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4天,分阶段式投票的印度大选于当地时间6月1日进入尾声。据悉,这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选举”的大选有近10亿选民参与,从4月19日开始到6月1日结束,最终结果将于三天后揭晓。

多方分析及民调结果均显示,在本届印度大选的竞逐中,现任总理莫迪带领的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将获得胜利,而莫迪也将实现连任。“今天(1日)是投票的最后阶段,希望大家都去投票。”莫迪在社交平台发文呼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选民排队投票

然而,伴随着印度选民排队投票的,是“极其炎热”的高温天气。据悉,该国首都新德里的气温在5月29日录得52.9℃的历史最高值。在印度东部,最高气温也一度升至49.9℃。印度官员5月31日表示,高温天气已导致至少33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值守的选举官员。

相关数据显示,印度东部的比哈尔邦已有14人因高温天气死亡,其中有10人是值班的选举官员。而在该国人口密集的北方邦,有至少9名选举官员在5月31日死亡。“他们被送来医院时体温都非常高,可能是中暑。我们目前还在治疗23名被热倒在岗位上的选举官员。”北方邦一家医院的院长卡马尔说道。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剧烈。印度的这场高温危机,无疑为该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应对敲响了警钟。在民主与环境的双重考验下,印度,以及更多国家,亟需找到平衡发展与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