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大叔的旧字典

编辑 | 大叔的旧字典

<<——【·前言·】——>>

1976年,毛主席与世长辞,5年后,国家派人找到了李敏,询问她的需求,他们表示只要有需求,他们一定尽力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竟为何,李敏只选择了主席留下的东西,而不是另提要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受宠的孩子·】——>>

大家可能不知道,毛主席一共有十个个孩子,四个女儿,六个儿子,前三个儿子是主席的第一任妻子杨开慧所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的三个儿子是主席与第二任妻子贺子珍共同孕育的,除此之外,主席和她还生下了三个女儿,李敏便是其中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任妻子便是大家都熟知的江青,主席与她生下了一个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虽然孩子多,但鲜为人知的是,主席有四个后代不是不幸身亡,便是下落不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女孩,在红军时期出生,当时主席忙于工作,不能全心照顾,便将她送到老乡家里寄养,但后来一直没有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主席的第二个孩子是一个男孩,在8岁时不幸丢失,第三个孩子也是个儿子,但他出生后,因身子底子薄弱,不幸夭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个孩子是女孩,但在长征时,主席无法带上她,便将女儿送给了贵州山区的一个老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了四个孩子之后,主席也尤为珍惜剩下的孩子,尤其是李敏出生时,主席格外珍惜,甚至还特地为女儿取了一个小名为“娇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作为主席宠爱的女儿,但李敏并没有什么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因为主席总是忙于工作,并没有时间陪伴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贺子珍需要执行革命任务,她前往苏联,将女儿留给了毛主席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主席那时也十分忙碌,照顾不好四个月大的女婴,主席只好将李敏托管到下属那里,还好有邓颖超、叶子龙等人帮忙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还没有照顾多久,父女俩便迎来了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0年,革命发生了变化,这下主席也彻底无暇顾及女儿,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主席便将李敏送到了苏联,由贺子珍照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李敏记事起,只有妈妈的身影,她对于父亲的印象十分模糊,就连母亲也很少提起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李敏也非常疑惑,因为学院里的同学,他们都有父母,她觉得自己应该也有,但她不敢问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的她明白,只要等自己有能力了,说不定就能靠自己找到父亲,自此,李敏拼命的学习,在班级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母亲根本不用担心她的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成绩逐渐提升,李敏寻找父亲的心也逐渐浓烈,不过很快,李敏便如愿和父亲见了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母女俩从苏联返回中国,主席和女儿才得以见面,这一次,父女俩也有了一些相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教会了李敏许多事情,严格教导她要低调做人,并且还教会了女儿自力更生,而李敏也十分聪明,几乎一教就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主席的爱李敏一直都感受得到,父亲的公私分明,也为她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到父亲的表扬之后,李敏更加严苛的要求自己,完美的继承了父亲的低调和节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结婚后,一直与丈夫踏踏实实的赚钱,有时还会向母亲贺子珍寄一些,虽然生活有些拮据,但李敏依旧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将节俭带到了自家的家庭中,李敏在家里,衣服从不乱扔,儿子长大之后,穿着父亲的衣服,而女儿则穿哥哥的旧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做法确实是有一些太过节俭,但这都是有原因的,李敏坚持将钱都花在刀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汶川大地震,李敏找上了邵华,与她商议捐款的事宜,就这样,平时十分节俭的李敏,一出手便捐了3.3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对于李敏的举动,依然有不少人怀疑,他们认为身为主席的后人,为何只捐三万,要知道,主席当年的稿费都有五百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人称,主席在1960年,三个月的伙食费都达到了四千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确实是事实,但并不代表主席奢靡,要知道,主席当时身边还有医生、护士,这些工作人员的伙食费也是算在主席身上的,并不是仅仅只是主席的伙食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关于主席的遗产问题,一直是大家尤为关注的事情,一些人说,主席的遗产根本没有多少,另一部分人说,主席的稿费、存款加利息,估计都要上千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主席究竟有多少遗产?这些遗产都分给了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8000元·】——>>

其实,主席早在1967年便查过了自己的财产,当时的金额高达600万元,而2001年,大家再次统计遗产时,却发现存款高达1个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看的话,主席其实是不差钱的,而且虽然财产多,但主席并没有给子女留下太多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1967年,主席查询完余额之后,便大手一挥,直接将这些钱都拿给了党中央,当作“党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主席银行存款,也是他的稿费,不过主席并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存款,而是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证明了主席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刚开户时,主席就没想过这笔钱用于自己花,而在主席逝世后,这笔钱也如主席的愿,全部划给了党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在主席的教诲下,他的子女都从未想过从父亲那里继承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去世的时候,李敏十分的后悔,父亲最为疼爱自己,但在父亲晚年间,自己却没有在父亲的身边,好好的孝顺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李讷与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悲伤,根本没有人提起主席的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81年,中共中央突然差人找上了李敏,她才得知父亲还给自己留了三样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主席留给李敏的遗产,也非常简约,一台冰箱、一台彩电和8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冰箱和彩电都是主席生前曾经使用过的,而这钱,则是主席在世时,一点一点的省出来,只为给子女改善生活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这钱还没与寄出,主席便倒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父亲留下的东西,李敏格外的珍惜,她明白这些东西承载着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因此,这钱被她好好的珍藏,而那些家电她用了许久都不舍得更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8000元,最后含在了捐款中,被李敏捐到了汶川,她相信,如果父亲能看见的话,那么他肯定也希望自己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将节省下来的积蓄,全数捐给汶川的举动,像极了主席的风范,可以说主席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完美的被李敏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的俭朴·】——>>

主席子女的节俭,都要归功于主席的功劳,其实回看主席生前的生活,许多细节都能体现出主席的节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穿着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科技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变好,当大家的衣服破了旧了或者是不喜欢了,都会选择直接丢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主席也是见证过中国崛起的时候,虽然居住条件变好,但他的品性依旧保持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的衣服破了也不会扔,他会自己缝补然后继续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曾经穿的睡衣,这件睡衣陪伴了主席几十年,在后来整理主席的遗物时,大家发现,这件睡衣上,前前后后、大大小小一共有70多个补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开国大典时,主席虽然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但他内里的衣服其实都是破了洞,带补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止从穿衣上可以看出主席的节俭,住处需求上,也可以看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我党看着主席工作辛劳,他们帮不上什么忙,便私下给主席修建一栋小楼,以改善主席的住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楼都已经盖好了,总不能因为主席一句话便拆掉,对此,主席表示,要想我住也可以,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主席不愿搞特殊,这房子要先让警卫员住,第二点就是,这房子的所有费用,必须由自己来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吃饭方面主席也非常节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不喜浪费,很少会吃那些海鲜,只会吃常见的鱼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主席虽然很喜欢吃红烧肉,但是主席也不会经常吃,最初是因为没有条件,而有条件后则是不想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主席这般以身作则,带头节俭,主席身边的人也都开始效仿,当时的战士与我党都效忠主席的“节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将节俭下来的钱,都拿来帮助老百姓,看见百姓的笑容,大家由衷的觉得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主席虽然没有为后代留下富裕的金钱,但主席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无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李敏后来在《我的父亲毛泽东》里,曾这样说道:“爸爸留下的遗产就是他的思想,这比起任何一点家私都要来的珍贵和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