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圆满收官,范闲和大宗师叶流云交手,不仅恢复了真气,还成功收复了“三大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似美好的背后则暗藏杀机,京华江南卷不会就此结束。

无论是“地头蛇”明家,还是“老对手”二皇子和长公主,都不会轻易就让范闲过关,让我们共同期待《庆余年3》。

范闲下江南带了几个人,其中就有学生三皇子,还是和庆帝请过旨的,这让几位送行的皇子很意外。

按理来说,三皇子贵为皇子年纪尚小,明明可以在皇宫安心住着,为何要跟着“得罪人”的范闲下江南“历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都是他母亲宜贵嫔“求”来的。

01.

“悬空寺刺杀”之后,范闲一醒,宜贵嫔就拉着三皇子前来拜师,为的不是争皇位,而是保命。

身在皇家身不由己。

太子和二皇子的一桩桩、一件件,宜贵嫔看着都胆战心惊,更何况身后还有一个老谋深算的庆帝。

宜贵嫔可一点都不简单,能在庆帝轻易不近女色情况下,还能生出一个这么小的皇子;

当初也是她看出长公主和皇后的意图,劝表姐柳姨娘不要伤害范闲,宜贵嫔心计谋略绝对够用。

之前还觉得孩子年幼,但经过三皇子被算计“抱月楼”一事,宜贵嫔就知道再不行动,儿子的命都要保不住了。

宫中没有秘密,范闲的一举一动宜贵嫔自然是欣赏的,自己表姐家的孩子日后会是三皇子的助力。

范闲被纨绔子弟“约架”后进宫“告状”,宜贵嫔趁机怒打三皇子,表面上是给庆帝看,这样三皇子可以免于责罚,实际上是向范闲示好,争取日后投靠范闲。

宜贵嫔曾在范闲走后,对三皇子说:“你日后如何,可就全看这个大表哥了。”

这次“悬空寺刺杀”之后,更是认准范闲的才能,决定要抱紧范闲大腿,拜师学艺为三皇子谋得一线生机。

为此不惜熬夜守护,也不顾范闲是庆帝私生子身份,更是不惜和刺客“搏命”,宜贵嫔真是慧眼识珠。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对待三皇子,宜贵嫔看似“狠心”,实则真的是“为母则刚”,为了生存可以舍弃一切,甚至是让三皇子跟着危机重重的范闲下江南。

有其母必有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皇子李泽平更是一个心机boy,抱月楼就是装睡;城门口仗着大皇子在身边,故意指认范闲;悬空寺更是各种恐高装傻……

他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想求平安长大只能暂避锋芒,今后有钱有权的范闲就是自己的依靠。

三皇子的弱点在于年纪小,被宜贵嫔保护的太好基本没有经历过内斗,而这也是他的优势。

像白纸一般的三皇子,跟着范闲可以看到很多,学会很多。

相比较宜贵嫔的“拜师”,皇后却替处在优势地位的太子出个“昏招”。

02.

范闲的私生子身份曝光,当初主导“澹州刺杀”的两位再也坐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对叶轻眉的仇恨重新燃起,皇后气的直接去找太子商议此事,而长公主也在二皇子处“发疯”。

其实他俩都搞错了对象,无论太子还是二皇子,目标只是储君之位,对于范闲一个没有继承权的私生子,他们考虑的只是如何拉拢他对付彼此。

对于皇后,太子先给安抚,然后分析利弊,言明利害关系,最后用亲情盖章:

私生血脉不得入皇室,更何况范闲姓范;

我们有共同敌人就是同盟,您当初不是亲自动手一切好说;

我已经走投无路了,日后会替您干掉他;

当初也是您说的,成大事者,忍字当先;

我才是你唯一的亲人,为了我您牺牲点也值。

至此稳住皇后,只要她不冲动,太子之路在无人阻拦,接下来就是利用长公主和二皇子出手和范闲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皇后也清楚,儿子才是自己的一切,仇恨和之相比不值一提,果然自己的儿子最像庆帝,能成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皇后太贪了,她不仅想替太子拉拢范闲,更想除去太子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长公主。

为此,她买通几个长公主原来的手下,去刺杀范闲,却不想给别人做了嫁衣。

宜贵嫔替范闲挡刺客,给人留个“好印象”,再加上一句:“唯一能保护他的就只有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接拿下“最强助力”——范闲。

皇后的选择是庆帝,因为庆帝念及两人的情分,就可以实施自己的“计划”。

皇后先是“请罪”表明良好的态度,随后提出“废后”让庆帝心怀愧疚,借此稳固太子之位,当然庆帝是不可能同意的;

提出广信宫刺杀一事,自己有失察之嫌,引出自己是个将死之人,想和范闲道个歉,打算消除隔阂为太子拉拢范闲;

进而提出广信宫刺杀一事和长公主有关,希望自己失去皇后之位而长公主也能被治罪,并提出自己确实有私心,是想断了二皇子的臂助。

一整套下来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多余动作,怎么看都是一个老母亲的爱子之心,可惜却被庆帝一眼看穿。

庆帝直言不会“废后”让她好好活着,也不用见范闲。

皇后不死心,追问长公主的罪名,气的庆帝直接说出长公主和此次刺杀无关,可皇后依旧依依不饶,最后被庆帝差点“射s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已经耗尽了我们夫妻的缘分。”

04.

同样是为儿子考虑,得到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宜贵嫔的聪明之处就是,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她看透了庆帝的想法,太子不会有变,自己的儿子只要能够“活下去”就行,范闲是庆帝选中的“孤臣”就是最好的依靠。

而皇后想法却过于幼稚,既想结交范闲又想干掉长公主。

却不知道范闲早就知道他们是杀母仇人,恨他们入骨,绝不可能辅佐太子;

而长公主和庆帝“感情深厚”,这些年一直帮助庆帝做事,庆帝又怎会因她几句话就误判?

最可悲的是她最后还“zu咒”庆帝:

“臣妾听说,拥有一切的人,终究会一无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庆帝这样一个极度自负的人说这样的话,能保住命就不错了,怪不得太子看她来就想要逃,就是怕被连累啊。

还没看够,那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