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满清这艘大船已经摇摇欲坠,而此时有一个非官方组织横空出世,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为清廷保驾护航。

这种自发的爱国行动本应该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表面上清廷对义和团的行为大加赞赏,实际上却一直在愚弄他们,并利用他们的爱国情怀把他们当作炮灰。

甲午海战过后,清政府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扯了下来,将自己的迂腐和孱弱展示在世界面前。国门被彻底轰开后,这片大地上的洋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老百姓对洋人的到来也习以为常,但百姓对洋人并没有好感。

他们认为国家破败、自己流连失所都是洋人造成的。实际上这是把结果当成了原因。清政府破败不是因为洋人登陆,在洋人来之前就已经破败不堪。但百姓们不这么想,在长期的愚民统治下,他们只能感知洋人的坏。

与中国人入乡随俗观念不同的是,洋人来到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教堂,在他们眼里教堂不仅是一个精神碉堡,也是他们在中国的根据地。随着来华的洋人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教堂在国内遍地开花。

洋人为了在中国发展教众,他们给底层百姓承诺,只要入教就能得到洋人的庇护,甚至能免除赋税。洋人这么说并不是吹牛,当时的清政府在前几次战斗中被洋人吓破了胆,不但武力上打不过,精神上也自觉的矮了好几截。无论多大的官,在洋人面前都要低声下气不敢造次,否则就得挨打。

在这种口号的宣传下,大量的底层民众成为了西方宗教的信徒。为了能吃口饱饭、得到庇护,大量中国人成了假洋鬼子。

狐假虎威是底层民众的特点,一旦攀附上权贵,就会拼命压榨弱者。一些中国人加入教堂后,就开始借着洋人的威风横行乡里,霸占别人的土地和家产,搞得民怨四起。

这种教民和百姓之间的冲突被称为教案,在河南、山东地区发生甚多。曾国藩曾给朝廷上书: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亦不问是非,曲庇教士。遇有民教争斗,平民恒屈,教民恒胜。

这两股基层势力的冲突已经积压几十年了,等到什么时候实在憋不住了,长期被欺负的百姓就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由于教堂的实力强大,大清的基层官员又不作为,大清子民只好抱团取暖,结成一个又一个小型社团。社员们忙时种田,闲时练武,有人闹事时就起出动,用人多力量大的方式维护权益。

甲午海战后,西方列强和清政府彻底摊牌了,做什么事情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明目张胆的欺负掠夺。在洋人眼里,清朝子民是二等或三等公民,他们可以任意欺压凌辱他们。

面对洋人的欺压凌辱,大清百姓也不指望官府能出面主持公道,而是自发的形成社团,以乡、县为单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社团,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当民间社团越来越多、规模逐渐变大后,百姓也不再那么惧怕洋人,用武力来反击洋人的欺压。

当民间社团和洋人的矛盾达到临界值时,大规模冲突就不会避免。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和洋人正面硬杠的社团叫作义和团。

1897 年,山东冠县村民和教民因土地发生冲突,威县拳师阎书勤前往援助,并和赵三多一起将练的梅花拳改为义和拳,也就是在这个地方,拳民在次年10月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不过他们的名字依然是义和拳民。

真正赐予 [义和团]名字的,还是朝廷官员。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贤上奏朝廷,他认为义和拳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乡勇,不如改为受官府监督的民团,这是第一次出现 [义和团]的名字。

虽然没有受到朝廷重视,但义和团的名字已经风靡山东,各地的民间社团也纷纷自称义和团,从此便成了气候。

自古以来,民间的武装组织都是朝廷的重点打击对象,而满清对此并不以为然,此时的满清正忙于处理戊戌变法的事情,无暇分心。而且义和团打得旗号是扶清灭洋,并不是针对朝廷,对自己形不成威胁。

虽然义和团一直在发展壮大,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诉求,教众每天不知道干什么。既然成立了组织就不能无所事事,必须做出点事情来刷一波存在感,证明自己的价值。于是他们就去毁教堂,偶尔杀几个洋人立威。

由于缺乏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义和团本质上还是一个民间暴力组织,这种组织要想长期存在下去,要么需要精神信仰支撑,要么依靠杀戮、暴力。很显然,他们是没有精神信仰的。暴力和杀戮成为义和团的主题。

在义和团当中,有一些平日里唯唯诺诺的老实人,作为个体,他们就是一个怂包,但身处热血组织,他们就变得高亢激昂。尤其是尝过杀人的感觉后,再也无法回归到老实人的生活。

义和团的所作所为让洋人们非常恼火,洋人逼迫清政府下令剿灭这群土匪,不然就不和大清玩了。而清廷对义和团也并无好感,虽然他们现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谁也不能保证哪天他们会调转枪头对准自己。

从各方面来看,义和团都是走不远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义和团不但没有解散,反而规模越来越大,之所以会这样,有一个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个人就是慈禧。

戊戌变法之后,因为政见和主张不和,慈禧和光绪彻底闹掰,本来是一家人,从此变为相杀的对象。作为垂帘听政的太后,慈禧对光绪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好听话,等自己去世后就把权力还给他。

而光绪并不是一个乖孩子,虽然他能力一般、品性也算不上多好,不过他还是想为国家做点事情,而不是一味地为既得利益集团压榨百姓,最终让国家走向灭亡。所以在戊戌变法和甲午海战这两件事上,光绪并没有代表慈禧和朝中权贵的利益。羽翼未丰的光绪,此举显然是犯了大忌,说的难听点就是愣头青。这种表现也让慈禧不喜,本已打算退居二线的她重新走到台前。

更让慈禧震怒的是,他以为光绪和康有为准备围园劫后,把自己从权力舞台上拉下来。实际上光绪被康有为骗了,事后康大圣人逃亡海外逍遥自在,而光绪一个人留在朝中背锅。

慈禧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已经大权在握的她准备废掉光绪,重新立一个听话的小皇帝,既能保住满清的正统,又能培养一个乖乖听话的接班人。经过周祥的观察,慈禧发现端王载漪对自己很忠诚,更重要的是载漪身后有一堆宗室和权贵进行支持,于是她以光绪皇帝无子为由将其废掉,决定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皇帝。并打算在1900 年 1 月 24 日,举行登基仪式。

这本是清政府的内政,或者说是慈禧的家事,整个满清的事情只要她点头就可以。但出人意料的是,洋人对于换皇帝这件事坚决不同意。东交民巷的外国公使明确表示他们只认光绪,其他一概不认。

这事让慈禧很生气,更生气的是端王载漪。在得知自己的儿子被册封为皇帝后,载漪在家里大摆宴席,等着外国公使前来道贺。家里出现一位帝王是三生有幸的事情,而且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后,载漪也会进入权力中心,进而操纵整个国家。

但载漪并没有等来洋人的道贺,对于废皇帝这事,不但洋人不支持,就连朝中重臣也不支持。两江总督刘坤一对此回复说:「君臣之义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坤一所以报国者在此,所以报公者亦在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慈禧一意孤行换皇帝,他就不但算报效国家了。作为满清的臣子,说出这样的话已经非常严厉了。

对慈禧而言,朝中重臣的反对倒是次要的,在驾驭重臣方面她还是有一套的,连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大臣都被她收拾的服服帖帖,至于其他大臣更不在话下。让慈禧不快的是洋人的反对。

作为一国之主,慈禧可以给洋人割让土地,但不能容忍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于是她和载漪达成共识,一定要给洋人点颜色看看。

给洋人下马威不能动用清朝军队,这样就变得太明目张胆。就在慈禧和载漪一筹莫展的时候,义和团的出现让他们欣喜不已。义和团打得旗号是扶清灭洋,而老佛爷正想给洋人一个下马威,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载漪派人把义和团的首领接到京城,秘密商谈合作事宜。起初载漪看到义和团是比较失望的,这样一群暴民根本无法应付洋人的长枪大炮。但他没有选择,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登基,他只能赌一把。为了让慈禧相信义和团的战斗力,义和团在老佛爷面前表演各种刀枪不入来博得信任。慈禧看完以后心里跟明镜一样,但不得不用义和团,因为此时洋人正在增兵。名义上是镇压义和团保护自己的地盘,但这让慈禧感到巨大的威胁,于是下令义和团对洋人发起攻击。

一个国家皇太后、王爷和一群暴民站在统一战线,围绕天子家事和洋人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对抗。这本是慈禧和光绪之间的矛盾,被上升为国际纠纷。从而导致不可逆的后果,把大清的国运彻底透支殆尽。

朝廷的鼓励对义和团来说是多了一张官方认证,从此以后杀洋人就变得合法。一直以来底层民众对洋人抵触很大,如今看朝廷鼓励义和团杀洋人,于是大量民众加入义和团队伍,义和团的规模迅速扩张,举着扶清灭洋的大旗一路朝着京城挺近,对洋人展开追击截杀。

义和团本来就是一群暴民组成的社团,来到京城后盲动性越来越严重,官府对此也只能引导,没有能力进行管束。

由于缺乏粮草,又没有组织纪律,为了维持社团正常运营,抢劫就成为了义和团的选项。他们不但抢洋人,连自己人也不放过。一时间整个北京城被搅的乌烟瘴气,人人自危。

外国使馆遭到袭击后,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去总理衙门府的路上和神机营章京恩海相遇,两人发生了冲突,在冲突中克林德被恩海击毙。这一事件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载漪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必须让慈禧和洋人斗得更加厉害。于是他安排自己的手下伪造了一系列洋人的公文,声称要接管大清的财产和军队,并还政于光绪。

慈禧看后大怒,她本来就怀疑洋人增兵是为了对付自己,如今来看确实如此。在大清朝风雨飘摇的情况下,慈禧做了一个拍脑袋的决定,宣战。

1900 年 6月21日,八国联军攻克大沽口的四天后,慈禧召集御前会议,同时向英、美、法、德、意、日、俄、奥、西、比、荷 11 国宣战。

此时满朝文武才发现,老太太不是傻了,而是疯了。对此光绪旗帜鲜明的表达反对,五年前连一个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过,如今要凭一己之力同时挑战11个国家,这得受了多大的刺激。

但此时光绪的话已经不起作用,权欲熏心的慈禧听不进任何劝告,铁了心要和全世界为敌。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京城,作为皇帝的光绪并没有慌张,他认为洋人此次只是过来讨伐义和团,并不是针对清廷。他不但没打算逃跑,还想到外国使馆和洋人们谈判,把事情说清楚了就好。

但此时的慈禧已经吓破了胆,她让太监们看住光绪不允许其外出,随后看到形势没有缓和的迹象,于是收拾东西带着光绪一起逃跑了。

对于慈禧的宣战决定,其他朝廷重臣几乎是以看戏的态度进行围观。

当时掌管邮电系统的盛宣怀,并没有把慈禧“前来救驾”的消息大肆传播,只是传给了几位朝中重臣。

李鸿章收到电报后回复“此乱命也,粤不奉召”,直接把慈禧的命令给驳回了。张之洞听到宣战的消息,直接把烟枪仍在地上,对慈禧破口大骂。刘坤一听到消息,私下里对左右抱怨道:慈禧的政府已经完了。

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各地总督联合起来和国外驻沪领事签订了《东南保护约款》,和各国领事约定:你们攻打北京我们不管,但不要耽误我们在南方继续做生意。

大臣们对慈禧的态度足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有多孱弱,这种事情放在任何一个有掌控力的帝王面前,各地总督们的脑袋早已经搬家了。

此事过后,大清最后一点国运被慈禧彻底败光了。面对八国联军,她为了一己私利,强行把义和团摆在前面充当炮灰,导致中外交恶,后续等待大清的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压死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朝廷高层的私心。

在这个过程中,义和团是一群可恨的乌合之众,也是一群可怜的炮灰。

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遵循本能去抵抗洋人,慈禧却派兵不遗余力的镇压他们。当慈禧和洋人闹掰之后,又把他们调到前线充当杀洋人的先锋。

从始至终慈禧都没有信任过义和团,在他们以绝对优势和洋人对峙的时候,慈禧并没有下死命令,在义和团进攻外国领事馆期间,慈禧还派人给使领馆送米面水果,害怕洋人真的和自己翻脸。她想给洋人留足余地,将来谈判的时候好说话。

在慈禧眼里,义和团并不是扶清灭洋、保家卫国的勇士,而是她与洋人之间博弈的一种筹码。她心中惦记的,只有自己的利益,除此之外,没有半分其他。

义和团以为自己是一腔热血保家卫国,为了达成目标进行抢劫掠夺无伤大雅,这是他们的愚昧之处。也正是因为他们如此愚昧,才会被慈禧当成傻子一样玩弄,义无反顾的到前线充当炮灰。

也许,到死他们还依然坚信自己是一名“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