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公开讽刺中国和印度;
  • 美国拜登制定对华半导体封锁战略,两头皆空,接下来可能背负三项罪名;
  • 美国跟中国搞新冷战,会失去关键优势;
乌克兰被西方惯坏,公开嘲讽中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经过各方代表的磋商,最终的联合宣言没有对俄罗斯发起谴责,甚至没有提到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这件事。这样的结果自然让乌克兰感到非常不满,乌克兰外交部愤怒的表示:“G20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考虑到美英法德等国都公开站在自己这边,乌克兰的攻击矛头,最终指向了相对中立的印度和中国。9月12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尔·波多利亚克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和印度发起了嘲讽,声称“中国和印度的智力潜力很弱,不能分析他们行动的后果”。

波多利亚克认为中印在俄乌冲突期间忙着赚钱与发展科技,比如印度已经成功登陆月球,但是却没有明白什么是现代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实际上已经不是波多利亚克第一次大放厥词了,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波多利亚克就要求中国加入“文明国家”,声称中国如果谴责俄罗斯的“野蛮行径”,就能成为全球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乌克兰总统的顾问,波多利亚克使用类似泼妇骂街的方式批判中国和印度,足见此人乃至整个基辅政府的政治格局与眼光有多低。若是中国与印度公开支持俄罗斯也就罢了,可现在中印两国都在俄乌冲突上都采取了“劝和促谈”这种中立的态度,波多利亚克这样的言论只能增加中印对乌克兰的厌恶感,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当然,波多利亚克能发出这样的言论,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西方惯坏了,不要说中印了,就算是法国与德国这些援助乌克兰的国家,也经常因为援助不及时而遭到乌克兰谩骂,而且是在外交场合指名道姓的公开谩骂,比如乌克兰驻德国大使,将德国总理朔尔茨比喻成“生气的猪肝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爆发的原因曲折复杂,如果单纯靠批判俄罗斯就能结束战争,西方早就做到了。在西方与俄罗斯关系完全破裂的情况下,必须有国家能够从中斡旋,最终达到平息战争的目标。而中印眼下就是在起到类似的效果,乌克兰以为中印不站到自己这边就是袒护俄罗斯,其实中印是在救乌克兰,倘若中印也加入批判俄罗斯的队伍中,感到孤立无援的俄罗斯并不会举手投降,而是采取更极端的方式惩罚乌克兰,比如使用战术核武器。到那时候,乌克兰即便最终打赢了,那也是惨胜,是以巨大平民的伤亡以及大片国土被核污染覆盖为代价取得的惨胜。反观俄罗斯,即便败了,凭借着手中的几千枚核弹,依然能够确保自己的国土安全,顶多是将东乌四州与克里米亚半岛吐出来,这样的结果真的是乌克兰想要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乌克兰,就像一个被惯坏的孩子,以为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转。中国和印度忙着赚钱与发展科技有错吗?事实上,借助俄乌冲突发大财的不是别人,而是乌克兰眼中的救世主:美国。乌克兰嘲讽中印的智力低下,应该好好反思下自己为何落得今天这步田地?乌克兰可是在独立后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坐拥巨大的军事资源与肥沃的黑土地,历届政府但凡有点智慧,也不会让乌克兰变成欧洲最腐败、最贫穷的国家。乌克兰若能有中印一半的战略智慧,也会在欧洲混的风生水起,而不是现在国土分裂、百姓生灵涂炭。

没有外交自主权的小国,只能沦为西方摆布的棋子。更可悲的是这枚棋子竟然没有棋子该有的觉悟,还嘲讽起了棋盘外的棋手,乌克兰嘴上批判中国和印度,而在内心里,恐怕已经对中印羡慕的不得了吧!能够将国家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真正的高智商!

中美新冷战,美国失去关键优势

当然,乌克兰就算有这样的智商,也没有追求战略自主的勇气,因为这要面对美国的打压。眼下的中国已经被美国视为“国际秩序的挑战者”,中美之间实际上已经爆发了一场胜负难料的新冷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12日,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在“2023国际地缘政治高峰论坛”上表示:如今的中美对抗与过去的美苏冷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世界没有急速倒向美国。当年美国之所以能够赢得冷战,很大程度是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支持美国,比如巴西、巴基斯坦、埃及。

苏联虽然一度在军事实力、科技等方面与美国分庭抗礼,但是经济方面与西方脱钩,再加上苏联由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霸权主义国家,在扩张势力的过程中犯下了不少大国沙文主义错误,最终让苏联与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决裂,原本的屠龙勇士自己变成了恶龙,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可以说苏联的解体不是偶然,而是忘却初心、背弃信念的必然结果。

苏联在扩张过程中的野蛮行径,不仅导致中苏决裂,还让许多原本处于中立状态的第三世界国家导向美国,让美国这个当年苏联口中的“恶龙”,变成了“屠龙勇士”,最终将苏联慢慢拖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会吸取苏联的教训。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中国则通过改革开放等手段,成为了世界工厂、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苏联的武力扩张成了解体的催化剂,中国则高举和平共处的大旗,通过各种科技与经济合作来提高国际影响力,而非使用武力野蛮征服。这样一来,美国就失去了冷战时期最关键的优势,那些第三世界国家不再选择支持美国,而是亲近中国或者不选边站。

并且由于西方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过于密切,许多北约成员国也反对美国对中国挑起新冷战,毕竟对于欧洲国家来说,遥远的中国不会带来安全威胁,只会带来经济利益。甚至就连美国的后花园:拉丁美洲,中国的投资额也要高于美国。对于许多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美国带来的是傲慢与嘲讽,中国带来的则是医院、桥梁、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马凯硕认为,相比起美苏冷战,中美之间的新冷战更加胜负难料,两国的对抗将在10年内变得非常激烈,只不过大部分国家都不愿意卷入,这次美国没有了“得道者多助”的优势。

纵然美国可以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菲律宾、韩国这样的国家站到自己的阵营,但是这样缺乏同仇敌忾的阵营,完全就是一盘流沙,有利则聚、无利则散。到头来美国的唯一的指望还是自己,与中国的新冷战注定是一场1对1。

半导体战略失败,拜登两头皆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美国现在仍然在采用冷战时的做法,尽量避免与中国爆发冲突,采取“斗而不破”的方式竞争。虽然“斗而不破”,但是美国在经济、科技方面对中国的打压力度并不轻,甚至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特朗普在任期间向中国发起了贸易战,而拜登上台后,则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展开了围剿。

台湾经济专家尹启铭认为,拜登上台后,在半导体领域采取了“抗中保美”的战略,“抗中”指的是阻止中国半导体进一步发展,冻结中国半导体产业;“保美”指的是重振美国半导体产业,尤其时尖端制造领域。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两条路最终都会走向绝路,令拜登两头皆空。

美国为了阻止中国发展半导体,需要荷兰、日本、韩国等盟友加入围堵行列,美国的这种做法只对自己有利,却牺牲了盟友的利益,这种围堵方式无法持久。前不久,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的CEO温彼得就表示:完全孤立中国是没有希望的,如果西方不分享技术,中国会自己研究。要知道美国对华半导体围堵战略才实施没多久,就有盟友站出来抱怨了,可见拜登的做法有多么不得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美国现在想重振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也违背了企业发展的科学规律。美国已经长久失去半导体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是简单的让台积电在美国办厂就迎刃而解的问题。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后,很快就暴露出成本高、员工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像台积电这种企业需要依附产业发展,依靠生态体系与发展环境而产生竞争力,单纯的让台积电在美国办厂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将来离开了台积电的支持,这些美国工厂很快就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被淘汰。

总而言之,拜登“抗中保美”的半导体战略,最终只能落得两头皆空的结果。美国连一个华为公司都压不垮,又哪来的信心堵住中国的半导体发展呢?

美国党争升级,拜登或背负三项罪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在忙着打压中国的时候,美国共和党则忙着给拜登添堵。9月1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宣布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指控拜登从他儿子的海外商业活动中获利。

据悉,为了这次能够顺利弹劾拜登,共和党已经精心筹划了数个月时间,在这期间,他们调查了拜登等人的通话记录、资金转移和其他活动证据,认定拜登家族存在“腐败文化”,并准备对拜登发起三项指控:滥用职权、妨碍司法、腐败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拜登的儿子亨特·拜登被曝出利用裙带关系,在乌克兰一家能源寡头中担任董事,并长期索取巨额报酬。

乌克兰前总检察长也曾在8月份站出来指正拜登父子,声称在调查由亨特担任董事会成员的乌克兰天然气公司期间,当时还是美国副总统的拜登向乌克兰政府施压,迫使乌克兰政府将总检察长解职。

拜登虽然可能背负三项罪名,但是跟特朗普一样,大概率不会因为弹劾下台。按照美国法律规定,众议院发起对总统的弹劾之后,需要半数众议院议员同意,之后由参议院进行审理,只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参议院议员同意,拜登才会被解职,由副总统哈里斯继任总统。目前参议院由美国民主党掌控,共和党发起的弹劾很难过参议院这关。

只不过在美国大选年临近的时候,共和党公布拜登的丑闻,就算无法将拜登赶下台,也能将拜登的名声搞臭,进而降低他的支持率。当年特朗普也是在美国大选年期间遭到了民主党发起的弹劾,最终输掉了总统大选。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事民主党可以干,共和党自然不会客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拜登,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了,本来想学姜子牙,在80岁的年纪出山,“挽救”美国于将倾,结果把自己弄得里外不是人。美国的党争手段越来越没有下限了,现在还只是互相弹劾,再过几届,恐怕要动用暗杀、煽动暴乱等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