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辈子洒脱自信,即使在官场上遭遇重大挫折,被皇帝赶到天涯海角,依然大吃大喝作诗喝酒,梦想一天吃300颗荔枝,就一辈子不离开岭南。但是,这么个潇洒的人,却有一个非常尴尬的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徽宗年间,有一个宦官(明朝以后叫太监),名叫梁师成。此人深得皇帝信任,居然从后宫的一名管理人员逐步成长为国家领导干部。他在军队系统一路高升,最后居然官居太尉,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

梁师成的权力大到什么地步呢?当时北宋朝廷的官员一度叫他为“隐相”,虽然不是宰相,但是拥有的权力不亚于宰相。他跟蔡京、童贯等人合称“六贼”,按照文人士大夫的说法,梁师成是北宋没落的罪魁祸首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这么一个货色,居然一辈子都是苏东坡的小迷弟。梁师成粉苏东坡,绝不是普通的粉法,搁现在,梁师成绝对是粉圈头子的身份。他不仅亲自出钱,给已经去世的苏东坡出版诗集,还到处宣扬自己是苏东坡的私生子。

关于这一点,梁师成是这么说的:当年苏东坡被贬到地方做官,家里有个小妾已经怀孕,带在路上不方便。之前有一个梁姓人家跟苏东坡关系不错,梁家老爷看上了这个小妾,苏东坡顺水推舟,将女子送到梁家。没过多久,梁师成出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东坡的这个传闻,最大的一个漏洞在于,如果这个梁家跟苏东坡有交往,必定不是普通人家。而宦官从来都出身于走投无路的家庭,怎么可能出身于官宦人家。然而梁师成位高权重,他既然这么说,当时的人大多不敢反驳,只能含糊其辞。

最尴尬的是苏东坡的儿子苏过,他即便知道事情的真相,他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肯定。毕竟梁师成虽然名声臭,对于苏家却有大恩。一方面,梁师成是乌台诗案后第一个公开支持苏轼的高官,苏东坡的名声和书籍销量因而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另一方面,梁师成以至亲的方式对待苏过,对于苏过的要求全都满意。苏过需要用钱,梁师成从来没有拒绝过。梁师成曾直接对手下人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宋,一贯钱能买一千斤粮食,按照3元一斤大米计算,一贯钱就是三千块人民币,一万贯就是三千万人民币。苏过到梁师成家拿钱的限额,可以让苏过直接财务自由。梁师成都慷慨成这样了,苏过还能说啥呢,怎么可能说梁师成的不是。

苏过之所以说不清楚这个事,跟老苏同志的生活作风有关系。

老苏有一首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表面写的是西湖风光,实际上是写给自己的一个小妾王朝云。苏轼比王朝云大了25岁,认识王朝云那年,女孩才12岁,老苏已经37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首诗给人的感觉,似乎苏东坡对女人都特好,尤其对自己的小妾都视若珍宝。实际上,只有王朝云这一个小妾陪了苏东坡二十多年,直到她三十来岁死掉。苏东坡其他那些小妾,全给他送掉了。甚至那些已经怀孕的小妾,苏东坡都照送不误。

正是因为这一点,苏东坡给了很多人认亲的借口,在他死后,大宋社会上冒出了一大堆苏东坡的私生子,梁师成也是这许多私生子之一。苏过当然挨个否认了这些私生子,只不过梁师成他实在没法说坏话,只能这样糊里糊涂应付着。

老苏对待女人,尤其是对待小妾的态度,其实是古代中国男人对待小妾的态度。老苏没有任何突出之处。大多数中国古代的男人都将小妾当做物品,她们仅仅比家里的家丁、仆人地位稍稍高一些,但主人也只把她们当做家里买回来的比较贵的物件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如哪天有客人看上他们,像苏轼这样好客的主人就会大方送礼,将女人送给他,就像送掉自己家的一个手串一样简单。至于她们是否怀孕,也不在考虑之列,私生子、庶出的孩子在古代本来就不重要。

苏东坡虽然做的事,以今天的标准,肯定不是个东西,但是在当年并不突出,只不过因为苏东坡名气大,他的所作所为也就变得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