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交付,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
  • 第六届进博会现场,美国驻华大使就经贸、政治政策对华交底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打算去美国搬救兵
  • G7在巴以问题上闹分歧
国产邮轮交付,中国集齐三颗明珠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让所谓的“工业明珠”越来越廉价了,各种高大上的工业技术陆续被中国攻克,比如航空母舰、隐身战机、盾构机。而在最近,中国又完成了一项成就,成功集齐了造船业“三颗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4日,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中国成为可以同时建造航空母舰、LNG船以及大型邮轮的国家。

LNG船的建造难度大,是因为其运输的液化天然气拥有高挥发性,整艘船对于防火、防静电、防泄漏的要求极为严苛,其液货舱的厚度只有0.7毫米,使用殷瓦钢制成,需要承受零下163度的低温而不变形,全球只有13家船厂能够建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航空母舰的建造难度更不必多说了,全世界能够建造大型航空母舰的国家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单单是航空母舰上不起眼的拦阻索,也只有中美英俄四个国家可以生产。

邮轮的建造难度甚至要高于LNG船与航空母舰,可能超过了许多人的意料。邮轮虽然与油轮的名字很像,但建造难度却是天壤之别,一艘20万吨级的油轮一般只搭载20多名船员,然后依次建造好船舱、甲板、机舱载油舱和油舱舱底就可以了,连伊朗都有能力建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大型邮轮此前只有欧洲少数国家能够建造,因为邮轮属于典型的头重脚轻的结构,单单是如何确保在复杂海况下不倾覆,就足以难倒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了。

此外,一艘大型邮轮需要设置近3000间客房,每间客房需要设置独立的电力、排水、排污、通风与消防系统,这导致邮轮的水电气供应线路与使用端全船散布,舾装难度远超航空母舰。

而控制好邮轮的建造成本也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日本的三菱造船厂就曾经帮德国建造2艘邮轮,结果因为没有控制好成本,直接赔了20多亿美元,导致日本造船厂此后放弃了建造邮轮。一艘邮轮想要完工,不仅需要造船工人,还需要大量专业的装潢与家具设计人员,许多舰上的娱乐设备也需要单独聘请工匠现场制作,这导致建造邮轮的人工成本极容易超支。中国在2019年就能够造出航空母舰,然而却直到2023年才造出大型邮轮,足见邮轮的建造难度有多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邮轮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也要超过LNG船与航空母舰。邮轮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豪华酒店”,邮轮行业的龙头老大嘉年华集团,在2019年仅船票收入就高达141亿美元。邮轮还能带动下游产业,比如装修、服务、交通、餐饮以及银行保险业务,一艘邮轮所创造出来的附加价值,是纸面营收的10倍以上!所以中国建造邮轮可不是什么面子工程,其重要性不亚于航空母舰与LNG船,建造LNG船让中国在全球海洋运输领域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建造航空母舰让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有了更足的底气,而建造邮轮则象征着中国对高端产业发起了冲击,是一件造福中国民众的大事,哪怕是同样端盘子,在豪华邮轮上端盘子,收入也要远高于在普通饭店端盘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高层接触后,美大使交底

中国陆续攻克工业明珠,并准备在高端产业站住脚跟,在国际贸易领域比较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进博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6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表示:中美经贸关系十分重要,美方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希望推进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美国政府对于中美高层一系列会议感到高兴,这些会议稳定了中美关系,虽然中美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美方确定有能力与中国高层展开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本届进博会,美国为了展示“稳定对华关系”的承诺,专门派出了最大的参展团,并设立了官方展馆:美国食品和农业馆,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本届进博会的重视。

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的话相当于在经贸、政治政策上对华交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经济上“不脱钩”,贸易领域则有选择的加强合作。

如今所有美国政府高官在谈及中国时,都会强调一句话: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毕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许多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与中国经济“脱钩”几乎等同于与全球经济割裂,美国既不敢也没有能力与中国经济“脱钩”。

但是在贸易领域,美国驻华大使虽然表态希望加强双边贸易,但是美国对华贸易是有选择性的,美国希望向中国出口更多的农产品、成品工业设备以及能源。而在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拜登政府则不遗余力地与中国脱钩断链,美国希望中国继续充当中低端产业的生产基地,由西方对高端产业形成主导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对华政策维持“斗而不破”。

而在政治领域,近期中美高层开展了一系列会议,对稳定中美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伯恩斯表示美国政府很高兴,但这并不代表美国政府“洗心革面”了,而是美国政府达到了中美“斗而不破”的目的。美国是目前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他们最希望维持现状,大国爆发战争后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甚至可能导致国际秩序洗牌,因此美国政府不希望冒险,会尽可能避免与中国爆发冲突。但是在台湾、南海等问题上,美国依然会继续给中国制造麻烦,一步步试探中国的容忍底线,并时不时通过对话来缓和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又是美国的大选年,在这个关键时期,拜登政府大部分精力都用来与共和党斗法,至少在美国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前,拜登都会选择维持目前的中美关系。在过去几年,拜登政府的所作所为,已经可以堵住美国对华鹰派们的嘴了,接下来拜登需要为自己的连任打算,想要搞好经济,就必须推动中美双边贸易,哪怕是让中国多买些农产品,也能吸引到美国农业从业者的选票。至于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还要看2024年美国大选后新政府的具体行动。

在南海闯祸后,马科斯去美国搬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政府现在想稳定中美关系,菲律宾肯定很着急,毕竟菲律宾还等着美国在南海帮自己出头呢。过去几个月时间里,菲律宾在南海上蹿下跳,今天在仁爱礁挑起争端,明天又想闯入黄岩岛海域,甚至连护卫舰都派上场了,菲律宾本来想在中国面前玩一出“狐假虎威”,然而自己跳出来一顿张牙舞爪,结果却发现身后的美国一点动静没有,反而开启了中美高层对话来缓和关系,大有一副将菲律宾卖掉的阴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中美关系转晴了,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坐不住了,准备亲自去美国那里搬救兵。11月5日,据《日经亚洲》报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计划于本月前往夏威夷访问美军印太司令部,与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以及美国其他各军种的军事领导人会面,期间,马科斯还计划发表安全政策演讲。至于所谓的安全政策演讲内容,现在就能猜个七七八八,肯定是重点强调南海问题,向美军哭诉自己在南海遭到了中国的“霸凌”,然而提起《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暗示美军应该在南海出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外交角度来看,堂堂一国元首主动去会见他国军队指挥官,而且还不是最高指挥官,是一种自降身份的表现。马科斯如此作践自己,当然是因为菲律宾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已经没有退路了,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中菲搁置南海争议,菲律宾国内民众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然而马科斯上台后,却开始煽动民意,炒作南海问题带动菲律宾民众的反华情绪,然而菲律宾政府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强硬立场,甚至多次主动发起挑衅,这样一来马科斯自然就获得了菲律宾民众的支持了,尤其是菲律宾国内的亲美派,更是将马科斯视为“民族英雄”。

然而马科斯敢这样做的底气,是因为自己背后有美国撑腰,自从马科斯连续两次访问美国之后,从今年5月份开始,菲律宾就加大了在南海的挑衅力度,不用猜也知道马科斯在美国跟拜登谈了些什么,无非是拜登鼓励马科斯放心大胆地干、强大的美利坚军队在必要时刻会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菲律宾在南海一顿操作后,却发现美国除了口头声援,压根没打算出手,这让马科斯处于骑虎难下的局面了。现在菲律宾全体国民都盯着南海问题,马科斯若是这个时候打退堂鼓,只能被菲律宾民众的反华情绪吞噬。可若是马科斯硬着头皮继续蛮干,激怒中国的后果也是菲律宾无法承受的,2012年的时候,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跟中国强硬对峙,这种硬碰硬的后果就是中国完全控制了黄岩岛,现在菲律宾若是做过火了,恐怕中国就要彻底控制仁爱礁了。

马科斯主动去找美军会面,恰恰说明菲律宾政府已经技穷了,只是现在美国政府有其他要优先处理的地区问题,2024年又是美国的选举年,菲律宾这次大概率又会被美国卖掉了。

巴以大打出手,G7出现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现在没工夫帮菲律宾,因为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巴以问题上,最让美国头疼的是,G7在巴以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6日,据路透社报道,虽然美国对以色列大力支持,但是G7成员国无法在巴以冲突立场上达成一致。比如日本依赖中东的石油供应,传统上与阿拉伯国家保持着友好关系,因此在巴以冲突爆发后,日本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没有完全站在以色列这边。

而法德意这些欧盟国家,也因为加沙的平民伤亡问题而对以色列颇有微词,不愿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在10月底举行的大阪G7部长级会议上,G7就没有针对巴以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路透社认为,G7因为巴以问题出现裂痕后,美国担心这可能会削弱G7应对重大地缘政治危机的能力,并且中俄可能利用G7的分歧,来分化瓦解西方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美国将北约、G7视为自己的一言堂,然而在巴以问题上,美国却发现自己成为了“少数派”,在联合国大会有关呼吁巴以停火的决议上,G7成员国中只有美国投了反对票,法国投了赞成票,其他成员国选择弃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为了支持以色列站在了世界的对立面,还让G7出现了裂痕。中国则表现出大国应有的担当,在最近一段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先后与14个国家外长、政要以及国际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广泛交流。而中国本月又开始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促成巴以停火的重担放在了中国身上。而中国也不会利用G7的分歧来做文章,一个无法保持公平公正的组织,早晚会因为内部的各种分歧而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