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基辛格的警告,切中了中美关系的关键

新春佳节之际,晶晶先在这里给大家拜个年。虽然今天应该是喜庆的一天,但晶晶仍然要讲一些不那么讨喜,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今天的视频会是一期综合外交局势分析节目,从中美开始,我们来聊聊春节前后全球局势发展的一些新闻。

当地时间1月18日晚间,美国中国总商会的农历兔年颁奖晚宴在纽约举行,约400名美中政商界人士出席了这场晚宴。在中美关系位于低谷的今天,这场晚宴的氛围也难免有些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获颁美国中国总商会“终身成就奖”,并以视频形式发表了一席讲话。

这一席讲话并非获奖感言,而是几句对中美关系的忠告。在讲话中,基辛格表示,近50年来,美中关系总体朝着积极和建设性方向发展,以对话克服分歧,挑战也基本得到有效管控。在此背景下,两国经济迅速发展,造福了两国人民。不过,当两种不同文化相互审视时,有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担忧。

但中美元首在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以及有意扭转双边关系的趋势,仍让人充满期待。他表示欢迎美中双方促进多领域对话的决定,并赞赏中国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他还呼吁中美双方更充分地理解彼此,运用智慧、政治远见和历史经验,推动双边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两国合作不仅利于双方,还能惠及人类,而冲突和对抗只会导致灾难。

这不是基辛格近期第一次出面来提这个问题了。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的中美关系发展进程中,基辛格频繁在公开场合讨论中美关系,而且内容基本都是劝说美国管控对华关系,减少中美冲突风险。其频率之高,远远超过俄乌冲突爆发近一年间基辛格对俄乌冲突的评论。

而且基辛格对乌克兰的态度从一开始的不支持加入北约,到现在的支持加入北约,态度变化极大,但对中国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避免冲突这一个观点,可见基辛格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上,基辛格也通过视频发表了类似的讲话,他认为中美有必要采取有限和具体的措施改善关系 ,呼吁中美双方权衡两国发生冲突的风险,并在主要冲突上避免采取暗示“即将摊牌”的行动和冷漠的威胁性语言,从而为对话创造条件。

“不要摊牌”似乎是基辛格最低限度的要求,也是基辛格认为中美有可能改善关系的基础。这说明基辛格年纪虽大,但头脑仍旧清醒,而且思维仍旧敏捷。他仍能意识到地缘竞争中的关键问题,并抓住关键,提出最基本的方案。晶晶想试以基辛格的视角,来为大家分析一下他概念中中美竞争的问题和利益关系。

基辛格的警告,是美国的机会

首先,大家要清楚,基辛格是个美国利益至上主义者。他虽然和中国渊源颇深,曾经促成了中美建交,让很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他对中国有一定感情,但实际上,基辛格始终把自己的一切对华友好措施当成“地缘政治手段”,将中美建交视作对抗苏联所必要的地缘政治措施。

他实际上是个非常复杂的人,为了美国利益支持过不少对小国的政变活动。此次转而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也在网上被不少人认为是“老糊涂”了,但基辛格实际上清醒地很,他明确知道自己在为美国利益至上的理念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才凸显出他不断呼吁中美关系缓和的重要性。基辛格的地缘政治造诣在当今无出其右,在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外交领域更是祖师爷级别的人物,他说的话里头是过去百年积累的经验,在他仍旧清醒的前提下,这种警告绝对不可轻视。

而中美“不摊牌”,对美国最大的好处就是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政策模糊。在地缘博弈中,两个大国之间,是必须要流出足够的“安全带”的,也就是美国此前的“模糊空间”,这个空间不被定性,在两国关系出现紧张的时候用来给双方提供斡旋和退路,让双方能避免直接兵戎相见。

而拜登政府为了遏制中国,在很多方面与中国进行对抗,让很多美国过去几十年维持战略模糊的地方都开始了战略清晰,如果拜登继续这么发展下去,中美双方都会失去斡旋的余地,进入一举一动都可能导致开战的危险局面。

其次,中美现在的分歧根本没到需要摊牌的程度。俄罗斯和美国的摊牌是由于乌克兰拥核言论而引发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摊牌。而中美之间的矛盾焦点还在更为初级的阶段,拜登这个时候急着给中国施压,逼迫中美摊牌,不但起不到孤立中国、复刻俄乌冲突的目的,还可能会起到反效果,让美国失去主动权。

最后,基辛格也提到了,中美首脑会晤之后已经有了缓和关系的趋势,只要照着趋势走即可,完全没必要牺牲双方的利益,在缓和中继续寻求对抗。毕竟中美的体量和贸易额摆在那,美国现在过于激进,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对美国来说,现在的忍耐和控制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为了自身利益,美国必须对中国有更清晰和正确的认知,对中美关系有更加有效的管控,美国才有可能避开世界大战的风险,同时享受中国带来的发展红利,回到经济增长通道。

而对中国来说,基辛格讲话的意义就要轻得多了。中国已经做的够多,接下来只看美国能否接受基辛格的好言相劝。

俄罗斯并非依赖中国,而是必须与中国合作

说完中美,我们来聊聊新年的中俄。

俄乌冲突已经将近一年,中俄开始“合作无上限”伙伴关系也马上满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中俄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资源拓展合作,让中俄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此成就之下,中俄在新的一年还会继续拓展贸易合作,努力实现中俄的下一个贸易合作目标。

但在西方,有些人似乎对中俄关系格外不满,挑拨中俄关系的舆论战攻势从未停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月19日,法国《世界报》评论员阿兰·弗拉雄就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讽刺称:“自2022年2月4日的新闻稿发布以来,中俄两国“无上限”的友谊并不是那么完美”。

在这篇文章中,弗拉雄将中国丑化为一个“很会算计的朋友”,形容中国利用俄罗斯失去西方市场之后必须拓展亚洲市场的无奈,而加强对俄罗斯的控制。还以中国未在俄乌冲突中向俄罗斯出售武器来论证中俄的“无上限”友谊具有上限,以此印证中俄在合作中并不诚实。

此外,这篇文章还引用了卡内基基金会的俄罗斯政治学家亚历山大·加布耶夫在《外交事务》杂志2022年8月刊上发表的文章《中国的新附庸》中的部分内容,论证向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了俄罗斯对华依赖加强,因而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中国附庸”。

这类言论都是完全的无稽之谈。中俄关系和俄乌冲突时间的联系并不像西方想象的那样紧密。在联合国未通过制裁俄罗斯的决议之前,中国作为一个奉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国家,都有权利独立发展自身外交,西方无权对中国外交政策评头论足。

而且这篇文章明显采用了避重就轻的手法。因为在俄乌冲突期间,中国未向任何一个参与国偏袒,中美、中俄贸易在去年同时达到历史新高,中欧甚至中乌贸易都未因为战火而完全停止。这其中除了乌克兰因为战争因素而贸易有所减少,其他俄乌冲突的参与者与中国贸易额度均有增加,贸易合作并不能作为中国“外交偏心”的证据。

至于中国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并不违反中俄友谊“无上限”。中国一贯提倡使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反对武力解决争端。从外交上来说,俄乌两国都是中国的朋友,提供武器供朋友互殴,才是违反友谊原则的恶行。“无上限”的前提是“友谊”,如果不谈“友谊”只谈“无上限”,其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是把提供武器供别国武力解决问题视作“友谊”的西方无法理解的。

而俄罗斯对中国所谓的“依赖”与其说是依赖,不如说是中俄两国在同样的霸权主义压迫下,不得不加强合作。中俄在反霸权上有一致利益,两国都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合作只是霸权压迫下的必然而已。

对于这类挑拨言论,我们必须明辨,将冲突和独立自主外交分开看待。而且西方在指责中国的同时,也并没有做出促进冲突尽快结束的举动。

11国加码援乌,冲突或转入持久战

本月19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还访问基辅并会晤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应尽一切努力”帮助乌克兰加入欧盟。同时北约11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新的军事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19日的最新援助清单,美国计划向乌克兰追加价值25亿美元的新一批军事援助,其中包括59辆布拉德利步兵战车、90辆斯崔克装甲运兵车,以及三种类型的导弹、数万炮弹和迫击炮弹,以及额外的海马斯火箭炮,还有其他防空系统。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也在加码军援,各国对乌援助开始转向重型装备与装甲单位。法国已经承诺向乌克兰发送一批轮式突击炮;英国则承诺提供现役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波兰和芬兰则希望德国允许向乌克兰提供其手上的不同型号“豹2”主战坦克。

有意思的是,这些军援的规模限制的都非常微妙,让乌克兰能够补充急需的重型装备,但却无法形成对俄罗斯的碾压优势。北约很明显地在引导战争走向长期消耗战,以消耗的方式慢慢削弱俄罗斯。这显然和北约口中“尽快结束战争”的呼吁背道而驰。

北约现在有能力提供直接击溃俄罗斯的武器,但不愿意因此引发俄罗斯与北约的全面战争;北约也有能力放下摧毁俄罗斯的念想,拉着各方坐下来好好谈判停战,但不愿意放弃对俄罗斯的持续遏制和削弱。

北约在幻想一场阿富汗式的长期消耗战,试图借此消耗俄罗斯的国力,促使俄罗斯崩溃或向北约妥协。

这种结局并非不可能,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北约的军备也在快速消耗。

将近一年的冲突中,北约消耗了大量军火库存,很多援乌武器都是直接从自身的序列中抽调,甚至近期计划援乌的坦克装甲车,都是从北约国家自身部队里抽取。

对家底雄厚的美国来说,这没什么,但是对欧洲国家来说,直接从部队里抽取装备捐赠乌克兰是不理智的。欧洲大多国家在捐赠的同时都没有等量或者超量的生产计划,这意味着欧洲的防务力量在过去一年里被大大削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欧洲防务力量是全球安全局势的一部分,欧洲有自己的防务需求,也有维护全球局势稳定的需求,将现役部队以捐赠的形式投入俄乌战场,会给欧洲以及包括北非、英联邦在内的欧洲影响范围安全形势造成严重影响。

这种不但不利于冲突停止,还给全球安全带来赤字的行为,很难称得上是“正义”。

但在节目的最后,晶晶还是期盼,新一年里俄乌冲突的各方能够重拾理智,重新回到谈判桌上解决问题。今年国际社会面对的中美俄关系变化已经足够复杂,以发展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停止冲突,让中美俄关系回到理性发展,才是人类社会走出经济低谷,重回经济复兴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