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网 用文学点亮梦想

图书出版 高校讲座 采风创作 报刊发稿

出版优秀文学作品 培育知名青年作家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请添加微信:511015075

申请图书正规出版,请添加微信:2416378191

(中国大陆正规书号,安排上架京东当当和实体书店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版

爱情向左向右

——评薛永钧老师小说《我们在香樟树林里相遇》

文 /周天启

小说的文化内涵,在于能使读者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一个具备鲜明时代特色、代入感极强的故事情节,会让读者在捧起文本的那一刹那,便深陷其中,欲罢不能。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总会让读者沉浸其中,甚至不经意间坠入作家所构筑的情感漩涡,情不自禁,难以自拔。读小说,实则是读者与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体验相互交融的过程。当然,小说的意义绝非当今媒体上那些人人可自娱、互娱的文化快餐可比,它必有其适合部分受众的鲜明特质。薛永钧老师最新出版的《我们在香樟树林里相遇》,便是一部描绘大学校园里情感纠葛的爱情故事,它唤醒了曾几何时那些怀揣梦想的文艺青年匆匆流逝的青春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虽未作更详尽的交代,但从故事场景可看出,应是讲述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大学校园里的青春往事。小说以张得强、曾皮、方君、晓光、赵海萍等青年校内外的生活、爱情故事为脉络,叙说了他们刚入校时的生活状态,以及爱情、友情、矛盾纠葛等亦真亦幻的人生轨迹。他们刚入校时,写诗、作画、谈恋爱、喝酒,诗意的校园生活如此美好!然而,就在这几个文艺青年即将毕业准备融入社会,或者说涉世未深之际,理想世界的美好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吃穿用度所带来的反差竟是如此强烈。彷徨、痛苦、选择无情地交织在一起,这对于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残酷的考验。小说将从计划经济刚转型为市场经济时各种思潮涌现的复杂社会带给文艺青年的真切感受与心路历程,细腻而丰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回想那个年代,衡量一个年轻人是否有才的标准,便是工作学习之余能否吟诗颂词,能否撰写两篇散文,以及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轻松自由地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园地。

文艺青年深藏内心的曾经过往,化作了薛永钧老师文本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当年文艺青年的书卷气、个性与美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与缩影。回望今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几乎一部手机便完全搞定了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
小说通过对校园图书馆里读书、作画、投稿、写情诗追求女孩子,课余时间倒卖假烟假酒、勤工俭学,公交车上抓骚扰女学生的流氓、赌博等一系列事件与场景的描绘,展开了那个年代的校园生活画卷。

小说中每个人物的登场,随之而来的便是浓郁的年代感。他们在处理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问题时,向左向右,意念飘忽。校园内单纯安静的学习生活与校园外喧嚣复杂的社会躁动,同学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或许是导致张得强等青年疑虑重重、困苦难当的原因之一。张得强在试图捕捉生活的真实意义时,让他看到的是晓光依靠舅舅的权势而神秘且市侩;当他面对初恋方君的变化一次次妥协时,带给他的却是一次次失望;在他期望得到方君母亲的认可时,遭受的却是冷遇与不屑。所有这些屡次三番的打击与失望,使张得强深刻洞察到校园内外世道人心的复杂。

在此,笔者就作家对晓光这个人物的描写略作管窥蠡测,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小说中处于曾皮、张得强、方君之间情感纠葛的人物晓光,可谓身份复杂、命运多舛且情感丰沛。他初中时由于年少轻狂,打架斗殴,致使他遭受学校、老师、社会的无情歧视。且不说学校对待问题少年拒之门外是否有悖“教育”二字的基本良知内涵,就在晓光的母亲领着他求学无门的孤苦、无助之时,一个能够改变晓光命运的善良女孩戏剧性地走进了晓光的生活。在她的悲悯与担保之下,学校总算接受了这个问题少年。也正因女孩的帮助,他们学业有成,双双考入大学,最后感情发展到亦情亦友的模糊状态,便无疾而终了。晓光在大学校园曾扮演过英雄救美的骑士,这也成为了他后来介入张得强和方君情感漩涡的原因之一。晓光有一个在大学校园里能决定学生命运、颇具能力的处长舅舅,他又能适时地凭借舅舅的势力勤工俭学,小试锋芒,涉足商海倒卖假烟假酒赚了些钱。就是这样一个听起来可信度极高的浪子回头、金榜题名,中学、大学又都不乏姑娘青睐,还有点歪心思赚钱的美好励志故事,却在舅舅突发心脏病离世后,晓光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一波三折的逆转。后来晓光的光景每况愈下,又被人哄骗开始沉溺赌博,结果欠下赌债,身陷囹圄。造化弄人,晓光的命运如同跷跷板,在校园与社会之间奔忙的他,沾染上风尘恶习,被开除学籍,再次被校园抛弃,给读者留下了一个人生嬗变的遗憾结局。

记忆中的那些年,光阴远比现在缓慢得多。漫长的时光让我们有时间排队去看夜场电影;让我们有闲暇坐在图书馆里,借几本书阅读;学习工作之余,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或吹拉弹唱,或吟几句汪国真的诗、读几篇三毛、贾平凹、罗兰的散文,打发美好的青春年华。那些年,这些兴趣爱好虽不足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但却能让你淡定从容地度过那段多愁善感的青春岁月。而如今的年轻人,刚走入社会甚至还未走入社会的学生,就已在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了。每天都在焦虑、惶恐的情绪中煎熬。

有趣的是,当今天的年轻人一边喊着“时间都去哪啦”而无所适从时,一边又沉溺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网红、短视频、游戏等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

如今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看一个年轻人是否成功,也仅剩下金钱与地位这两把衡量的尺子,成为驱动年轻人一路狂奔的动力。当年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大多已沉寂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之中,《我们在香樟树林里相遇》小说文本中曾皮、张得强、刘海萍等文艺青年那些平淡的生活、无关痛痒的内涵与气质,已寥寥无几。倘若再能看到其茕茕孑立的身影,恐怕不亚于听见空谷足音了吧!

书评作者简介:周天启,高级工程师,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本文由青年作家网湖南运营中心发布

青年作家网长期致力于图书策划、编辑、设计、出版、印制、发行和宣传等工作,与国内五十多家大型出版社拥有战略合作,携手打造高品质的出版品牌。

为了帮助文学创作者实现图书出版梦,青年作家网与出版社一起联手推出独立书号出版,微信咨询:241637819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上滑动查看更签约作家专访

作家会员申请表

投稿出版

扫码填写

多重福利

扫码登录 青年作家网

快速投稿 优秀作品可上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