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4月1日愚人节当天,复旦大学医学院高材生林森浩向室友黄洋投毒,不久后黄洋不治身亡。林森浩被捕后表示:只是愚人节整蛊,开玩笑,没想着故意杀人。整蛊别人,需要投毒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案被报道后,轰动全国。林森浩一审被判处死刑,然而更让人没预料到的是,居然有177名师生联名向上海高院为杀人凶手林森浩求情:不要判他死刑

复旦师生为何会为凶手林森浩求情?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二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林森浩才会毒杀舍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杯水刚下肚,室友却进了ICU

林森浩和黄洋以及另外一个室友葛俊奇同住在一个寝室。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高材生,三个人不仅学业有成,而且对于未来,都有了不同的抉择。有人愿意继续读博,有人愿意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工作。

本来都应该是各自有着大好前程的年轻小伙儿,却因为一桩命案,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事情发生在3月31日下午,由于第二天就是4月1号愚人节,作为上海本地人的葛俊奇就没有待在寝室里,而是选择和朋友们出去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洋

现下,就剩下同为外地人的林森浩和黄洋了。其实说起来这两个人才算是同一个世界的——一样来自农村,一样靠着发奋图强一路读到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但二人却出奇地没有什么话讲。

4月1日上午,黄洋被闹钟叫醒,习惯性地起床在饮水机接了一杯水喝。说来也奇怪,明明是昨天刚换的新水,味道却有点怪怪的。口渴的黄洋没顾上那么多,喝完一大口下肚之后就坐到书桌前开始一天的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寝室的另外一个人——林森浩从始至终都拉上了窗帘,似乎还没有睡醒的样子。差不多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坐在书桌前的黄洋突然感觉自己恶心、想吐,体温似乎也在不断升高。开始他只是以为自己昨晚睡觉着凉了,没有多想。

差不多到了午饭的时间,黄洋感觉自己身上不舒服的症状正在不断地加重,一量体温,已经飙升到了39度。

本以为吃完午饭睡一会儿就能缓解一点,可是到了半夜,黄洋都感觉自己身上不得劲儿。这实在是不像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倒像是食物中毒了。到了第二天早上,黄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叫上几个交好的同学搀扶自己到医院做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黄洋的症状和急性肠胃炎极其相似,又查不出什么具体病因,所以医院初步诊断黄洋只是肠胃出了问题。

办理住院后,黄洋老老实实打了几天针,可奇怪的是,病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还加重了。一连住了几天院,黄洋的脸色越来越差,到后面直接面色惨白,连医生也下了病危通知书。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发现,黄洋的肝脏已经严重受损,其他内脏的各项指标也都出现了异常。于是,医生连忙把黄洋从普通病房转进了ICU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亡原因不明,竟是故意投毒

4月6日,黄洋的生命体征再一次出现下降的趋势,人已经陷入了深度昏迷的状态。在住院的这段日子里,黄洋的亲朋好友接连来到医院探望他,面对亲友的掩面哭泣,黄洋依旧没有苏醒的迹象。

其实,黄洋这次倒下来得太过突然,就连身边的亲友都觉得黄洋之所以变成这样,很可能是被人蓄意谋害的,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下毒。就算医院没有在黄洋的身体里检测出毒素,但这也可能说明这种毒并不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森浩

要知道,医院能够检测出的毒,都是一些常见的、致命性的毒,例如“敌敌畏”“老鼠药”之类的。

为了查明真相,室友葛俊奇把黄洋寝室的私人物品及接触过的东西都做了毒物检测,可惜都没有发现异常。

直到4月16日,葛俊奇想起来黄洋之所以病情突然恶化,是发现肝脏急剧损伤,而在他们往日的研究课题里,就有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的试剂,这种试剂浓度极高,只要一点,就能对肝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始只是猜测,当葛俊奇刚刚找到一点苗头的时候,医院那边就传来了坏消息——黄洋没挺过去,不治身亡。

黄洋死后,他的病情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但葛俊奇还是坚持认为黄洋是二甲基亚硝胺中毒,他翻遍了学校所有关于二甲基亚硝胺的学术资料,试图从中找到蛛丝马迹。可这一找,却让他无意中有一个大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学术官网发布的所有关于二甲基亚硝胺的论文,它们的作者都是林森浩!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情?葛俊奇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于是特意避着同寝室的林森浩,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警方。

警方立马对黄洋的寝室开展了关于二甲基亚硝胺的检测,最终在饮水机剩余的水里检测出了残留的二甲基亚硝胺。这必然是有人故意投毒。

而结合林森浩在4月1日,黄洋身体异常,将饮水机的水倒光并清洗的举动,可以判定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特意调取了实验室的监控。果不其然,早在3月31日之前,林森浩就把保存在实验室里的二甲基亚硝胺带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看,饮水机里的毒应该就是林森浩投的了。被揭发后,警方逮捕了林森浩,面对警方的质问,他只回答说:“我不过是开了一个玩笑,没想着故意杀人……”,他的理由是,愚人节整蛊黄洋,可这需要投放大剂量的二甲基亚硝胺吗?身为医学院研究生,难道林森浩不明白这是剧毒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院宣判死刑,舆论几经辗转

此案被报道后,引起了舆论哗然,毕竟复旦高材生毒杀室友,太过惊骇,结合此前的马加爵案,网友议论纷纷,对本案也高度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2月18日,林森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在法庭上,林森浩也交代了案件的全部过程——

其实林森浩和黄洋关系并不好,两个人还曾互删好友。林森浩认为黄洋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给他使绊子,就连他从来不用的饮水机都要逼迫自己A钱。于是,一点点小事慢慢累积,到最后林森浩才想到要教训黄洋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常自己对二甲基亚硝胺多有研究,于是在邪恶念头的牵引下,林森浩打算让黄洋当自己的小白鼠。只是没想到的是,一次过分的玩笑,居然真的害了人命

本来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这个案子一出来,网络上的风向却转了几番——一开始人们都连连讨伐林森浩,可后来上海复旦大学177位师生联名为林森浩请愿,舆论又发生了转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森浩在师生中的印象是个好学生,是个好人,大家都在夸赞林森浩一路从农村走到大城市的985高校实属不易,家里有生病的大人和待学的兄弟姐妹需要照顾,如果他死了,那整个家庭的希望就全都葬送了。

再者说,林森浩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科研人才,他好学上进,一心投入科学研究,在校期间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如果没有出现这档子事,那他绝对可以把复旦大学的医学研究领域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林森浩的过往经历——他愿意在学成之后免费为农民工看病,愿意在国家发生灾害时慷慨解囊,这也说明,他本性不坏。但杀了人就是犯罪,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为了给儿子免除死刑,父亲林尊耀在这其中也掺了一脚——他听从辩护律师的意见,给受害者家属塞钱,企图获得谅解,甚至开始打感情牌——

“我儿子罪不至死,不要利用外界压力给我儿子加刑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德绑架不成,林尊耀就跑到黄洋老家,祈求他的父母原谅,黄洋的父母拒绝了他,他就召集一大批记者作秀下跪道歉,特意放大受害者家属对自己辱骂、驱赶的视频,引导舆论,再加上一百多名师生请愿,网上也逐渐不明真相的网友对受害者家属展开网络攻击,企图通过舆论压力,逼迫司法机关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12月,案件进行二审。虽然林森浩翻供,但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法院还是驳回了上诉,维持原判。这个判决之后,林森浩算是彻底死心了,也有所悔悟,如果当时一笑而过,如果当初不是冲动行事,就没有今天,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被执行死刑,结束了“复旦才子”和“杀人凶手”两种身份并存的矛盾的一生。这桩在法律界社会上引起汹涌舆论的案件也彻底落下帷幕,林森浩得到应用的下场,只是希望黄洋父母早日走出悲伤,平静度过余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人就怕犯错,就是学问再高的人,思想境界跟不上就容易酿成大错。万万不可对人抱有歹念,不然也会毁了自己。作为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开玩笑要注意尺度,切不可借着开玩笑而侵害他人,轻则害人害己,重则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