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一起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震惊全球,世贸中心被浓烟笼罩着的画面也永远定格在了世人心中。这次袭击不但让很多无辜的人失去了生命,也永远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走向。然而根据近期解密的录音资料,人们得知那场恐怖袭击本可被制止,如果美国军方不是那么“毫无准备”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年前的9月11日,基地组织在本·拉登的指挥下对美国发起了致命攻击。他们劫持了4架美国客机,其中2架撞上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1架冲向了五角大楼。第一架遭到劫持的飞机是美国航空11号航班,于当天上午8点46分以745公里的时速撞上了世贸中心北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恐怖分子成功控制这架飞机5分钟后,机上一位乘务员就通过空中电话对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出了警告。可惜的是,直到27分钟后,两架美国战斗机才接到命令起飞,试图阻拦恐怖分子,但已为时过晚,40秒后,第一架客机就撞上了世贸中心。这一延误更因波士顿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与军方之间的混乱沟通而遭到进一步放大。当该中心的管制员破例直接打电话给美国东北防空司令部,要求提供协助来阻止美国航空11号班机时,所有的军方人员都以为这是一场军事演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瑟夫·库柏是当时的管制员。他在2012年亚马逊出品的一部纪录片《9/11,来自空中的声音》中说:"当我告知那位军方(雇员)时,他似乎不相信我,因为他一直问我是不是真的。”此外,两方通话并没有使用同一种术语,导致军方无法理解事情的严重性,也不知道飞机的确切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一位管制员科林·斯科金斯也和军方的技术人员通了话。他说:“我不停地告诉他们,恐怖分子在寻找一个大目标,但是对军方和航空管理局来说,‘大目标’ 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军方依然想知道代码是什么,我试着跟他们解释根本没有什么代码,他们只需要确定恐怖分子会找那些大目标。” 就这样,战斗机没有起飞,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去哪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机依然停放在停机坪上,军方试图来确定恐怖分子目标的确切位置。斯科金斯补充说:“我们感到非常的挫败和郁闷,因为我们尝试告诉他们客机的位置,但他们就是无法识别出来。” 当战斗机最终起飞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架飞机撞在了世贸中心北塔的80楼,18分钟后,联合航空的175号班机撞在南塔的60楼。56分钟后,南塔坍塌,又过半个小时,北塔坍塌。直到第二架飞机撞击之后,美国东北防空司令部才意识到这不是一起事故,美国正在遭受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机开始飞往纽约,但是又有两架客机被劫持,飞向华盛顿。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楼,机上64名乘客和大楼内125名雇员死亡,这时战斗机距离华盛顿有29分钟的航程。另外一架飞机是联合航空93号航班,已经被乘客夺回控制权,但仍然以930千米的时速坠毁在宾西法尼州的一片空地上。由于战斗机飞行员担心纽约还会有进一步袭击,所以华盛顿一时处于无防备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一共造成了2996人死亡,6000人受伤,之后还有很多人死于有毒的烟尘。自此,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更弦改辙,世界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当时波士顿空中交通管理中心和军方顺利沟通,如果战斗机能够及时起飞,恐怖袭击也许会被制止,后来的世界也许会是另外一种面目,但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