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缘相遇,可否点个关注?

以期来日重逢,共游历史长河。

抗美援朝结束后,曾举行荣誉颁奖典礼。

五十名英雄获殊荣,唯独一人没有到场。

他为什么不来?

邓小平曾说:“哪怕是大海捞针,也得把他找出来!”相关部门悬赏三十年,仍找不到他踪迹。

朝鲜将他的事迹编入课本,金日成也多次询问,可快点找到他。

但他仿佛人间蒸发,直到32年后意外现身,瞬间引爆中朝两国。

这位传奇人物是谁他做了什么大事,为何消失三十年才出现?

如果您也想知道,赶紧点个关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当年,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不仅展现中国人的铮铮铁骨,更孕育一批英勇无畏的战斗英雄。

其中一人便是柴云振

他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记特等功一次。

在三百万名志愿军战士中,能获此殊荣的仅有五十人,足以彰显其荣耀之重。

颁奖典礼上,当领导准备为柴云振颁发勋章时,却发现他并未出席,甚至勋章也无人领。

后来部队多次派人寻找,却始终未能找到他,无奈之下,只好把勋章暂时存放在部队中。

柴云振为何突然消失?

难道旧伤复发英勇牺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消息不仅在国内引起热议,更很快地传遍了朝鲜大地。

在朝鲜,柴云振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英勇事迹还编入朝鲜课本,成为激励后人的典范。

多年来音讯全无,朝鲜民众猜测他已英勇就义,甚至有人特地绘制他的画像,供奉在朝鲜革命军事博物馆。

这一晃眼,抗美援朝的硝烟已远去30年。

1980年,北京热闹非凡,邓小平和金日成两位会面,共同参加抗美援朝纪念活动。

聊起当年岁月,金日成心怀感激,再次向我国人民表示深深谢意,并提到他心中永远铭记的战斗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英勇牺牲的邱少云、黄继光赖永泽,更有一位下落不明的柴云振

邓小平记得柴云振的事迹,当即表示,无论柴云振身在何方,哪怕是大海捞针,也把他找出来

纪念活动结束后,原总政治部决定编写英雄传记,而柴云振所在部队的军长秦基伟,对此格外重视。

他深知,既然要为柴云振立传,就必须先找到这位英雄。

三十多年时光,找寻柴云振,像是一场漫长的接力,哪怕历经部队整编,寻人的始终未停止

如今,中韩两国领导人的关注,再加上英雄传的需求,使得找寻柴云振的重任,再次落到15军宣传处处长李天恩等肩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要在中国大地寻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李天恩等人竭尽全力,依旧一无所获。

就在众人失望,希望曙光突然降临。

他们收到老兵的线索,猜测出柴云振可能在的地方。

中国西南。

此外当年战争留下伤痕,柴云振的右手食指断了一截,这成为寻找英雄的重要标识。

这至关重要的线索,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他们几近干涸的希望。

他们立即在中央各报纸,以及西南云贵川等地,刊登寻找英雄柴云振的启事。

尽管启事遍布报纸,却未能找到英雄,希望被无情扑灭,众人的心逐渐冷却。

直到四年后,那张寻人启事被一人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在四川省广安市的一处加油站,一位中年男子驾着拖拉机驶来加油。

等待之际,他随手拿起报纸,无意看到一则寻人启事。

原本他以为,这是通缉犯人的告示,然而定睛一看,原来是国家在寻找柴云振。

中年男子越看越奇怪,那画像和名字,似乎都与他的父亲一样。

尤其是这人曾是班长,且因战争失去一根手指,与父亲的军旅生涯相似!

难道是父亲改名换姓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年男子满心疑惑,匆匆驾着拖拉机回到山村,将报纸递给父亲,询问那人是不是他。

他父亲瞥了眼报纸,觉得此事甚是荒谬。

报纸上要找的人叫柴云振,而他现在的名字是柴云正。

虽然他曾是一名军人,但他并未觉得有何等荣耀,又怎会劳烦国家来寻找呢?

在儿子劝说下,柴云振只好去部队问问。

他担心会闹出笑话,但转念一想,就算真的认错了人,也可以借此机会,找到当年的老战友,那也挺不错。

他下定决心,来到报纸上刊登的地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系人见到他犯了难,无法立即确认他的身份,只好向上级汇报。

上级领导高度重视,为了确认柴云振身份,特意找来他的老战友。

哪怕过去三十年,战友见面立刻认出彼此,瞬间热泪盈眶。

柴云振,找到了!

后来,柴云振讲起当年的事。

原来他在受伤后,曾在医院养伤近一年,一直渴望回到部队,但想到右手残疾无法握枪,觉得已经无法再战斗,也不想成为战友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1952年4月,他悄悄地办理复员手续,带着相关证明和政府的补贴,独自回到故乡岳池县大佛乡

他回到故乡后,重新过上务农的生活,内心时常被往日战事困扰。

可惜故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他无法得知外界的消息。

那些年从军多是热血,士兵来自五湖四海,恰好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

他不知道自己离开后,国家竟然如此重视,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他。

尤其是老军长秦基伟,多年来派人遍寻十几个省份,这让柴云振满怀感激和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柴云振被找到的消息,瞬间激起全民热烈讨论。

这时候,人们又想起柴云振的传奇战役。

朴达峰阻击战

在抗美援朝时,柴云振英担任着志愿军班长一职,在经历几场战斗后,他接到参加朴达峰阻击战的命令。

这场战役第五次大战役,比之前的战斗更为艰巨

美军换了新的作战司令,采取更为狡猾的进攻方式,竟然趁我军粮草不济、撤退之际,狠狠地狙击我军。

在危急关头,彭德怀元帅果断调整战略布局,将一项重任交给十五军长秦基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朴达峰组织防御,坚决阻击敌人的进攻,掩护我军主力安全撤退。

秦基伟军长将这项重任交给了柴云振。

柴云振当时身兼机枪手之职,作战勇猛,智勇双全,是执行这项任务的绝佳人选。

柴云振毫不犹豫接受任务,他深知硬碰硬不是办法,便仔细观察敌人动向,在敌人换火力的间隙,果断发起猛攻,一举夺回阵地。

敌人火力很凶猛,还派飞机狂轰滥炸,把柴云振和战友逼得只能暂时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一等到敌人露出疲态,柴云振和战友卷土重来,悄然出现在阵地,把失地给夺回来。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以人命换取阵地占领权。

这场战斗打了整整六天,柴云振身边队友全数阵亡,只剩他孤军奋战。

他毫不退缩,捡了一大堆弹药,利用有利地形,一人单挑美军千军万马

斩将杀敌,一百有余!

终于,他撑到了援兵的到来!

援兵赶到时,只见战场上尸横遍野。

柴云振终于撑不住,随即昏死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导得知后大为震惊,下令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柴云振救活。

他辗转多家医院,历经艰辛治疗终于好转,已是整整一年后,意外和部队失去联系。

想到受伤后战斗力大减,他不想拖累战友,毅然选择复员回到老家,从此销声匿迹。

直到多年后,他重现民众视野,千里来到了北京,见到当年的老领导秦基伟。

庆功大会上,他领回了迟到三十多年的勋章,后来还参加35周年纪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无数人赞美他,称他是一名大英雄。

柴云振却总是轻轻摇头,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尚未归来。

有许多人很好奇,为何他不追求荣誉?

柴云振只是淡然笑道,这么多战友都献出生命,存活下来的人又何必争世俗功名呢。

但是啊,为国为民者,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听完这位战斗英雄的事迹,您是否有所触动?

如果您有任何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