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瑙鲁政府寻求与中国建交,民进党恼羞成怒;
  • 美国代表团窜访台湾;
  • 美国计划在南海决胜,或许会在明年备战
瑙鲁与中国建交,民进党破防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束,虽然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如愿当上了台湾地区的正副领导人,但其仅四成的得票率,以及民进党失去“立法机构”第一大党的地位,都预示着民进党已经是“秋后的蚂蚱”。

赖清德虽然成为了台湾地区的领导人,但面对的形势比几年前的蔡英文更糟糕,民进党“一家独大”的政治局面不复存在,未来大概率会成为“跛脚总统”,并且民进党刚刚赢得地区选举胜利,就迅速被泼了一盆冷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15日,瑙鲁政府发布正式声明:为了瑙鲁共和国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将采取符合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的一个中国原则。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谋求恢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面外交关系。

此举意味着台湾所剩不多的“友邦”,又要再度“减一”了,赖清德等人梦想中的“一中一台”,在国际上根本行不通,民进党这几年的胡闹,不仅没拓宽自己的“谋独”之路,反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孤家寡人了。

赖清德刚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就立刻被昔日的“友邦”从头到尾浇了个透心凉,民进党那边自然是破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民进党的外事部门对外宣布:对于瑙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建交谈判,台湾当局至感痛心与遗憾,并予“强烈谴责”,即日起终止与瑙鲁共和国的“外交关系”,并要求瑙鲁关闭其“驻台代表处”。

瑙鲁选择顺应历史潮流,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决定,民进党早就应该对此做好心理准备了,而不是事发后跟泼妇一样骂街,甚至还上升到阴谋论。民进党声称,瑙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行为,是中国对“民主价值”的报复,也是对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在“大喜”的日子被瑙鲁打脸,民进党当局已经彻底破防了,竟然埋怨中国挑战国际秩序。什么是国际秩序?国际秩序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在联合国系统中的唯一合法代表,联合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瑙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恰恰是维护国际秩序的行为。

民进党当局现在颠倒黑白,反过来声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挑战国际秩序,正好说明了民进党所维护的并不是真正的国际秩序,而是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西方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民进党,只是一个对美国摇尾乞怜的政治组织,披着民主的外衣在台湾招摇撞骗。过去民进党当局依靠着“金元外交”,苦苦维持着在国际上那点可怜的影响力,用台湾纳税人的钱来讨好“友邦”。

结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意识到民进党蹦跶不了多久了,中国有句古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那些“友邦”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唯独民进党还不明白。

美代表团窜访台湾,拜登试探中国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民进党现在唯一的依仗,就是美国的支持了。1月15日,由美国前副国务卿斯坦伯格以及前国家安全顾问海德里组成的代表团,在台湾与赖清德、蔡英文会面。针对美方的行为,中国外交部表示: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地方事务,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美方以任何方式、任何借口干涉台湾事务。

虽然每次台湾地区大选之后,美国都会按惯例派出一支非正式官方的代表团,与待任“总统”以及落败候选人见面,但比起之前的几次,拜登政府这次派出的非政府代表团,级别明显高于往届,比如2008年,中美关系较好的时候,布什仅派出美国在台协会办事处处长与马英九会面。现在拜登一口气派出2位美国政府前重量级高官,大概率是一种循环渐进的策略,逐步升级与民进党当局的接触,进而试探出中国的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拜登政府自打上台以来,就多次在台湾问题上采用这种“进一大步、然后退大半步”的方法,蛊惑民进党当局的同时,又尽可能缓和中美关系。比如拜登多次在公开场合扬言会“出兵保台”,但紧接着白宫就站出来澄清美国政府的立场没有改变、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而这次为了冲淡美国前高官窜访台湾的政治影响,拜登公开表示:美国不支持“台独”。

在赖清德当选后,拜登政府的对台政策不需要进行调整,在美国大选结束前,让台海局势保持“稳定”是拜登政府的主基调。至于拜登所说的“出兵保台”,则更像是给民进党喂下的定心丸,毕竟“出兵台海与中国爆发冲突”这种事,即便是美国总统也无权独自做出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赖清德这个“台独工作者”上位,美国政府可以按部就班的实施他们的计划:加快武装台湾、加强美台关系。美国政府最想看到的就是台海维持目前的现状,美国可以继续借助民进党实现对台湾的剥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大不如前,美国政府就实现了让两岸无法和平统一的目标。所以美国政府最不想提前引爆台海冲突,他们希望尽可能将冲突延后,就算美国最终无法阻止两岸实现统一,美国之前也从台湾身上捞到了足够的好处。并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宝岛对中国科技、经济方面的价值是不断贬值的,既然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无法阻挡,那美国就希望尽可能让台湾“贬值”。

台海风险高,美要在南海决胜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事实上,美国真正的杀招是放在南海地区的,台海地区对于美国来说,属于机遇比较大,但风险更大的战略位置。

首先,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承认“一个中国”政策的,这就导致美国如果在台海地区挑起战端,很容易在道义上处于下风。而美国的那些盟友,也有很大概率以“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为由,选择袖手旁观。而南海问题则更复杂,一旦中美在南海爆发冲突,跟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许多南海国家,则非常有可能站在美国一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南海的战略位置对中国更重要。台湾问题事关国家统一,但台海海峡更多是影响日韩、欧洲等国的海上贸易,而中国的海上大动脉位于南海地区,中国大约70%的海上贸易都要通过南海。美国如果选择在南海挑起战火,就相当于威胁到了中国的大动脉,毕竟美国也不想跟中国爆发全面战争,如果要选择一个地区打局部冲突,美国首选的是南海地区。

第三,美军在南海的胜算更大。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曾说过:美国智库曾围绕台海进行了18次兵棋推演,结果每次都是美国输。这句话虽然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美军在台海处于劣势是不争的事实。台海就位于中国家门口,美军如果干涉台湾问题,就必须主动进入解放军岸基导弹、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南海地区则更广阔,更有利于美国发挥远洋舰队的优势。南海的南部地区,已经脱离了中国大部分岸基军用飞机的作战半径,美国海军的舰载机优势将充分体现出来。并且在南海打仗,美军可以背靠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将南海南部地区变成自己的主场。

第四,一旦南海地区爆发冲突,原本处于快速发展状态的东南亚,将出现大量资本外逃到美国的情况。俄乌冲突引起的欧洲资本大量外逃,已经让美国尝到了甜头,若是继续在南海地区制造一场危机,美国又能狠狠的收割一次。甚至哪怕中美并未爆发冲突,仅仅是双方剑拔弩张,都足以帮助美国资本完成劫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中国一再表示“无意谋求霸权、无意取代美国、无意颠覆国际秩序”,但是在美国眼里,中国提升军事力量,就是想争霸;中国发展高科技,就是想取代美国;中国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就是想建立一套新的国际秩序。美国可以接纳战后日本重新崛起,那是因为日本的体量摆在那里,他的发展上限已经被限制住了,哪怕日本人均GDP跟美国齐平,也根本无法与美国抗衡。

可中国巨大的体量,带来了美国无法预测的发展上限,哪怕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一半,经济总量都可以碾压美国了。所以美国人不愿也不敢相信中国的承诺,他承担不起赌输的后果,面对潜在的威胁,美国只能趁自己还有优势的时候全力打压。

拜登若连任,美明年开始备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美国何时会挑起南海冲突,则要看美国大选的情况,现在美国两党的竞争白热化,再加上俄乌冲突以及红海危机,美国肯定不想陷入三线作战的局面。因此等到美国大选结束后,如果是民主党获胜,那么等到拜登明年1月份正式连任后,美国就要着手结束巴以和俄乌冲突,然后为南海冲突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如果是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那么美国可能会继续实施战略收缩,美军在南海依然会定期组织“自由航行”,但会避免与中国爆发冲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对中国有多友好,特朗普更倾向于在经济、科技领域扩大跟中国的冲突,甚至已经扬言一旦自己重新上台,就会让美国与中国完全脱钩。

8年前,菲律宾政府主导的“南海仲裁”出炉,美国两支航母舰队在南海集结,想要让中国接受仲裁结果。然而面对解放军不惜一战的架势,美国最终还是选择了退缩,那时候美国在南海缺少立足点,仅靠航母舰队没有必胜的把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随着菲律宾将基地租借给了美国,让美国在南海地区有了可靠的大后方。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这些美国的铁杆盟友,也开始积极插手南海局势,这一次,美国的准备将更充分。

并且美国一直把握着是否开战的主动权,一旦发现局势不对,美国就可以像2016年那样,装装样子然后打道回府。与台湾问题相反,在南海问题上,拖得越久对中国越有利,中国的远洋舰队实力不断得到加强,将来《南海行为准则》彻底落实,美国也将失去继续插手南海问题的政治基础。所以相较于台海,美国更迫切想要在南海跟中国来一场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