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开国上将7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1940年起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纵队参谋长,曾率部在莱阳、海阳地区击退敌军,重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他正是“虎将”许世友。

许世友戎马一生,从1927年的黄麻起义,一直打到了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许世友忠肝义胆,少年时义愤填膺的打死了蛮横的地主恶霸;离家出走后又打死了强盗土匪;在吴佩孚的军中,还打死过横征暴敛的兵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爱憎分明,敢怒敢言,一生如此。

1973年他曾大骂中央副主席,只会坐政治“火箭”,不会领导军队;就连老战友李德生,许世友也不曾“留情”。

正如许世友去世后中央对他的评价:许世友在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忠、孝、勇、杰、义,这些中华民族的特性,在许世友身上有着完美的诠释。

他的英雄气概,与关羽、岳飞这些历史上的传奇英雄比毫不逊色;他的信仰之坚定以及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又超越了前人。

1921年,许世友因思念老母,从少林寺毅然返乡。

某天,亲戚不小心把地主家的棉花踩了一下,地主家的儿子狐假虎威,上来揪住就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旁的许世友上前拉架:“踩坏了,我们就赔,为什么把人往死里打?”

那个纨绔子弟,非但不听劝,还挥拳朝向许世友的面颊。

许世友早就看不惯这个鱼肉乡里的“二世祖”,抡圆了臂膀,猛地向那人挥去。

谁能想到,这人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只受了一拳便一命呜呼,在场的村民纷纷为许世友叫好。

但是,得罪了地主,许世友很难在家乡容身,他只能先去投奔师兄暂住一段时间。

师兄家是做买卖的,许世友去后就前后跑腿,帮点小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岂料,一群歹徒冲进来抢东西。

见师兄拼命阻拦,即将有生命危险,许世友赶紧上前帮忙。

一个匪徒掏出了刀子,许世友见状,急忙挥拳把他打倒。

许世友的少林功夫非常精湛,一拳下去就是十几年的功力,再次将人打死。

后来,许世友跑到洛阳,参加了军阀吴佩孚组建的童子军,结果又遇上了兵痞班长。

这班长平日里作威作福,还经常在街上欺男霸女。

他见许世友是新来的小兵,就想着欺负欺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天早晨,正当许世友值日打扫卫生时,兵痞班长出操归来,借口找茬,张嘴就骂,抬手就打。

许世友怒目圆瞪,抬腿还击,未料竟一脚将兵痞子班长踢死了。

后来,幸亏当营长的堂舅将他保释出来,才幸免一死。

1926年,许世友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

次年,许世友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又参加了黄麻暴动。

自土地革命战争开始,许世友从鄂豫皖边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名班长干起,直至建国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为革命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斥责李德生:你们到苏北是准备打仗,还是去享受?

许世友的官职在变,身份在变,不变的是嫉恶如仇、敢怒敢言的英雄风采。

许世友跟李德生关系密切,许比李大11岁,二人都来自河南新县,而且还有过长时间的合作经历。

红军时期,两人虽然都在红四方面军,但李德生当战士、班长的时候,许世友已经在兄弟部队担任营长、团长、师长、军长了,李德生对许世友的英雄事迹如数家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停战后的1954 年 4 月,李德生任副军长的十二军从朝鲜回国,驻守浙江省金华、江山等地。

而这里,正是南京军区的辖区,而司令员则是许世友。

1955 年,他们分别被授予上将和少将军衔。

许世友爱憎分明,心直口快,脾气火爆,这一点李德生有着深刻的认识。

1960年中央军委为了加强苏北地区的防御,把李德生的十二军,从富饶的鱼米之乡浙江省调防到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江苏北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任军长的李德生,听说苏北防区的地面黄土裸露,所以指示后勤部门从浙江带了些草皮,准备到苏北铺在营房周围,改善营区环境。

这样的举动,再正常不过。但是,有人添油加醋,向军区汇报称:十二军移防把浙江的大米白面和柴草都带光了,甚至把地皮(指草皮)都“刮走”了。

许世友知道后,火冒三丈,立刻让李德生来南京报道。

许世友劈头盖脸的怒骂道:“你李德生有什么好骄傲的?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哪来那么大的胆子?你们到苏北是准备打仗,还是去享受?是你们下面有享乐思想,还是你们军领导有享乐思想,真不像话!为什么要这么干?怎么能这么干?你必须讲清楚,必须作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许世友的批评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可李德生还是硬着头皮承受。

李德生跟许世友相识多年,知道他的火爆脾气。

许世友正在气头上,不能马上辩解,不要争执顶撞,他不是不讲理的人,是会按照实际情况处理的。

许世友大骂一通,火气也逐渐消了。

李德生这才娓娓道来事情的缘由,当许世友得知李德生是为了部队训练,才“刮地皮”后,
语气变得缓和:“部队的实际困难当然要解决,但如果你说谎欺骗我,罪加一等!我已经好久没去苏北了,最近我要安排时间到你那里去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后,许世友带领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的领导同志到苏北十二军驻地视察。

看到情况确如李德生所言,他决定就地解决部队的实际问题。

许世友歉疚地对李德生说:“要是你们移防时不带那些东西,部队的日子还真的不好过。我对你的批评过分了,别放在心上。我真没有想到,你李德生还有这么一个好脾气。”

从此,两人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关系也更加融洽。

对待工作,许世友向来是严格、谨慎,不论对待上级还是下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中央空降到南京军区一位官员,他是文官出身,却对军事方面经常提意见。

许世友不留情面的说:“你有什么了不起,装腔作势,胡说八道!”

1973年12月20的扩大会议上,中央副主席在军队建设上说了些不合实际的话。

许世友当着一众领导的面直言:“你坐政治火箭行,领导军队你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个中央规定的,我这个委员怎么不知道”

毛主席是许世友最信服的人,他老人家经常教导许世友要多读书。

1973年毛主席在会议上点名道:“我要你读《红楼梦》,你读了吗?”

许世友利落的回答道:“读了。”

“读了几遍?”毛主席又问。

“一遍。”

“不够”毛主席干脆地说:“书读三遍,其意自现。”紧接着,他老人家随口背诵了一大段《红楼梦》第一章的片段。

从那之后,许世友开始深耕《红楼梦》,还经常请教有文化的下属。

而毛主席对许世友也非常关心,担心他喝酒,把身体喝垮了,专门派李德生去劝他戒酒。

老朋友来了,许世友自然要招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区二楼小餐厅里桌上早已放着两瓶茅台酒,德生酒量并不大,但喝酒很豪爽。

李德生熟悉许世友的脾气,他按照许世友的惯例,头一杯酒端起来一饮而尽。

许世友一高兴,连饮三杯,他知道李德生的酒量,酒过三巡便不再相劝,而是让李德生多吃点菜,自己一个人自斟自饮。

李德生说:“你知道毛主席为什么派我来吗?”

许世友笑笑:“你说,你说。”

李德生端起酒杯:“就是为了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他恳切地说:“主席是专门让我来劝你的,希望你以后少喝点酒,更不要喝闷酒。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就少喝一点,现在我喝多少,你喝多少。喝完了,我们吃饭。”

许世友哈哈大笑:“你回去报告主席,我许世友感谢他老人家的关心,我以后一定注意,少喝酒;我也请他老人家放心,我许世友是忠于党的,不会因酒误事。”

李德生走后,许世友的确听了毛主席的话,每顿都少喝酒,有不愉快的事情就出去走走,散散心,打打猎。

不过,酒能少喝,许世友的刚烈脾气是改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 9月 9日凌晨 0时 10分,毛主席与世长辞。

当日许世友奉命乘专机进京,许世友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数十年,对他崇敬有加。

恶噩传来,许世友悲痛万分,急于进京瞻仰主席的遗容。

可是当他进入机舱后,飞机却迟迟不能起飞,飞行员才称:“中央有指示,不准带枪进京”的真情。

许世友大怒,强令飞行员驾机升了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人民大会堂,许世友又被卫兵拦住了。

卫兵严肃地说:“首长,进去不能带枪。意思很明显,摘下枪才能进。”

许世友打雷似的问:“我为什么不能带枪进去?”

卫兵解释说:“中央有规定。”

许世友气愤地反问:“哪个中央规定的,我这个中央政治局委员怎么不知道?”

卫兵们无话可答,许世友气得满脸通红,用威严的眼神扫视一圈后,杀气腾腾地跨进了灵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性格特殊,贡献特殊,去世后也得到了“特殊待遇”。

中央特批,许世友的遗体不用火化,死后葬回新县老家。

许世友是《三国》里许褚、张飞的人物,他勇冠三军,关键时刻总能拔刀而起。

他从不逞匹夫之勇,每次挺身而出,都是为了正义,为了民族。

参考文献:

北方.铁骨铮铮许世友[J].传承,2008,(09):20-23.

方喜保.许世友带枪吊唁毛泽东[J].湘潮,2006,(04):56.

祝庭勋.李德生奉命到南京劝许世友“少喝酒”[J].党史天地,2007,(03):45-48.

项东民,安熠辉.许世友将军传奇二三事[J].世纪桥,2006,(07):68-72.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06.07.017.

宋春丹.我的父亲许世友:他的精明,别人不容易看透[J].协商论坛,2018,(05):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