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广深的救市新政让地产中介、楼盘销售集体亢奋,朋友圈各种刷屏。
只要放下包袱,一线城市也能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松弛感。
一夜之间,无论是首套,还是二套房贷利率,都刷刷进入3%时代。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存款利率也还会继续降。
接下来,优质的不动产会不会逐渐变香?
还得看大家最终是否愿意,从银行把这笔30年低息房贷的羊毛,薅进手里。
而这又取决于接下来楼市成交量会否上涨,进而影响房价企稳回升。
不过,热闹过后,我也看到了政策背后,两个未必“大力出奇迹”的bug。
01
广州5·28新政条条重磅,大家的注意力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安排得明明白白,有数字的那几条。比如降首付、降利率、减房票社保年限等等。
而“纯文字”的那几条,暂时还未反应过来。但这几条同样足够强大,如下图的2、6、8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单解除限售这一条,就很炸裂了。
广州的限售政策是从2017年3月30日开始执行的,个人转让住宅禁售两年,公司转让禁售3年。
在此之后交易的一手房和二手房房产证上,都印有这一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还有人算过,从买房到收楼、取得房产证,再渡过两年的禁售期,至少需要5年时间。
但是,5月29日以后,这条就不存在了。只要取得房产证,就能上市交易了。区别在于,两年内交易还有一个5.5%增值税重税。
于是乎,一夜之间,二手房放盘量,就噌噌噌上去了。
2017年的限售新政是不追溯的,在当年3月30日之前网签的房子就不限售,除非再次转让。
但这次5·28新政是追溯的,不仅新交易的房子不再限售,之前在限售期内的房子,也都一并豁免了。
昨天,大摩就对广州的新政发话了,其观点是:
广州放宽住房转售限制可能在短期内增加二手房供应,对房价形成下行压力,并可能影响一手房销售,二手房价格更具竞争力。
你们赞同这一观点吗?
现在不断接力加码的救市新政,都是指向一个目标——去库存、促成交。
无论是只要在区内无房,按揭贷款就能被视为首套房,还是可提取公积金做首付,亦或是解除限售这一条,都是为解除入市者的后顾之忧嘛。
但现在看,任何政策也都是双刃剑。
这边鼓励资金进场,那边一众房子试图解套。最终是会促销,还是滞销呢?
02
如果说这一次是“等等党”们集体不买房,又耗赢了市场,收获低房贷利率利好。
那么上一批2020-2023年高位买房的“老韭菜”们,则又一次哭晕在厕所。
新政后,在“某红薯”上能刷到大把这种,声泪俱下的呼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的帖子,很多,很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9月底,在提前还贷潮和转经营贷热的双重夹击下,打工人终于等来了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那一波,首套房或者可以被认定为首套房的人,都受惠了,不少人最终获改“LPR+0基点”。

但对比现在首套房贷利率-45bp、-55bp,利差又拉开了。

并且,还有部分不是首套房的购房者,还在挨贵利息,他们是最惨的。

最新不设下限的房贷利率,也使他们再次破防。

在网上发声的人,也是希望能关注一下他们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跟闺蜜开玩笑说,2020年前后不仅房价高、利率高,按揭购房的难度更是地狱级别的。

那时各种魔幻:“严查首付来源”“首付款转账限直系亲属”“被要求证明我妈是我妈”,大家还记得吗?

普通人东拼西凑交首付款,比比皆是。

当时很多早几年入市的人都感叹,如果晚买几年,自己肯定也买不起房。

她轻轻地回了我一句:现在会庆幸还好那时买不起房吧……

总是说信心比黄金重要。

我们现在为了去库存、救地产,没有再瞻前顾后,可以说也是一种进步。

但决策者需要拥有的大局观,也一点都不能少。

不然,被政策“误伤”的那一部分人,最终就成为了信心不足的组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