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建议中国也掏补偿金

美西方发达国家现在拿我们没办法,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总能找到些借口压制我们,比如环保,气候损害,就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话题,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最近这事儿又变本加厉了,要让我们出一大笔钱。怎么一回事呢?听我给大家聊聊详细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7还在举行当中。这次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要建立气候损害补偿基金,各国争论不断。欧洲也趁机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中国也应该成为该补偿基金的出资国。

是可忍孰不可忍!你们算盘真是打得好,现在要我们出钱,欧美在历史上对环境的破坏,这账该怎么算呢?

既然说到这个主题,我们就先看看,何为气候损害补偿基金。

简单的说,全球气候问题之所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正是因为该问题确实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实打实的“不可避免与不可逆转的气候损害”。因此一些国家认为,在思考如何防治全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要给那些遭受气候损害的国家相应的补偿。

在这次正在举行的COP27会议上,大家就围绕这个建议投票,有130多个与会的发展中国家都一致支持

为啥是发展中国家一边倒的支持该建议呢?这就是问题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造成碳排放非常严重,已经导致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他们才是现在气候问题的罪魁祸首。在面对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灾难时,发展中国家必然要比发达国家遭受多得多的损失。发达国家给予这些发展中国家一定的赔偿,这是符合逻辑的。

欧盟自己的表现还是可以的,作为发达国家聚集地,欧盟同样对该补偿基金强烈赞成,甚至是带头在本届气候峰会上提出设立该补偿基金的建议,并承诺自己先拿出10亿欧元。

但让欧盟略显尴尬的是,代表美国参会的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却对此坚决拒绝。

于是作为一种“退一步”的妥协,代表欧盟参会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气候问题首席谈判代表提莫曼斯遂提出,建议将包括中国在内的门槛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扩大为补偿基金的出资国。

欧盟内心的小算盘

等等,欧盟和美国在扯皮,怎么突然就把中国给牵扯进来,还当成让美国点头的“妥协方案”了?

这里晶晶就得给各位分析一下欧盟内心的小算盘了

身为发达国家聚集地的欧盟为啥会对这种让发达国家出血的方案如此热衷?这真的是因为欧盟热爱解决气候问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不是,无利不起早嘛。欧盟,作为一个左翼长期占据政坛主流的地区,气候问题一直都是欧盟最大的政治正确之一。不少欧盟国家也出现主张环保的绿党,还在政府里有不小的话语权,欧洲民众里也有不少极端环保人士,所以解决气候问题在欧盟的政客眼中,是争取内部选民支持的香饽饽。

这也好理解,欧盟国家制造业外流严重,现在基本就靠贩卖高技术规则、价值观和文化艺术理念过日子了,不在环保上搞点文章,也没法刷存在感呀。

而在外部,作为环保卫道士的欧洲国家,肯定要有所表示。能凭此赚取到一个“带头解决气候问题”的“好名声”,同样也是欧盟自认为的提高欧盟国际影响力的好办法。

但很显然,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就要独自当那个出钱的冤大头,把美国拉下水就是他们解决钱从哪来这个大难题的最佳答案。

但美国更精明,怎么可能看不出,自己如果真答应了,那么钱是自己掏了,但名声却都是欧盟人赚去了,自然是坚决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面对这种情况,欧盟的小脑瓜子突然就“开了窍”了,来找我们中国了:

其一,美国人把中国当成头号竞争对手,那么好,如果我们欧盟把中国也拉下水,让中国也出出血,这肯定是美国乐于见到的;

其二,中美两国才刚在G20峰会上达成共识,要共同在全球气候问题上承担大国责任,那么现在显然就是中美践行这种承诺的最好时机。毕竟欧盟作为颇有野心的发达国家集合体,是立志要成为世界第三极的,自然希望借助这种方式削弱身为另外两极的中美两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既然欧盟打的是这种小算盘,并且就连美国都看得出来,我们又怎么可能答应呢?

除此之外,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欧盟要求中国赔偿发展中国家,本身就是一件无中生有的破脏水行为:

就像我开始说的,如今全世界面对的各种气候灾害,那都是历史上发达国家毫无节制的碳排放所导致的,所以咱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个坚持,就是必须坚持“历史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必须为自己历史上不负责任的行为买单,而不是让刚刚发展起来二三十年的中国来负责。

所以晶晶觉得,环保,大家肯定都要贡献力量,但不能总拿“政治正确”当武器来寻求共识,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欧盟想扛起“环保”理念的大旗,并非只有提出完美的理念就够了,这只是第一步,如何正视历史责任,承担责任,才是欧盟现阶段应该做的。

欧盟在气候问题上搞小动作,挑战美国,对于美国而言“虱子多了不咬人”,并不怎么在乎了。因为还有个更棘手的问题,等着他们。

全球都在抛美债

晶晶跟大家聊聊,这一阵发生在金融领域的一件大事,才是真正让美国感到不好受的。那就是全球都在抛美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截止今年9月份,持有美债最多的国家依旧是日本,总规模为1.1202万亿美元。但这却已经是日本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债,减持规模近800亿美元,是8月的2.3倍,令持仓规模降至2019年12月以来新低。

然后是中国。相关报告显示,9月中国仍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美债持有地区。但9月中国大陆地区的美债持仓已降至9336亿美元,一个月内减持382亿美元,不但在连续两个月小幅增持后重启抛售势头,而且总持仓创2010年6月以来新低,连续五个月持仓低于1万亿美元。

先给大家讲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什么是美债,指的就是美国政府以自身信誉为抵押向全世界借钱。市场上钱多了,会贬值,但债是相反的,债多了,利率会上升,所以,美国的债主集中抛售美债的话,美债利率会上升,导致美国政府偿债压力增加。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财政年度,联邦政府的国债净利息达4750亿美元,超过2021财年的3520亿美元。

所以,中日这两大美债在国际市场上的前两大买主都选择抛售美债,而且是大幅、连续性的抛售,未来这个趋势还会持续,这确实是美国人最不希望看到的画面。

更令美国人心惊胆战的是,在过去,由于美债的高投资性价比,当中日选择抛售美债时,市场上其它买主都乐于接盘。但现在,全球在抛售美债的可不止中日两家

从全球投资者的持仓数据来看,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债总规模从8月份的7.509万亿美元降至9月份的7.296万亿美元,为2021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差不多是单月抛售超2130亿美元;

在持有美债规模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仅有英国和比利时在9月份选择了增持,其余8个国家和地区全部选择抛售。

美国又一个历史性大萧条的导火索

那么国际市场如此不待见美债,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晶晶认为,这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咱们得分开逐一分析:

其一,美联储加息。大家都知道,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严重通胀问题,美联储自今年以来不断加大加息力度,截至目前已经连续加息五次,累计加息300个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美联储的本意是通过提高利率促使市场上的美元回流银行,但这同样在吸引国际投资者将手中的美债抛售,换取美元后存入美国银行中以谋取更大利益;

其二,日元贬值。日本社会进出口这两年遭受新冠疫情与俄乌战争的接连打击,逼迫日本央行不得不持续量化宽松,导致日元贬值,这自然逼迫日本政府只能抛售美债,套现美元后干预汇市以减轻日元大幅贬值的压力。

其三,美国对中国的恶意。晶晶注意到,在今年7月增持22亿美元以前,中国已连续七个月抛售美债,其中5月持仓十二年来首次跌破1万亿美元。即使7月和8月有所回升,依旧接近5月所创的十二年来低谷。

很显然,这种超长时间的连续抛售美债,已经无法用单纯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来解释,而考虑到美国今年以来变本加厉的施行各种反华措施,不难看出,中国这是出于金融安全考虑,不得不减少手中持有的美债,转而投资国际上其它风险更低的金融投资产品,多样化资产配置,降低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整个世界都在持续抛售美债这个事实对美国而言,确实非常危险。毕竟眼下的美国社会经济依旧一塌糊涂,政府赤字一再扩大,正是最需要全世界给自己“输血”的关键时刻。这种情况下被全世界“抛弃”,一个搞不好,极有可能成为美国进入又一个历史性大萧条周期的导火索。

但,持续加息、新冠疫情长期泛滥、俄乌战争久久不决、对中国恶意不断,以上这些诱因,哪一个不是美国自己作出来的?所以晶晶觉得,美国人这次纯属自食恶果,根本不值得任何人同情。

中俄本币结算的又一重大进展

前面晶晶说过,导致中国持续大幅抛售美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自身的金融安全,减少对美金融依赖。与之相对的,中国自然要加大对友好国家的金融合作力度,而俄罗斯显然就是那个最佳合作对象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就在近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对外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截止今年9月,中国和俄罗斯在贸易中以本国货币进行的结算份额已达到27.5%。若两国能源供应也能改为本币结算,这一比重可以进一步达到60%。

而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样在今年9月份披露的消息,中俄两国已经决定在天然气领域改为完全的本币结算,具体比值为卢比与人民币各占一半。这无疑是中俄两国本币结算的又一个重大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仅仅只是美国与中俄关系交恶,就需要在两国经贸领域如此彻底地与美国划清界限吗?晶晶认为,中俄两国加速本币结算,显然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恶心美国:

首先,美国在金融领域的霸权主义作风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其实远超我们的想象。

自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对俄罗斯采取冻结境外储备、将主要银行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等措施,对俄罗斯金融市场稳定、对外贸易和金融交易造成重大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看上去仅仅只是针对俄罗斯,但这种行为不仅对整个国际市场都造成严重冲击,更是在国际上首开西方将自身金融优势地位当成霸权主义“战略武器”的恶劣先例。美国今天敢如此对付俄罗斯,那么明天就必然会使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中国乃至全世界。

为避免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增强货币自主权,在非美国参与的经贸领域减轻乃至摆脱对美依赖,就是一种必然的务实选择。

中俄两国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其次,在长期的大规模贸易合作项目中实现本币结算,本就是最符合经济规律的。

本币结算必须基于双方对对方货币信用的认可,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是最典型的长期贸易产品,在信用度上有着天然优势,是最适合进行本币结算的贸易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正处于一个稳健高速增长的优势阶段:

截至目前,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已达到136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前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今年2月,中俄签署第二份天然气长期协定,约定俄气通过远东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1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如果俄方承诺的“联盟东方”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也能成功落地,俄罗斯今后每年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数量将达到近1000亿立方米的量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显然,如此大规模的天然气合作协议,是最适合的中俄本币结算基石,以本币结算执行这宗大规模贸易,也最符合中俄两国利益。

最后,中俄也是在为国际金融治理注入积极力量。

当今的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积累的信用,是以美国综合实力、综合信用作为支撑的。但当美国这几年来以极不负责的态度在国际上胡搞一通后,这种信用其实已经被严重透支。

所以不止中俄,当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推动本币结算和货币互换等金融合作,拓展新的国际清算机制。考虑到中俄两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与份量,带头实践本币结算,改革和重塑国际货币体系,赋予国际货币体系公平、安全、稳定的属性,为全球市场一体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提供坚实保障,就是中俄两国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总而言之,晶晶认为,为实体经济服务才是金融的天职。美国脱离这一根本主旨,将金融当成实现霸权主义的主要手段甚至是武器,是完全背离这一理念的,也必然会令其自食其果;而中俄推进本币结算,还原国际货币本源、维护国际货币体系正确发展方向,则必然会令中俄以及整个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