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为了钱连脸都不要了?”“博物馆就应该免费!”[浮云]

面对一些网友的“正义呼喊”,咱们的樊建川馆长表示:无所谓。

18日樊建川如往常一般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动态,但这次评论区却是火药味十足,一些人要求博物馆免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樊建川直言:我只有将其逐一关门闭馆了。

为何他宁愿闭馆都不免费呢?这座博物馆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01

在四川有一座建川博物馆,与很多博物馆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是一家民营的,由樊建川一手创建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里面的藏品高达一千多万件,还有很多是国家珍贵文物,这些都能看出樊建川对于这座博物馆的用心。

更何况这座博物馆的面积将近10万平方米,占地更是500亩,光是逛完就得需要整整3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里有23个小馆,里面的所有藏品都是樊建川一个个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其价值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况且这座博物馆除了藏品以外,更多被值得关注的应当是它所传达出来的精神。

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上,一排排的玻璃上面整整有4000多名老兵们的手印。

有的手印已经有些残缺,那都是战争的痕迹,樊建川为了这些手印跑遍了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壮士群雕像广场上,200多名烈士站在3000平米的中国地图上,他们脚下是他们曾经战斗过或牺牲的地方。

左权将军牺牲时他的女儿只有两岁,当好她来到广场看到父亲的雕像时,抱着嚎啕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博物馆中樊建川把川军的历史也记录了下来。

要知道当时的川军几乎是最穷的,大家既没有什么文化,身体也不算得上强健,就连装备也跟不上,但他们依旧是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樊建川去往了各地搜集有关川军的东西,才能有现如今的蜀地红色记忆。

走在博物馆里,你会忘记时间和和空间,仿佛真的置身于当时的场景,和那些战士们有了对话,和他们亲密接触。

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竟然会被人嫌弃贵,要求免费,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大的一个空间,需要的人工也同样是巨大的,樊建川说的也很清楚,整个博物馆的开支中,人工的费用占到了60%,剩下的还需要用于各类的维修,水电等。

况且建川博物馆的票价并不算高,成人票是60,学生票40,一米二以下的儿童还免费。

这样的票价也只能维持馆内的基本运营,但也多年没有涨价。

所以当有人要求“免费”二字时,樊建川直接应刚表示了拒绝:要我给游客免费,但是又没给我适当的资金扶持,那么我宁愿选择关门大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意思也就是说他可以不盈利,但是最起码不能干赔钱的买卖吧。

而网友对于樊建川的做法也是纷纷表示了支持!

当你去过建川博物馆,再当你得知这是一个私人出资建成的,你一定会像我一样,对樊先生自心底发出由衷的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网友力挺,质问究竟是何人居然敢要求博物馆免费。

是哪个不长眼的要求免费的?
同问!!谁这么有脸,好意思提这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纷纷发出自己的感慨,甚至出现了在评论区争论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网友说:在去年下半年的一天(准确说是12月23日),我去成都一个古玩市场正碰见樊建川在那里买几件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物,准备充实他的博物馆,他也在那里和对方讨价还价。所以,他为了经管他的博物馆也是不遗余力,别认为他的钱好像大风刮来的一样,他做到这种程度相当不错了,还要求他再免费,那真是做人连底线都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这座博物馆不是大风刮来的,更不是一夜建成的,当初他为了赶在抗战胜利60周年前竣工,更是整日整夜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

九个月的赶工才有了这座博物馆的建城,他和普通的收藏家不同,他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家来干这件事情。

前两年他说希望自己可以建100座博物馆,还说等自己去世了,这些都会无偿捐献给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希望自己的皮能够做成一面军鼓,谁想敲就得给博物馆捐1000块,目的就是为了能在死后还为博物馆做贡献。

要知道之前的樊建川甚至是四川宜宾的副市长,可是他就是为了这件伟大但没多少人认可的事选择了辞职。

02

樊建川出生在军人世家,他的父亲从小就给他讲战争历史,这在小小的樊建川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还喜欢去翻父亲的一些报纸和书信,尤其是奖章,仿佛能透过时间和空间看到父亲参加八路军时候的英姿,这给樊建川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后来他长大去当过知青,之后又入伍参军,恢复高考后更是勇敢去报名,最终进入到了西安政治学院。

从学校毕业后,樊建川成为了一名老师,教书育人,但是这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却没能让樊建川安定下来,他发现他还是喜欢“捡破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樊建川考上了公务员进入到了某研究室工作,当过知青还参过军,又考过大学,还当过老师,这丰富的经历吸引了伯乐。

之后几年的时间里他就靠着自己的聪明能干,一步步成长为了宜宾市的常务副市长。

在之后上级找他谈话说要提拔他为市长,正常人听到任命一定高兴坏了,可是樊建川却有些犯难,因为他的心中还有热爱。

于是他选择了辞职,但是收藏这件事是个需要花大钱的,所以他选择成为了一名商人,有经济基础才能实现他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拿着攒下来的继续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当时他预判了之后的商品房热潮,还坚持建好房子,从不偷工减料。

当汶川地震时很多房子倒塌,可樊建川的房子却一点也没坍塌,这让他更是出了名,成了“房坚强,樊建川也在之后扩大了自己的商业版图,更是在2010年登上了“胡润百富榜”。

樊建川之前的坚持算是没有白费,翻身把歌唱,让一家人都发过上了好日子,但是没多久他就又开始“折腾”了。

既然钱有了,那么他就能更好的去收藏文物了,因此他经常混入各大古玩市场,就是为了寻找有关战争的遗留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自己积攒的文物越来越多,樊建川又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建造一个自己的博物馆。

说干就干,他立马开始找人打听哪里有地,但是足足500亩,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个骗子,有什么其他目的,只有大邑县相信了他。

家里的亲人和朋友都说他是个傻子,好好的家产不守着,偏偏要砸向无底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一心扑在这些战争文物上面的樊建川哪里管得了他们的意见,把自己的各种商铺,办公楼桐桐变卖,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博物馆的建造。

等所有的手续全部办妥已经是2004年的年底了,而樊建川又希望能在05年的8月15日开馆,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当过军人的樊建川根本不畏惧,说到就要做到,根本不会服输,于是在9个月里,巨大的倒计时牌子督促着每一位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凡事亲力亲为,仔细盯着每一个细节,有时候甚至连展馆的顶还没封上就已经开始布置展柜...吃住在工地已经是他的家常便饭了。

这一批次的5个展馆尘埃落定后,樊建川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继续快马加鞭的建造了“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川军抗战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里的每件藏品都是樊建川带回来的,抗战的画面仿佛冲击而来,那段历史也有了颜色。

每年馆内接待100多万的游客,大家都是流着泪走出去的。

2005年7月,有一本《荻岛静夫日记》要被拍卖,这个荻岛静夫是一名火化兵,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详细的记录了1937年到1940年间的日军侵略事实,这时十分珍贵的一件宝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樊建川得知消息后就立马飞去了日本,用高价拿到了这本日记。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为了这些宝贝,他跋山涉水,投入了几十亿的资金。

曾经有人估算过樊建川的博物馆,大概价值80个亿,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在樊建川的眼里,他根本不在乎在写所谓的价值,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问他为何要在死后把博物馆都捐给国家,樊建川说,他是想要警告世人,不要忘记历史,要永远铭记。

人人都敢想,但却并不是人人都敢去做,而樊建川就是敢想敢做,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他,但他又怎么能说不是一个英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去亮剑,就失去了勇敢去做的勇气,但是人生只活这一辈子,为何不敢去试一下呢?

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建川博物馆参观一下,这张门票钱是我该出的。

参考来源:

看看新闻 - 建川博物馆拟被要求免费 文化普惠应由谁来买单
知东营 - 樊建川:拒当市长,耗尽80亿建博物馆,他说靖国神社是我最大的对手
中国新闻网 - 樊建川:建100座博物馆打造成为全民族共有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