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了!中国消费者起诉苹果公司,索赔10万!结局出人意料!

近些年,随着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崛起,曾经被公知不断“神话”的苹果手机,也开始渐渐走下神坛。往前倒十年,那时候如果能用苹果手机,确实会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可现如今,苹果手机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魔力。

也正是因为对苹果产品完成了“去媚化”,所以在最近几年,国人对苹果产品的客观评价,也越来越多了,大众也不会再盲目的包庇苹果产品的问题。就比如,苹果税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苹果用户都知道,苹果应用商店是独家垄断的,所有第三方应用如果需要充值、开通会员,都需要走苹果专门的渠道,而走这条渠道,苹果会收取30%的佣金,业内也将其称为“苹果税”。

有一说一,苹果这个条款多少有些流氓。这是仗着自己的体量以及ios系统的封闭特点,收取“过路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已经属于通过自身垄断地位来违规获利了。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初的时候,国内的苹果用户金某开始对苹果这个“流氓条款”感到不满,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诉讼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用户金某认为,在苹果应用商店购买APP服务时,只能选择苹果支付这一种方式,这涉嫌垄断,因此,金某向上海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苹果公司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同时向苹果索赔10万块!而这起官司,在2021年2月2日正式立案,并在时隔三年后的2024年5月29日正式宣判结果。从结果来看,金某最终败诉了,上海法院认定苹果不存在垄断行为。

说实话,这个结果挺出人意料的。一方面是因为,在欧洲也有消费者曾起诉“苹果税”问题,结果胜诉了,然而国内消费者起诉却败诉了,这多少会让人觉得,国内的法律对苹果太过偏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则是,苹果的行为,确实存在滥用支配地位。大家也可以参考国内其他企业的例子,比如阿里,就曾因为二选一问题被罚180多亿,但如果对比苹果公司,阿里的情况其实远没有那么恶劣,至少阿里还给出了选择。但是苹果公司呢?却连留给用户选择的空间都没有,直接强硬收取30%的“苹果税”,这种行为难道不违法吗?

我始终认为,法律真正的威严就在于,一视同仁。如果搞两套标准,那法律的威严,将荡然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我也不是质疑上海法院的审判结果,而是我想说,如果参考国内阿里的例子,那苹果的行为,确实违法了,而且情节还是特别严重,但为何,却啥事也没有呢?是审判的人对“苹果”有滤镜,还是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又或是,有些人,还没有完全“去媚化”,依旧认为国外企业做的事就一定是对的呢?我个人是认为,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深挖!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