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普遍认为,印度私心太重,作为今年的G20东道主国家,撑不起场子;
  • 韩国总统尹锡悦与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华盛顿宣言》,业内认为中朝俄VS美日韩两大阵营对抗局面已形成;
今年的印度,是G20最后的盛宴?

印度从印尼手中接棒,成为G20轮值主席国之后,对今年的9月份要举行的G20领导人峰会各项活动相当重视,想打造个世界级的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跟晶晶的判断一致,媒体普遍对印度的雄心并没有什么信心。

5月1日《南华早报》有篇文章挺有深度,分析也很中肯,晶晶跟大家聊聊:

文章认为,今年印度主办的G20领导人峰会,极有可能成为这个组织“最后的晚餐”。

为何会如此悲观?有几点理由。

首先我们看大环境,去年印尼作为东道主,虽然也是极尽东道主的诚意,但问题非常严峻,比如世界经济长期停滞,加上俄乌冲突问题导致的地缘政治危机,G20会议仍然草草收场,其中释放的信号非常强烈,世界大环境逐渐由治入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我们再看细节问题。

第一,核武器扩散方面。

就在今年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外宣布,最迟到今年7月,俄罗斯将在邻国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引发各界普遍关注;就在前几天,到美国访问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则与美国签署《华盛顿宣言》,证实美国将加大对朝鲜的核威慑和对韩国的核保护。

一个涉及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一个涉及美韩与朝鲜的冲突以及加剧东亚地区本就非常紧张的地缘气氛,一直在努力提倡无核世界的G20自然有责任站出来进行危机化解。

但本身就与巴基斯坦存在核冲突的印度,有带领G20各国实现这一切的能力与勇气吗?就算印度在今年9月的领导人峰会上提议把无核化宣言写入会后联合声明中,但这样一份宣言,又能有几分执行能力?

我个人认为答案是非常悲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全球经济放缓的问题。

在美国,社会通胀与债务违约危机正愈演愈烈;在欧洲,俄乌战争带来的经济发展停滞危机在今年才开始真正发威;在亚洲,美国经贸反华政策越来越过分,连带周边很多国家都开始受到影响。

那么面对这一切,作为G20的轮值主席国,作为当今世界GDP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能带领G20做些什么?印度能否提出一个 G20 基金,让成员国在感到压力时可以动用?或者,是在 G20 内部建立一个针对不同领域的“迷你投资集团”?

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为止,在印度政府的一切相关言论中,我们都没有看到印度有提出任何具体的建议或者计划——与之相比,莫迪政府似乎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印度能成为G20主国,这是对印度赢得国际影响力和尊重的肯定”这类对内宣传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G20的团结问题。

G20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成员国涵盖了各西方顶级大国到全球各地区代表性国家,真正做到了代表全世界,因此当全球危机来临时,确保G20的内部团结其实才是轮值主席国最大的责任。

那么在这一点上,印度人做的有够格吗?非常遗憾的是,且不说去年G20会议关于俄乌战争和对俄态度的争吵延续到今年,而印度人自己对此依旧无动于衷,在面对中国这个G20重要成员国时,印度人的态度更是充满私心——作为G20的会前热身,印度在今年1月主持由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但居然唯独没有邀请中国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对于这种尴尬的现状,晶晶并不会感到意外,毕竟首先,G20这个组织成立的初衷,本身就蕴含着“不团结”的意味:

这是作为西方精英俱乐部的G7集团,为了更好与世界其它国家对话才建立的组织。也就是说,这个组织内部,天然就被分为“西方”和“非西方”两个集团,且不说这两个集团内部本身就充斥着各种矛盾,“西方”集团对“非西方”集团,更是充斥着一种天然的俯视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如果是太平日子,蛋糕够大够分,那么这20个国家当然不介意你好我好大家好,互相说说对方的好话;但一旦国际形势开始风云突变,大家要抢蛋糕了,日子都变得不好过,那么优先照顾自己的利益,就是所有人共同的必然选择。

或者让晶晶说的更直白些:其实压根没有几个国家愿意与“全世界”都进行合作,大家都更愿意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国家进行合作,在这种趋势下,G20这个存在,本就显得过于“天真”了些。

印度无法担起挽救G20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纵使G20有自身的先天缺陷,这并不等于作为轮值主席国的印度就毫无可以作为之处。而现在的关键就在于,在这一堆各怀心思的成员国中,印度,到底要站在哪个位置上?

是优先照顾西方的利益吗?那么印度是否愿意为此在对俄和对华问题上彻底倒向西方?

是优先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吗?那么印度是否愿意放弃在边境问题上与中国的争吵,与中国展开真诚合作?

还是说要拿出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大国责任感,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努力弥合两大阵营和阵营内部的各种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遗憾,我们现在看到的现实,是印度在外交态度上哪一种都不愿意选择,却又哪一种选择都想要,而在实际行动能力上,却又什么都无法保证。

所以,印度到底想要怎样?2023年,是决定G20是否还能成为世界一流跨国合作机制的关键一年,而这一年的G20却“落到”印度人手上,晶晶终于能理解,为何《南华早报》会哀叹,这一次的印度峰会,将是这个组织“最后的晚餐”了。

两大阵营在东北亚对抗?

印度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与之相比,韩国人起码在行动力上比印度人强多了:就在上月底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中,韩国总统尹锡悦与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华盛顿宣言》,由此引发不少媒体感叹,在东北亚,俄中朝VS美日韩的阵营对抗形势,或已正式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会引发如此感叹?这是因为,这份宣言,主要就是讲了下面这四句话:

韩美两国将扩大双边核危机磋商;新增美韩军事训练和模拟演习;成立“美韩核磋商小组”机制;扩大半岛周边美战略资产出动。

而这四句话,其实是围绕这样一个逻辑产生的:

面对朝鲜越来越强大的核力量,韩国社会这几年也产生了要建立自我核威慑力量的舆论呼声。但很显然,美国人当然看不得自己的小弟也拥有核武器,毕竟这一是自己会管不住韩国,二是确实也会直接加剧朝鲜半岛爆发核战的危险。

因此这次的《华盛顿宣言》,其实就是韩美两国间的一种“内部妥协”:韩国宣布放弃自研核武器,但美国要加强对韩国的核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乍一听,这笔交易其实也还算不错,对不对?但问题马上就来了:

其一,这种所谓“核保护”,是以加强对朝鲜的核威慑来具体实现的。比如宣言中提到的所谓成立“美韩核磋商小组”机制,其实就是要让韩国也参与到美国的对朝核威慑决策过程中;宣言更是言明,今后美国将派驻弹道导弹核潜艇进驻韩国。很显然,这种态度,反而是在加大朝鲜半岛爆发核战的风险;

其二,美韩之间的这笔交易,是在美日韩三国安全合作框架下完成的。也就是说,宣言中提到的这些核威慑能力,不止是针对朝鲜,也是在针对中俄。特别是在当下美国大力强化反华政策的大背景下,这种宣言,本质上就是韩国加入美日反华军事包围圈的“投名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晶晶注意到,在该宣言发出后,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严厉指责:

美方做法充斥冷战思维,挑动阵营对抗,加剧半岛紧张局势,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与半岛无核化目标背道而驰,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而被点名针对的朝鲜更是火冒三丈:

朝中社当地时间5月1日发布文章《傀儡逆贼的乞求之行引发国际社会的口诛笔伐和严重担忧》,严厉批评尹锡悦是“逆贼”,认为他此次访美是“乞求之行”,并在报道中将韩国称为美国的“傀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朝VS美日韩,会是新冷战吗?

但面对美日韩的步步紧逼,仅仅只是口头谴责显然是不够的,中国、朝鲜、乃至已经被针对的俄罗斯,都必须做点什么,而三国之间组成类似的同盟与之对抗,显然就是所有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的答案。

但,这样一来,东北亚地区,不久形成了中朝俄VS美日韩的局面,正式拉开“新冷战”的序幕了吗?

这里晶晶只能这样说:

其一,面对美日韩的得寸进尺,中朝俄三国选择拉近彼此的关系,以互相团结来降低受到的国家安全风险,这是三国的合理合法的选择,不容他国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问题的根源,在于美日韩不满足现状,就是要对中朝俄三国“赶尽杀绝”。所以若要追究引发“新冷战”的责任,这份《华盛顿宣言》才是首当其冲;而规避”新冷战“的最佳办法,自然就是美日韩三国主动放弃三国间的军事同盟,放弃这份过于危险的《华盛顿宣言》。

但,美日韩三国,如今还有这份勇气和觉悟吗?晶晶对此只能表示最深切的怀疑。

日本替美国“征战”南半球

事实上晶晶注意到,美国对于签署这份《华盛顿宣言》,不仅毫无悔意,反而是非常自满,并由此开始把注意力转到南半球,在这里寻找自己的反华盟友。

但有些令晶晶意外的是,这个时候的日本,居然开始自告奋勇,要替美国“征战”南半球了。

据日本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29日,也就是尹锡悦结束对美访问,刚刚踏上回国旅程的同一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登上专机,开始对埃及、加纳、肯尼亚和莫桑比克非洲四国展开国事访问;几乎同一时间,日本外相林芳则开始走访中南美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人怎么突然对“全球南方国家”如此感兴趣了?在凤凰网5月1日的相关报道中,特约评论员刘和平对此给出了答案——日本这是替美国拉拢南方国家去了:

首先,美国誓要在东亚建立反华军事包围圈,但美国也很清楚,中国的朋友到处都是,尤其在非洲和拉美,如果不在这里也拉拢以及分化一些对华友好国家,那么几个月前在中东上演的沙特与伊朗在中国协调下和好乃至都“投靠”中国的“悲剧”,也必然会在非洲和拉美上演。

而在美国自身名声已经较臭,且也确实腾不出更多精力的前提下,在非洲和拉美一向混的挺开的日本,自然能担起替代美国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美国对俄罗斯的孤立战术不大起效,正是因为这些数量众多的“全球南方国家”并不愿意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所以现在自然也需要派出日本代替自己拉拢这些国家。而一旦完成对俄罗斯的孤立,那么对反华战略当然也有很大帮助;

最后,既然要拉拢一帮南方穷国,给钱给投资显然是最实在的办法,但在这个问题上,号称世界霸主的美国政府恰恰却做不到——不是他们不愿给,而是国内民众不同意,资本家们也不愿到这些“不稳定国家”投资。

而身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自身也确实需要从这些南方国家进口矿产资源,同时向其倾销产品的日本,自然就是代替美国出这份钱的最好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很难打动“全球南方国家”

但,日本自己为何又愿意给美国当这个冤大头?刘和平认为,除了前面提到的投资的因素,日本也有自己的政治考量:

其一,就在5月19日,日本即将召开新一届G7领导人峰会。既然如此,日本政府当然希望能有更多的国家,特别是南方国家来给日本捧场,突出打造一个“在日本号召下,G7精英国家与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其乐融融、共谋发展”的正面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俄乌战争爆发后,世界格局开始不可逆的变动。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国家看到的是美西方霸权终于要被瓦解,而日本看到的,却是自己终于可以摆脱二战秩序对自己的束缚,与美国一起削弱中俄国际地位,甚至是把俄罗斯排挤出联合国安理会,让自己取而代之。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跟紧美国,更要得到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一致认同,尤其是得到被誉为联合国大会大票仓的南半球国家的同意。就如同当年亚非拉国家用轿子把中国抬进联合国安理会一样,日本也希望南半球国家能够把它抬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晶晶感叹,日本人的算盘,还是打得一如既往的精明。但问题是,日本人真就能得偿所愿吗?

晶晶这里忍不住想问日本几个问题:

要论经济投资能力,你们再厉害,能比中国厉害吗?你们真的确定要与中国比赛对这些南方国家进行投资和援助?

“全球南方国家”真正厌恶的,正是美国的那套霸权主义作风,而今你们日本却要为了巩固美国的霸权与这些国家拉近关系,你们真的确定这不会反而令你们也一起被讨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的霸权主义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在,正是那无孔不入的利己主义,你们日本人真的确定,自己对美国如此鞠躬尽瘁,美国人就会在事后给你们相应的报答,甚至帮助你们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吗?

总而言之,日本人需要回答的问题,其实很多,但现在的日本政府,显然是为了美国给出以及自己幻想的那些诱人利益,在故意装鸵鸟罢了。但晶晶认为,这样的日本政府,也终究注定无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