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PP评论是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语:

近年来,随着大国博弈的日趋激烈,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正面临空前的危机。在大国博弈夹缝中生存的中等国家,开始另辟蹊径,同时与中国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如今,“多向结盟”外交理念在中等国家中愈发盛行。例如,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之一,目前既是“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缔约国。

就连历来注重外交独立的印度,也表现出亲近俄罗斯的姿态。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中等国家抛弃了以往受意识形态驱动的外交政策,转而从务实的角度来选择盟友和对手。

虽然中等国家正努力实现“多向结盟”,但是就目前而言,与其他国家结成正式联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任由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不加限制地发展下去,或者中国和美国之间爆发战争,中国和俄罗斯可能会考虑打造“欧亚协约”,甚至也可能会与伊朗和朝鲜结成正式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Stimson Center


*本文作者:

罗伯特·曼宁(Robert A. Manning),美国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杰出会士。

马修·巴罗斯(Mathew Burrows),美国史汀生中心杰出会士、行政顾问。

引言

世界在迈向两极格局还是多极格局,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认为,随着中国和俄罗斯的逐渐崛起,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将在未来转变为中俄两国与美国同时主导的两极格局,即“双极论”。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国家则认为,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即“多极论”。

然而,鉴于国际格局变化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无论是“双极论”,抑或是“多极论”,均无法有效预测未来国际格局的走向。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亚当·图兹指出,在美元霸权面临崩溃、地缘政治集团对抗加剧、全球经济日益多元化、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问题遭到忽视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当今的国际秩序已经濒临难以为继的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已在亚太搭建多个“小多边”团体————美日菲联盟、美日韩联盟、美英澳联盟(AUKUS)、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QUAD)。

美国认为,应对国际秩序挑战的最有效方式,在于建立包括盟友和伙伴在内的“统一战线”。因此,拜登政府一直在试图构建以共同利益和价值观为依托的“全球民主国家联盟”。

虽然这对于重塑美国的世界领导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以及作为全球第一核大国的俄罗斯排除在国际秩序之外,显然并不可取。

即使在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重合度的情况下,美国与盟友和伙伴的关系也存在变数。例如,如果特朗普在2025年再次执政,美国就可能会重拾单边主义,再次疏远和打压欧洲盟友;

如果右翼民粹主义继续在欧洲蔓延,欧洲一体化进程就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阻力,欧盟与美国的关系也可能会因此而受到冲击;如果韩国左翼反对党在2025年的韩国大选中获胜,韩国就可能会在对华关系上偏离美国的立场。

虽然美国在推动地区合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只局限于推动民主国家之间的合作。

毫无疑问,此举进一步加剧了西方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对立,更导致中俄两国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战略同盟,甚至有消息称,中俄两国正计划与朝鲜和伊朗共同结成一个称之为“欧亚协约”的非正式联盟,意在联手对抗美国。

然而,这种“两极格局”是不稳定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与中俄“阵营”的对抗,主要体现在以牺牲对方安全为代价来谋求自身安全,这必定会导致本已存在的“安全困境”出现螺旋式恶化。

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等西方智库认为,相较于中国,美国的战略实力出现了相对下降的趋势,因而难以对中国发号施令。即便如此,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导者仍为时尚早,这一格局为中等国家影响力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等国家已成为重塑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

在大国博弈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等国家开始表现出拒绝选边站,联合自强,谋求抱团发声的倾向。

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纳吉指出,鉴于七国集团成员国与中等国家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由国情相似、志同道合的国家组成的小多边合作组织愈发受到中等国家的青睐。

这主要是因为大型多边合作组织内部普遍存在严重的利益分歧,各方难以就重要议题达成共识,且容易陷入“选边站”的困境。

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奉行民主体制中等国家,已不再以民主价值观作为外交关系中衡量亲疏远近的标准,而是一方面寻求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与中国展开深入合作,另一方面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以防范中国日益增长的地区影响力。

联合国的日渐式微

大国博弈的加剧,表明联合国在维护国际秩序上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大国博弈的影响下,联合国显现出大而无当、偏离宗旨的趋势,而且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愈发力不从心。

大多数中等国家对联合国存在不信任感,认为联合国已丧失了公信力,是大国支配的产物,例如,七国集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份额为59%。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承认,世界银行未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坚持由世界银行负责监督“损失与损害”基金的发放工作。

总而言之,如果不提升中等国家在联合国中的话语权,联合国的合法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多向结盟”外交理念的兴起

与冷战时期不同,许多中等国家在外交上表现出从“不结盟”转向“多向结盟”的姿态。虽然“不结盟”和“多向结盟”均意味着中立,但是在“多向结盟”政策思路的主导下,当事国可以在涉及自身利益的议题上与他国结盟。

这既能够避免自身卷入大国博弈中,也能够利用大国之间的竞争来为自身争取更大的利益,可谓一举两得。

有观点认为,中等国家正在采取对冲措施,来降低中美竞争引发的不利外部冲击。其后果是,世界出现了越来越多中等国家主导的多边合作机制,例如:

2018年,44个非洲国家签署《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

自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欧日自由贸易协定》、《韩欧自由贸易协定》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相继出现。

鉴于对中国在南海活动的担忧,亚洲国家纷纷建立了各自的海上安全合作机制,例如,日本-印度、印度-越南、日本-越南、日本-菲律宾海上安全合作机制,以及东盟海上安全合作机制。

非正式联盟将成为地缘政治的新常态

非正式联盟往往可以将不可能合作的国家团结在一起,金砖国家组织就是一个范例。“金砖国家”原本是美国高盛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尔尼创造的一个词汇。随后,“金砖四国”逐渐地由概念上升为国际组织。

2024年1月,金砖国家组织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员,沙特、伊朗、埃塞俄比亚、埃及、阿根廷和阿联酋正式成为金砖国家组织新成员。

金砖国家组织的成功让世界意识到,政治体制和经济状况截然不同的国家之间也可以结成非正式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砖国家正在推进经贸“去美元化”,减轻对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依赖。

在金砖国家组织发展壮大进程中,美国一直在亚洲地区紧锣密鼓地打造“亚洲版北约”。美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伊利·拉特纳曾明确表示,美国正在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就签署军事互助协议展开谈判,以确保阻止中国武统台湾。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还强调在印太地区构建基于共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军事联盟体系。

2024年1月,《外交事务》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实力无法超越中国》的文章。该文指出,美国在亚洲地区构筑“联盟”的进展缓慢,其中包括:美军至今尚未完成分布式作战部署,美国在亚洲地区建立的军事联盟体系不足以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美国的亚洲盟友和伙伴在国防投入上存在严重不足等。

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让许多国家在经济上对中国产生了依赖。这意味着,美国的盟友和伙伴难以在对华立场上与美国保持一致。一旦中国武统台湾,美国的军事联盟体系将可能失效。

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虽然貌似处于同一阵营,但是其内部却并非“铁板一块”。中国和俄罗斯支持朝鲜,完全是出于战略利益考量,而并非出于信任。俄罗斯近年来之所以加大与朝鲜的接触和交流,是因为俄罗斯迫切需要朝鲜的弹药来应对乌克兰战场。

但在中国看来,俄罗斯此举意在与其争夺对朝鲜的影响力。中国与伊朗关系密切,最主要的原因是后者为中东最大的产油国之一。鉴于中东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中国十分重视平衡与中东产油国的关系。

西方主流观点认为,中俄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基于对抗美国的共同利益,而并非基于两国自身的发展需求。由于西方的严厉制裁,俄罗斯不得不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因此,有俄罗斯官员曾指出,这种合作关系可能会使俄罗斯处于不平等地位。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似乎接受了这一现实。

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在西方资本撤离并面临制裁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必须依靠中国资本来推进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目前双方仍在谈判。中国也一直在犹豫是否增加进口俄罗斯能源,因为这可能会使其对俄罗斯能源产生依赖。

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和西方制裁的加码,使人民币在中俄贸易结算中的地位水涨船高,也相当于进一步刺激了人民币的国际化。然而,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显著地位、中国与美国密切的贸易关系等因素使中美俄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

随着美国反华军事联盟体系的逐步成型、中国与俄罗斯关系的快速发展,某些相互敌视或坚持中立的国家,可能会结成非正式联盟,其后果将导致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构。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事件来证明这一点。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英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没有迹象表明美国会在英国遭到德国入侵后参战,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英国和苏联才结成了战时联盟。

如果中国和美国爆发战争,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向俄罗斯靠拢,甚至可能会与俄罗斯结成正式联盟。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中国必定会像俄罗斯那样面临西方的全面制裁,这意味着中国不得不在经济上与俄罗斯深度绑定,依赖对华贸易的中等国家也将成为“受害者”。

此外,在中美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中等国家也将被迫在两者之间“选边站”。因此,中等国家不愿看到中美关系持续恶化。

结语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亚当·图兹认为,世界总是处于某种过渡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暂时的,不会永远持续。例如,随着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战争可能会导致某些国家从中立走向“选边站”,同时也可能会促使某些非正式联盟升级为正式联盟,进而形成类似冷战时期的对立体系。

★本文编译:

曾辉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英文编译

IPP全球智库纵览|美智库:西方对华“去风险”面临重重挑战


IPP全球智库纵览|美国智库:是什么导致了中印关系紧张?

IPP全球智库纵览|美智库:中国芯片产能的崛起令西方担忧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