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6日,美联储的新一轮加息缩表计划正式落定,鉴于美国五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8%,创造1981年底以来的新高,证明美联储此前的美联储的加息缩表并未遏止通胀,美联储也如预料中打破了50个基点的加息步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1.5%-1.75%之间,创造了美联储28年来最大幅度加息。

全球经济已经感受到了加息的威力,纳指与标普500猛然跳高跌落,全球各国央行也严阵以待美元冲击。

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元对各国货币的汇率仍然无望回到原点,持有美债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下降,同时持有风险还将上升。

根据路透社6月16日的报道,中国今年创纪录减持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刚刚公布的四月美国国债数据显示,中国所持美债规模余额为1.003万亿,相比3月减持362亿,降至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介于美元下季加息50个基点以上的概率仍然很高,中国很可能在年内会选择继续减持美债,让整体持有规模回到一万亿美元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大债主日本也在关键时刻落井下石,不给美国留面子,仍持续减持美债,日本三月减持了140亿美元美债,余额约为1.218万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公布后,外界都在猜测中日这两个美债持有国减持的原因。对日本减持的原因,外界没有过多异议,普遍认为日本需要缓解当前的汇率问题,而对中国可能的减持原因,主流媒体给出了三个可能的目的,一是中国可能试图借此向美国发出某种警告;二是为了稳定汇率;三是“准备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推测显然是有不靠谱成分的,但中国减持美债,确实可以归结到三点。

其一是止损保利。

上半年的美债减持不是中日的单方面行为,而是全球行为。由于美债的交易价格下跌,适量卖出成为投资者止损的一种手段。除美国以外的美国国债持有者在整个三月份约减持了1580亿美元,大规模的抛售让美债十年期收益率有所上升,4月初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为2.3895%,到月底飙升约55个基点至2.9375%。

卖出止损后,手中持有的美债收益率有所上升,美元的购买力在全球范围也有所上升,持有者因价格下跌受到的损害就得到减少,从而达到减损保利的目的。

其二就是稳定汇率。

前段时间的加息缩表给全球外汇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波动。英镑对美元兑换率一度降至1.19,欧元一度降至1.03,最惨烈的日元更是触底在0.00737。不断减持后,各国货币汇率有了一定反弹,给各国的后续政策制定取得了喘息的机会。

其三就是规避美元风险。

当下美债持有国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美国继续加息缩表,用美元经济收割全球;以及后续如果通胀抑制不住,美元经济爆炸时造成的大萧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对于很多持有美债的国家来说,美债的收益兑现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风险。因为美联储从去年就在拖拖拉拉规划的加息政策,真正实行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通胀问题仍然在不断发酵。第二轮加息如果仍然不能遏制高通胀,则抛售还会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中国来说,风险还有来自美国的围困与孤立。美国在俄罗斯身上使用过的手段已经明着向世界宣布:美国是一个道德底线灵活、毫无契约精神、不遵守国际秩序与资本世界基本原则的国家。

中国需要与外界做生意,需要承认美元的国际结算能力,需要有外汇压舱,需要持有美债来保证外贸能力的认可。但是大家现在依旧持有美债,依旧承认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原因仅仅是美国的经济影响力依旧大、替代方案依旧不成熟。美元经济本身已经危如累卵,在继续承认美元国际地位的同时,适度避险也是必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怎么说,全世界的目光现在都放在美国身上。外界并不信任美国能处理好经济问题。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自己的话来说,美国经济能否软着陆仍旧有运气成分。鲍威尔在这一系列加息中决断得非常艰难,表现出的角色也像一个“通胀斗士”。

外界都在呼喊“沃尔克时刻”再临,认为鲍威尔在效仿沃尔克超预期通缩,但今天美联储面临的状况很可能比70年代末更严峻。疫情时代的大放水、全球供应链的崩溃、不可控的能源危机与粮食危机。

鲍威尔50、75基点的幅度,比起当年沃尔克动辄两百基点的加息,还是相对谨慎。压在鲍威尔身上的压力是他的任何政策,都可能把世界推向30年代规模的大萧条,鲍威尔仍然在犹豫长痛和短痛之间,全球对他的政策也并不信任。

继续执行现在的政策,要靠运气,看经济能不能软着陆,看俄罗斯卖不卖面子帮忙稳定能源粮食问题;而直接复刻沃尔克,带来的就是全市场无差别下跌,引发一场债务危机,继续牺牲危机应对能力不足的国家,以割肉的形式重塑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美联储接下来作何选择,对中国来说,接受冲击的准备都是必须的。当下我们看到的动作仍旧是小动作,中国也必将会不断缓释美元经济对自身的影响,逐渐推动自身货币国际化,逐渐成为国际结算替代品。

减持美债只是第一步动作,如何在接下来可能到来的风波中稳定自身,减少所受波及,才是重点。中国当前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75%,与美国共为全球经济的锚。在美国引爆危险炸弹的时候,中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大萧条的风险让这场国际风波已经超出了博弈的范畴,各国更多考虑的已经是自己的生存与未来,美联储在下季仍无法改变现状,那么我们还能看见更激进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