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话题,想起我儿子两三岁时候,养育过男孩子的家长,应该都深有体会,尤其是从小好动调皮的男孩,在他们小时候,他们除了吃喝,每天唯一热衷和坚持的事情就是玩耍,上蹿下跳,乐此不疲。而我儿子就是这一类宝宝的典型代表,调皮活泼好动,每天睁开眼就想着出去玩,研究这研究那,想让他老老实实坐好是不可能的,而且有些事情就是代偿的,比如,运动细胞发达的宝宝,可能语言能力就会稍落后一些,而不好动的宝宝,可能语言能力就更优秀一些,且不说能否安静坐下和你聊天说话,就是你与他沟通,说实话他都不一定能听得懂~还有就是,从小是老人帮忙带大的,公公本身属于那种不善言辞的人,而且加上到城市带娃的不适应,我们又整天忙于工作,儿子从小很少有固定的玩伴,于是,就有了以下各种尴尬和无奈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在游乐场玩耍,原本孩子是喜欢一起扎堆玩耍,可是碰上运动细胞不发达的宝宝,他们就会动作慢一些,爬滑梯或者玩东西就慢,这再碰上我儿子这种活泼好动的孩子,就像火柴遇到柴火,一下就着了~我儿子会嫌弃其他小朋友慢,然后他赶着上前去爬滑梯,这一着急不要紧,可能就不小心碰倒其他小朋友,然后小朋友摔倒,就委屈地哭哭啼啼,家长会心疼他们宝宝,加上我这又着急训斥儿子为什么不慢点,为什么不小心碰到其他小朋友,在大人的焦急和孩子的哭闹中,儿子一脸懵懵的,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也常常因为这个,其他小朋友会说,哼,我不和你玩了。

还有就是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公公就回老家了,都是我和我老公一边上班一边自己带,为了接送方便,没在小区里的幼儿园上,找的是离公司近的幼儿园,然后跟小区里同龄孩子接触就少一些,只有周末有缘碰到一起就玩,没碰到就自己带他玩,也没有固定的玩伴。经常就是,儿子尝试着想要融入他们,但是有时候,那些经常一起玩,相互熟悉的小朋友就不带他玩,然后儿子就十分挫败,哭啼啼告诉我,妈妈,他们不和我玩~融入集体的挫败感和社交需求的急迫感,让孩子无所适从,他焦虑愤怒地朝我发泄,我知道他只是想融入集体,当时我也不知所措,虽然着急,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指导他,只能带他离开去玩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多亏极具情商和智商的娃爸帮助,才让儿子从那段时间走过来,并且可以很好的融入活动和集体。娃爸的策略是这样的:一是做好沟通,孩子虽然小,但是随着慢慢长大,心智会越来越成熟,娃爸告诉孩子,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你想加入他们,那你就不要害怕和胆怯,勇敢的走上前,告诉他们,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我想大部分小朋友会很高兴有个新朋友一起玩,这样是极好的,如果小朋友拒绝你,那你也不要难过和气馁,因为人生大部分时间,对于别人的需求,我们都是拒绝的,所以当别人拒绝你的时候,不要难过,喜欢和他们玩,你就继续呆在他们旁边看他们玩,不喜欢和他们玩,你就找其他的小朋友玩......经过很多次交谈和沟通,再加上很多情商绘本小故事地渲染,儿子慢慢也明白了,拒绝才是人生常态,面对拒绝要放平心态来对待;二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满自信和阳光,儿子小的时候总喜欢依附大孩子,看人家玩什么,自己屁颠屁颠跟着玩,当你的游戏让别人主宰时候,你就会受制于人很被动,这样不如丰富自己的大脑,磨炼自己的技能,当你充满自信和阳光时候,就会吸引很多可爱的小伙伴。比如,儿子从3岁开始跟娃爸学习踢球,他会很专业地接球踢球,当晚上在小区玩耍时,他自信熟练地踢球,会把很多爱好玩球的小朋友吸引过来,和儿子一起玩耍,开开心心地打成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间万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孩子当成我们的朋友,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