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才能辈出,猛将如云。解放战争时期,有彭德怀、林总、刘伯承、徐向前、粟裕这公认的“五虎上将”。

而在陈毅元帅心中,彭德怀是“五虎”中当之无愧的第一战神。就连毛主席都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指挥一野,解放了全国六分之一土地,同时又有抗美援朝这场对外作战背书,彭德怀绝对是名垂青史的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1955年授衔仪式上,一野出的大将、上将,比其它野战军都要少。

都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为何彭德怀带出的名将却屈指可数呢?

陈毅的一句话,道出了实情:太穷了,打不起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万对25万,彭总:首战必胜!

1947年,蒋介石指派“西北王”胡宗南,调动50万兵马,进攻我西北解放区,红都延安岌岌可危。

我陕北地区只有几个旅的兵力,加上地方武装,不过两万人。

谁来指挥这场以弱击强的大战?毛主席一直在反复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2日,彭德怀主动找上门来:“贺龙同志正忙于晋绥事务,一时抽不开身。我想,在贺龙同志还没有回到延安之前,请主席考虑,是否先由我指挥一下?”

话音刚落,毛主席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紧紧攥着彭德怀的手,动情地说:“老彭啊,在危难之时,你总是把重担往自己肩上放,很叫人佩服呢!你这是临危受命,为党分忧,肝胆照日月,忠心垂千古啊!”

危难之际,彭德怀挺身而出,接过了与胡宗南对抗的重任,也担下了西北大局。

于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还有成千上万名群众主动撤出延安,给胡宗南留下了座空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胡宗南带着25万大军进驻延安后,向蒋介石胡乱邀功:“我军经七昼夜的激战,第一旅终于于 19 日晨占领延安,是役俘虏敌五万余,缴获武器弹药无数,正在清查中。”

信以为真的蒋介石立刻给胡宗南回电嘉奖:“宗南老弟:将士用命,一举而攻占延安,功在党国,雪我十余年来积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宗南判断,解放军要么向东北撤退,要么向西南撤退。

于是,他制定了两套作战方案,集结重兵,追击人民军队。

面对这场不对称作战,彭德怀只用了一计:诱敌深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打击国民的嚣张气焰,也为了鼓舞士气,争取民心,将首战战场摆在延安东北方30余青化砭南北是一条长约 15 公里的道路,咸榆公路由此穿过。

公路两侧是连绵起伏的山地,山上长满各种杂树,是我军打埋伏战的一个极好的地方。

为了让胡宗南进入包围圈,彭德怀先是派出一部分兵力,伪装成主力部队。白天往安塞方向大摇大摆的转移,节节抵抗,引敌向西。夜里,我主力部队迅速进入青化砭地区集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苦于找不到解放军踪迹的胡宗南,听说了解放军的动向,又根据根据所谓的“情报”,认定解放军“仓皇败逃”,不堪一击,立即决定,以主力5个旅的兵力向安塞方向急进,尔后向右迂回,另以一部向北进攻,企图围歼解放军于安塞东北地区。

彭德怀也派出了5个旅的兵力,在青化砭公路两边的山坡上埋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3日,大战的前一天,彭德怀作战前动员道:“这一仗是我军撤出延安后的第一仗,主席很重视,胜败影响很大。打胜了,可以给边区军民以极大鼓舞,增强胜利信心;给疯狂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可以使其陷于被动地位。因此,初战必须打胜!”

24日清晨,我伏击部队全部进入指定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胡宗南的部下李纪云,带着第31旅进入拐峁镇。

李纪云听说了青化砭附近有解放军,于是按兵不动。

胡宗南发电报怒斥:“生怕死,畏缩不前,非军人气魄,绝对要按规定北进,迅速占领青化砭,否则以畏缩不前论罪。”

李纪云只好硬着头皮,往青化砭开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5 日上午 10 时左右,敌第31旅全部进入青化砭我伏击圈。

这时,3 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打破山沟的宁静,紧接着枪声大作。

我军将士居高临下,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打得敌人惊惶失措。

敌人被压缩在十来里长、二三百米宽的山沟,首尾不能相顾,既不能进,又不能退。我军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全歼敌第31旅,无一人漏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纪云被俘时,耷拉着脑袋,哆哆嗦嗦地自言自语:“就这样完了?真想不到,太快了!太快了!”

青化砭之战,我军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歼敌近3000人,被新华社称为“模范战例之一。

毛主席亲自发电报祝贺,并在全军传令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蟠龙之战,犁庭扫穴

青化砭之战后仅20余天,彭德怀又创造了“虎口夺食”的羊马河大捷。

毛主席欣慰地说:“这一胜利证明,仅用边区现有力量,不借任何外援,即可逐步解决胡军。”

有了青化砭、羊马河这两场漂亮的伏击战,彭德怀对未来的局面,信心十足。

他向毛主席提出:“四月下半月,我还须争取打一至两仗袁求得再歼敌一至两个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宗南一直想找解放军的西北野战兵团主力决战,所以在4月26日调动主力部队北上,经瓦窑堡,往绥德方向开去。

作为胡宗南老巢之一的蟠龙,只有第 167 旅直及第 499 团守备,里面存放着大量的粮草、武器和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蟠龙守敌是第 167 旅直属队加第 499 团、陕西保安第 3总队,共 6700 余人 。第 167 旅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

旅长李昆岗,曾当过蒋介石的侍卫,名列胡宗南“四大金刚”之一。

彭德怀感叹道:“我们要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30日,彭德怀率领我军主力在蟠龙周围集结。

此战,必须要在三天之内结束。否则,胡宗南的主力一旦回援,我军将陷入被动。

5月1日,彭德怀一声令下,蟠龙战役拉开帷幕。

到了3日下午2点左右,蟠龙外围阵地,已经清扫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敌人的主阵地,固若金汤。

他们利用强大的火力,负隅顽抗,加之西北野战兵团没能有效压制敌人暗火力点,阵地前的障碍也没完全扫除

特别是外壕太宽太深无法通过,我军各攻击部队均遭受挫折,无法继续前进。

如不尽快拿下蟠龙,一旦敌人主力回援,军队将面临极大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时刻,彭德怀号令发扬民主,让大家集思广益。

果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人提出采取对壕作业,接近敌铁丝网和外壕,以爆破手段开辟冲击道路;将攻击部队进行编组,明确分工;集中火力压制敌火力点等。

彭德怀对大家的建议做了总结,以独立第 4 旅第 13 团重新组织了战场勘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侦察员发现在集玉峁敌人主阵地右侧有一道深约 30—40 米的冲沟,当即决定由两营从冲沟内隐蔽接敌,突然向敌人发起冲击,并在正面攻击部队的配合下,一举突入敌阵。

4 日黄昏,西北野战兵团各部在夺占敌外围阵地后,由四面居高临下,向蟠龙镇猛攻。

至24时,镇内守敌被全歼,小庙梁顽抗之敌也缴械投降。

直到此时,胡宗南才发现,原来我军的主力就在蟠龙镇。

他急忙调头回援,可当国民党主力赶到时已经是4月9日,我军早已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野装备最差,条件最苦,功劳极大

不论是青化砭、羊马河还是蟠龙镇,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团,打的都很出彩。

后来的兰州战役,更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可是,彭德怀带出西北野战军,为什么没有名将呢?

陈毅元帅,一语道破真相:一野(西野)太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说过:“西野每逢打仗,山炮只准打5发,迫击炮仅供给5-15发炮弹。同时期的华野,每门山炮配300发炮弹,迫击炮配200发炮弹。”

西北野战军,几乎没有打过富裕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土地贫瘠、物资匮乏,160 万人口难以补给兵力,也难以长期支持作战。我西北野战兵团只有区区2.6万人,且装备十分落后,弹药极其缺乏。

几乎每次作战,都需依托地形优势。

没有地形优势时,就只好创造优势或者暂时放弃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比蟠龙镇之战,遇到敌军主阵地时,我西北野战兵团严重缺乏攻坚作战的器材,如果一味猛冲猛打,不但无法及时突破敌人防御阵地,而且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所以,彭德怀不得不要求大家集思广益,寻找突破口。

到了最后,不得不跟守军打白刃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的兰州战役,情况也是类似。

马步芳的军队,具有很强的火力优势。

他利用兰州依山临水的地形和抗战时期的‘国防工事’,对解放军的进攻开展了激烈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攻打兰州城外的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阵地时,我军打了两天两夜,没有任何进展,还出现了巨大伤亡,单单65军,就有800余人负伤、牺牲。

彭德怀在给中央的电报中,满怀愧疚的写道:“本日试攻兰州外围,十九兵团 5 个团,二兵团约 4 个团,结果未攻下一个阵地,守敌尚顽强,工事很坚固。”

彭德怀只好调整战术,集中兵力攻打沈家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家岭战役结束后,彭德怀这样向毛主席汇报:“本月 25 日恶战一天,四、六两军夺敌两个阵地,俘敌百余,毙伤敌近 3000 人;六十五军、六十三军,夺敌一个阵地,俘敌一个,毙伤敌约6000人,我伤亡相等,敌人很顽强。”

正是因为西北野战军武器落后、装备稀缺,彭总手下的指战员,才不具备打大仗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说彭总手下名将很少,也并非完全正确。

抗战时期,他是八路军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又是解放军副总司令。

军中,除了朱老总外,几乎都是他的手下。

而且,1955年评衔时彭德怀也参与了。出于避嫌,一野的大将、上将少,也是可以理解。

参考资料:

[1]. 配合西北野战军出击西府[N]. 宝鸡日报,2019-07-10(004).文献收录于中国知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