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硬实力差距缩小,外交差别却非常大
  • 全球正出现一种坏情况:亲中反美的元首可能遭到政治迫害
  • 从伊姆兰·汗到武契奇,都开始遭到美国的针对
中美硬实力差距缩小,但有一点显著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两国哪个方面差距最大?

从硬实力来看,中国已经逐渐有了跟美国叫板的资本,经济总量接近美国的7成,贸易战跟美国打得有来有回。

军事方面,解放军已经强大到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的地位,在全世界耀武扬威、不讲道理的美国,面对中国的时候总是特别喜欢讲道理,时不时站出来表态“无意与中国爆发冲突”。

科技方面,中国的高速发展势头令美国找不出太好的应对办法,只能祭出“孤立战略”,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制裁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中国如今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跟美国最大的差别体现在“对他国的政治影响力”。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保了他国与中国交往时都会获得平等身份对待,中国坚持“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会以任何理由、任何手段干涉他国的内政和外交事务,也不会强迫他国接受中国的意志、制度与意识形态。

中国这样做的好处是在遭到美苏针对的困难时期,依然能够收获许多第三国家的信任与支持,为后来中国搞海外投资与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即便是美国再怎么鼓吹“中国威胁论”,在中国数十年如一日平等对待小国的事实面前,也变得苍白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美国就不一样了,他的外交政策核心就基于维护国家利益。所谓的“自由民主”只是他用来包装自己意识形态的工具,对美国利益有害的国家政府,哪怕是“民主国家”,依然会遭到美国的针对与打压,比如塞尔维亚;如果是对美国利益有帮助的国家政府,哪怕是“非民主国家与反民主人士”,依然能被美国奉为座上宾,比如利比里亚的泰勒、古巴的巴蒂斯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会以各种手段干涉他国内政,从扶持反对派到发动颜色革命、从帮助他国军队政变到发动战争,对美国利益造成危害的他国政府,会被各种手段整垮,少数顶住美国针对的,最后都变成了坚定的反美国家,比如伊朗、委内瑞拉、古巴,但时至今日,美国依然不忘在这些国家内部煽动反政府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许多距离中国较近的国家,在跟中国的合作中了解中国,也获得了发展,它们就很难受到美国的蛊惑,也很难有反华政治团队生存的土壤。

然而现代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舆论传导的模式,年轻人逐渐抛弃传统媒体,改用社交平台来获取信息,这就给了美国绕开他国政府直接对他国人民洗脑的机会,许多外国青年从脸书等西方控制的平台上接触到各种虚假或者夸大、篡改信息,进而产生了与政府政治意见相反的群体。

这导致许多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青年开始盲目推崇西方的价值观以及制度,并对本国政府产生不满,比如伊朗、泰国、塞尔维亚最近几年就接连爆发针对政府的大规模示威,泰国的亲美政客皮塔甚至在2023年险些当选最高领导人。

谁“亲中反美”,谁就遭美国政治迫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现在就是利用社交平台洗脑,进而为扶持亲美政客上台创造条件,将中国周边越来越多的国家从“亲华”变成“既亲华又亲美”,最后发展成“亲美反华”。

至于那些坚持“亲中反美”的元首,则会在美国的政治干涉下遭到迫害,这种情况目前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巴基斯坦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美国的地区盟友,为美国的反恐战争出了不少力。

虽然巴基斯坦同中国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但考虑到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关系,美国在拉拢印度的情况下,也没办法阻止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合作,因此美国也默许巴基斯坦保持“亲中又亲美”的立场,否则巴基斯坦要是得罪了中国,等于在南亚地区彻底孤立无援,到时候该地区各种武装组织壮大,搞不好哪天美国又要经历一次9·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伊姆兰·汗却对美国不感冒,尤其在阿富汗战争结束后,巴基斯坦对美国的战略价值大大降低,伊姆兰·汗开始跟美国唱反调,坚决反对美国在巴基斯坦有军事存在,并且还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访问莫斯科,当年美军从阿富汗撤退的时候,伊姆兰·汗还发文嘲讽美国:祝贺阿富汗人打破了奴隶的枷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伊姆兰·汗又大力支持从中国采购武器装备,海军装备了中国的054AP护卫舰、陆军装备了中国的红旗-9防空导弹与VT4主战坦克、空军装备了中国的歼-10战斗机。要知道巴基斯坦军方的影响力甚至要超过政府,也曾出现过许多军政府,巴基斯坦军队全面换装中式武器的结果,就是巴基斯坦军方的亲美派势力将逐渐瓦解,让整个巴基斯坦变成一个只亲华不亲美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针对伊姆兰·汗的政治打压很快来了,国内反对派频繁组织针对伊姆兰·汗的抗议活动,2022年巴基斯坦国民议会通过对伊姆兰·汗的不信任动议,让伊姆兰·汗成为了巴基斯坦首位被国民议会罢免的总理。根据伊姆兰·汗的说法,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曾向巴基斯坦大使施压,称如果伊姆兰·汗不下台,那么巴基斯坦将承受极为严重的后果。

后来巴基斯坦选出了新总理,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又恢复正常,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还专门访问美国,商讨两国加强反恐和防务合作的事宜。虽然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依旧坚挺,但伊姆兰·汗的下台,预示着巴基斯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继续坚持“亲中又亲美”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巴基斯坦军方为了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对伊姆兰·汗的政治打压依旧没有停止。2023年5月,伊姆兰·汗遭到拘捕,军方对支持伊姆兰·汗的示威活动实施打压,伊姆兰·汗所在的正义运动党几乎分崩离析。2月8日是巴基斯坦大选,结果伊姆兰·汗却身处囹圄,连组织竞选集会都做不到。并且伊姆兰·汗已经被判泄露国家机密罪、贪腐以及婚姻罪,共判处了31年监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另一个“亲中反美”后遭到迫害的代表,那就是杜特尔特了。杜特尔特上台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中菲两国因为南海仲裁问题而闹得关系紧张,美国航母在南海仲裁结果出炉后退缩,也令杜特尔特认识到美国不靠谱,于是杜特尔特选择了亲华的外交政策。为了缓和中菲关系,杜特尔特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将南海仲裁结果称为“废纸”,在搁置南海争议的情况下与中国发展关系,并抛出了“美国人靠不住,菲律宾靠山在亚洲”的观点。

之后,杜特尔特又凭借着打击毒品树立了硬汉形象,哪怕为此遭到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杜特尔特依然坚持自我,甚至要求终止《美菲访问部队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杜特尔特凭借着自己的后台足够硬,自己家族在棉兰老岛的影响力堪称“土皇帝”,因此杜特尔特得以平安结束总统任期,并与马科斯家族结盟,扶持小马科斯当选为菲律宾新一任总统。结果杜特尔特千算万算,没算到小马科斯跟自己压根不是一路人,选择了一条完全相反的执政路线,将宝完全押到美国身上了。

一开始杜特尔特还希望小马科斯回心转意,表示菲律宾将军事基地租借给美国,会让菲律宾卷入一场战争当中。结果小马科斯铁了心要跟着美国混,开始频繁在南海挑起事端。杜特尔特花了6年时间维护好的中菲关系,被小马科斯短时间内就败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针对杜特尔特的政治打压也开始了,先是亲杜特尔特的菲律宾媒体被封禁,之后菲律宾国内就开始流传“杜特尔特酝酿政变”的消息,逼得杜特尔特不得不亲自站出来自证清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在反对小马科斯修宪的时候,杜特尔特一句欠妥的话,迅速召来了菲律宾政府的针对。当时杜特尔特的原话是“小马科斯若以民意投票来推动修宪,那么将来棉兰老岛就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实现独立”。结果杜特尔特直接被扣上了“企图分裂国家”的帽子,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警告称任何分裂的企图“都将受到政府坚决的武力打击”,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更是要求军队“要保持团结并忠于宪法和指挥系统”。

现在菲律宾政府先动摇杜特尔特的政治威望,等将来杜特尔特“身败名裂”,很有可能像伊姆兰·汗那样身陷囹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起这二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则更冤枉,从本质上讲,一心想让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武契奇,其政治立场并不是“亲中反美”,而是融入西方的同时亲近中俄。只不过因为在科索沃问题、俄乌冲突上的立场跟美国不同,因此也遭到了美国的政治迫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塞尔维亚议会选举结束后,武契奇所在的党派联盟取得绝对胜利,其选举流程完全符合西方“自由民主”那一套标准,结果依然遭到了针对。亲西方的反对派联盟“塞尔维亚反对暴力”组织支持者冲击议会与行政机构,这些人要求武契奇下台,实施全面靠拢西方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契奇甚至直截了当的表示:西方国家支持了这起颜色革命,目的就是把他赶下台。

在这之后,许多当地学生开始有组织的占领贝尔格莱德街道,要求武契奇政府解散。塞尔维亚媒体表示,美国中情局策划了这起活动。

利用不正当手段竞争,美国将遭反噬

在中美竞争的关键时期,美国正在利用这种不正当手段,全力减少中国的盟友数量,并给中国制造敌人。哪怕计划没有取得成功,也会取得“敲山震虎”的效果,让一些自保能力弱、无法抵抗颜色革命的国家,放弃“支持中国”的立场,转而保持中立甚至是“偏向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中国坚持的是“不干涉他国内政”,所以对于他国出现的颜色革命以及亲美政府的上台,只能选择坐视情况发生。当然这并不代表中国应该学习美国的做法,美国一直采用这种手段,也会带来副作用,令任何国家在跟美国来往的过程中都会保持警惕,一旦美国衰落的时候,这些副作用很快就会带来反噬,当初坑别国的时候有多狠,别国的报复就有多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