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成功升起两朵璀璨的蘑菇云,人们在欣赏这前所未有的壮丽时,也在惊叹原子弹的威力实在是无可匹敌,世界各国有实力的国家,都将研究原子弹提上了日程,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国。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引爆,从此中国进入到了不受威胁和欺凌的时代。但在整个研制过程中,我国受到的影响是空前巨大的,其中包括美国与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完成建国大业之后,中国人民面临的挑战还远未结束,国家建成之初,国内重工业轻工业一片凋零,只有农业能做到自给自足,可谓是百废待兴尚未起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对世界各国的挑战在很大情况下要保持着隐忍的态度。

但在涉及到国家主权以及国土安全的底线上,哪怕是面临不可一世的美国,我国也有必战和必胜的决心。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我国的武器装备处处被美国压制,但要谈及最危险的时刻,无疑是美国总统对中国提出核打击威胁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只有经历了核威胁的提心吊胆,我们才能牢记住知耻而后勇的畅意,于是在赢取抗美援朝的胜利之后,中国毫不犹豫地走上了研究原子弹的道路,即使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即使我们的重工业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作为当时社会主义同盟的老大哥,苏联在1949年就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社会主义的原子弹,所以我国在这条研制之路上,也希望能得到苏联的帮助携手共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56年波匈事件的爆发,赫鲁晓夫在国内遭受到普遍的指责,为了得到我国的支持,赫鲁晓夫展开了对我国核研发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苏联与中国的关系日后如何,在原子弹的研发上,苏联的帮助是空前巨大的。苏联专家们的扶持让我国的核研究进展神速,我国拥有自己的原子弹指日可待,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苏联方面在1958年中先后向我国提出了长波电台以及联合舰队两个请求。这两项请求都侵犯了我国主权的完整,毛主席在和赫鲁晓夫的交涉中也是一口回绝,双方的局势从这时开始走下坡路,并逐步走向冰点。

最后赫鲁晓夫一纸令下,命令所有的苏联专家携带研究文件撤离中国回到苏联,来不及带走的也是一并烧毁,这对于我国的科研人员和核武器进程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也满足了赫鲁晓夫的报复心理,中苏友谊正式冰封,双方关系走向紧张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究竟有没有独自研发的资金以及水平?当时国内普遍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而面对这些重重困难,中央只给出了一句话“就算是把裤子当了,也要让原子弹研发出来!”

正是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果敢,短短四年之后,我国成功在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闪亮的蘑菇云预兆着一个国防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降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试爆前,美国与苏联对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进展保持着高度重视,尤其是美国,他们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阻挠我国的核武器研究,毕竟任何一个核国家的出现对于美国都是不好的讯息,更何况这个国家来自于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在之前曾找到过苏联赫鲁晓夫进行商讨,企图与苏联联手对我国的核研究基地进行毁灭性打击,如何进行打击美国提出了很多方案,其中最令人感到惊悚的是对中国的核研究基地使用战术核打击。

在肯尼迪急匆匆地找到赫鲁晓夫表明自己的态度后,赫鲁晓夫对肯尼迪的建议却不屑一顾。毕竟无论如何中国都属于社会主义同盟,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来手足相残,这样的蠢事赫鲁晓夫自然不肯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逢得克萨斯州举办活动,肯尼迪为了拓展自己的影响势力,选择和夫人一起前往得克萨斯州出席活动。人山人海中,肯尼迪为了让自己更加亮眼,选择了乘坐毫无防备的敞篷车,于是震惊世界的美国总统遇刺事件爆发,肯尼迪连中三枪一命呜呼。

陷入惊慌的美国政府自然对我国的核研究无心插手,就这样苏联离开后的四年,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威力最大、伤害最广的热武器,原子弹的横空出世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走向和世界局势的格局。

原子弹的出现加快了二战的落幕,同时也加将战场的作战方式变得不再复杂,从此之后无论任何国家大致都可分为两个划分,一种是有核国,一种是无核国,核武器是两种国家实力划分无法逾越的鸿沟。

核武器的出现有利有弊,但全然看人们如何把控与看待这把双刃剑,希望它能成为制衡人们心中魔鬼的利刃,成为维护和平的天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