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家庭教育的增效,倍赋力家庭教育响应国家教育发展号召,以国家战略高度和远见,面向全国开展线上家庭教育直播课堂活动。

本次直播课堂,特邀执业医师、心理治疗师潘兆芬教授,为大家分享家庭教育的智慧,协助家长了解自我和家庭,帮助青少年父母进一步了解孩子“拒绝沟通”的原因、了解孩子“内心想法”、以及父母应该如何“走进”孩子内心,如何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你烦不烦,别说了!”

“为什么孩子现在是越来不愿和我说话了?他以前可是很黏我的呀!”

小时候有多可爱粘人,现在就有多冷漠疏远。

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能够与孩子无话不说,没有隔阂。

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很多事不愿与父母沟通,甚至开始反抗父母的管教,试图远离父母的“爱”。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普遍现象。

潘教授指出,每一个不愿意诉说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不会倾听的父母。他们的潜意识,并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也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往往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的声音。孩子渴望被倾听,但一次次得不到回应后,他们便渐渐关上了与父母交流的那扇门。

潘教授说:“沟通是双向的,一方堵住了耳朵,另一方就干脆闭上了嘴。”

潘教授强调,想要改变这种局面,父母需要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感受,学会耐心倾听。同时,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念和方式,用爱去化解那道隔阂。只有这样,父母才能真正打开孩子的心门,让沟通重新变得顺畅无阻。

直播过程中潘教授与直播间的家长进行连麦,通过分析孩子“行为”帮助家长正确了解孩子心理需求,更好的完成家庭教育。

01

连麦个案分析一

【个案情况】:

14岁女孩儿,初三,今年年初,孩子阑尾炎、发烧一直反复,断断续续请假一个多月,之后又以身体不舒服骗老师向老师请假,老师知道后批评了孩子,孩子觉得自尊心受挫。生病之前孩子成绩一直很好,生病之后成绩开始下降。

孩子自身比较“自卑”,在校期间,有同学给孩子起外号,孩子表示不想去学校。

四月份至今孩子一直在家。

【潘教授点评】:

青春期的孩子觉得“自尊”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本身性格内向并伴有自卑心理,成绩优秀正是孩子自信心的来源,但孩子因为生病学习成绩下降,孩子自我价值感受到了打击,孩子面对不了成绩下降的现实,“被起外号”、“被批评”恰好成为了孩子不去上学的理由。

孩子父母不能站在主观角度评价或者对孩子提供“帮助”,殊不知这些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父母首先要对孩子进行心理评估,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确认孩子情绪状态,其次父母需要关注孩子情绪,走进孩子内心,找到孩子“最根本”的原因,帮助孩子提升自信,提升抗挫能力。

02

连麦个案分析二

【个案情况】:

男孩儿,高二,孩子开始出现情绪崩溃、手抖、胸闷等症状,各类医学检查均无问题,孩子学习成绩中等,人际关系一般,孩子想要休学,母亲不太想让孩子休学,还是想让孩子去上学。

【潘教授点评】:

情绪偶尔波动,没关系,但是身体出现了一些变化,就有可能是“情绪躯体化”。情绪躯体化是指由于情绪和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症状或生理反应。这意味着情绪体验在身体上产生了实际的感觉或症状,而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胸闷、手抖、焦虑都是躯体化反应的表现,这是因为孩子情绪的表达得不到父母的关注,父母首先要解决孩子情绪问题,关注孩子情绪变化、行为变化,不要强迫孩子,需要专业机构、专业老师的介入,如果家长陪伴不了当下的孩子,就找专业的人来稳定的陪伴。

在直播过程中潘教授以本次案例为例表示,当孩子已经出现“情绪躯体化”时,父母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父母先要用同理心和技巧来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他的心情就会慢慢地沉淀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可以被接纳,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

其次是协助孩子表达情绪。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要用言语来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

协助孩子理清情绪背后的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对症下药。

接着要引导孩子调整情绪。等孩子的情绪缓和下来,我们要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引起他困惑的事情。

本场直播中,几乎每一个案例,潘教授都强调了一点,当孩子开始出现各类负面心理情绪和状态时,父母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寻找专业的机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评估孩子状态,关键时候,专业机构、专业老师的介入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直播潘教授不仅针对“亲子沟通”问题为家长们解答了心中疑问,更针对连麦案例为孩子父母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意见。

对父母而言,青春期就像是孩子一道躲不过的“劫”。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一段革新、涅槃之旅,他们会在疼痛与蜕变中大步跃进。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和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陪伴孩子平稳地度过这段“冒险”的旅程,迈向更光明的未来。

未来,倍赋力家庭教育将继续竭尽全力为广大家长朋友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家庭教育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