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夫妻的故事,折射出当下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过度宠妹综合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陪我妹妹怎么了啊?她是我亲妹妹,我们二十几年的感情,没人能比得了!"这是王治平对妻子的呛声。

而冯晴当时正发着高烧,独自一人去医院打点滴,丈夫却以照顾她的名义请假,陪妹妹逛街购物。

王治平的"宠妹狂魔"行为并非个案,据某社交平台调查,超过60%的已婚女性曾为丈夫过分关注妹妹而困扰。

这一现象在心理学界被称为"妹妹情结",指部分男性即便成家后仍将妹妹置于首位,严重影响夫妻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情感专家李雨阳认为:

"'妹妹情结'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观念。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部分家庭会过度宠爱独生女或幺女,哥哥往往被赋予'守护者'角色,久而久之,这种角色固化为一种心理定势。"

这一观点得到了社会学家张明的支持。她补充道:

"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政策使许多80后、90后成为家中独苗,父母的全部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当家庭再添一女时,长子更容易产生强烈的保护欲,这也是'宠妹狂魔'频现的社会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冯晴的故事。从大学时代起,她就见识了王治平对妹妹的溺爱:

一起出游时总是只顾妹妹的需求,连拎包也只为妹妹服务。

结婚后情况不减反增,每逢佳节都要陪妹妹,甚至挪用家庭开支满足妹妹的购物欲。

"我以为结婚后他会变,没想到如今连我生病都顾不上。"冯晴泣不成声,"我真不知该继续还是放手。"她的困境引发了网友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确幸说:"姐姐要学会示弱,让他意识到你的重要性。"@明日黄花则认为:"该放手时就放手,你不该为错误的人耽误青春。"还有网友调侃:"不如你也找个弟弟,天天让老公陪你,看他什么反应。"

从心理学角度看,王治平的行为或与恋母情结有关。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

部分男性会将母亲的形象投射到妹妹或年轻女性身上,通过宠爱她们来满足内心对母爱的渴求。

这种情况下,妻子往往扮演的是照顾者角色,难以得到同等呵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律界人士也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北京某律所王律师表示:

"夫妻关系确实应当优先,但不能完全否定亲情。适度关心家人是美德,关键在于把握'度'。

若一方行为严重损害家庭利益,可构成法律上的'忠实义务违反',为离婚诉讼提供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王治平的角度看,他的困惑也不无道理:"

我就这一个妹妹,我不宠着她谁宠啊?

"言语间流露出一种责任感,似乎对妹妹的呵护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很多"宠妹狂魔"也有类似心理,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而非个人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趣的是,在这场论战中,一些意见从妹妹的角度切入。@独立女性写道:"总被哥哥宠,会降低独立能力。我就有个'宠妹狂'哥哥,现在工作生活样样依赖他,很是困扰。

"这一言论为讨论提供了新维度——过度宠爱是否等于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