是因为他们足够的认知力,才会有理财逻辑,才能让自己的财富累积增值。

其实这文说跑题了,但有太多的事不可说不可道,所以这样吧,DDDD,不明白就算了,认知力这个东西不是别人能和你说明白的,自己的命自己把握。人不可能赚到认知以外的财富,所以我们现在的穷和富归根结底是我们认知水平一把标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