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22日《太阳报》报道,曾经创造销售记录的维密大秀如今已风光不再,由于近5年来惨淡的收视率和销量的下滑,维多利亚的秘密总公司L Brands的首席财务官兼执行副总裁Stuart Burgdoerfer 向《每日女装》传达这一消息,并透露公司需要重整其供应产品、品牌定位与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tuart Burgdoerfer 提到,维密秀一直是该公司品牌形象树立的重要部分,它也是一项成功的营销策略。从1995年开始举行的维密大秀,持续举办24年了,而它引领女性美的定义也24年了,巅峰时曾一分钟卖600件内衣,却在最近发布的财务报表中显示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80万美元增长至2.52亿美元,一年的时间在美国关闭53家门店,不得不感叹内衣行业中的王牌已经跌落神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亏损背后揭露了维密秀在观众中的热度已显颓势,而这或许才是主办方最应该担忧的。去年维密秀的收视观众仅有300万人,2013年的时候还有900多万人观看。为何看维密秀的人越来越少了呢?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内衣的定义不令女性观众信服

看维密秀的观众大多数在欣赏超模的婀娜身姿,焦点却不在内衣上。这是因为女性对内衣的要求仍以舒适为主,其次才是性感。在内衣的性感上大做文章,这是很多人所不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瘦才是王道”的单一审美观引发抗议

观众不再像以前那样认同维密秀体现的女性审美。众所周知,维密秀一向使用那些身形极为纤细的模特,这也形成了以瘦为美的流行趋势。但这样单一的审美观对于女性是极为苛刻的。维密秀的退役模特们稍微胖点就会登上新闻版面,被媒体肆意嘲讽。超模Karlie Kloss的退出也是她为女性主义的勇敢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维密秀一再陷入歧视争议

去年,已经辞职的维密的首席营销官Ed Razek在采访中表示,维密不会用变性人和大码模特,这番言论引发了涉及歧视的争议。在美国这样的多元文化国家,民众对于歧视言论非常敏感。今年欧莱雅公司的总裁就因谈及“女性为了更像PS上的照片,不得不化妆”被质疑利用性别焦虑以实现商业目的,因而损害了公司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卷入爱泼斯坦性侵案

这或许是最让维密秀蒙羞的原因了。今年夏季爆发的爱泼斯坦性侵案中爆出,爱泼斯坦通过维密秀与年轻模特联系,并许诺她们会帮助其模特事业。

一系列的打击导致公司不得不“断臂”自救,宣布今年不再举办大秀,并且还聘请了大码模特做宣传海报,转变经营理念,寻求多元化的发展,希望这次革新能带给维密带来新的突破口,以帮助公司走出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Burgdoerfer 也表示,公司转型只是暂时,他们有办法积极应对,并保证公司收入不受到很大影响。

图片来自腾讯、太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