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史明君心

编辑 | 史明君心

<<·——前言——·>>

《呐喊》是表现主义的代表性作品,它展现了现代主义美学中情感转向的特点。通过具体的画作表现,这幅作品将表现和再现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激发了观者的共情和反思,让人们对自己的情感产生了深刻的体验,并与艺术表达和自身境遇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情感体验的内在结构可以通过威廉斯提出的"感觉结构"理论来解释,它探索了艺术中情感的某种结构性元素,这些元素具有共同的体验特征。

威廉斯的"感觉结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呐喊》中的情感表达和感觉体验。这种理论认为,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共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呐喊》中,观者与作品建立起一种共同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超越了个体的差异,让人们产生了共鸣和共同的情感体验。这种共同的情感体验形成了一种感觉结构,通过它,观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主题。

<<·——《呐喊》:艺术中的情感呐喊与深刻反思——·>>

情感在艺术中的表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当前的人文研究中,情感与感性转向呈现明显趋势。在古希腊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艺术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尽管艺术本身的目的可能不在此。而到了浪漫主义兴起的时代,许多哲学家和艺术家将艺术视为表达激情的手段,并提出了"自我表现"的观点。

符号论观点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表现,创造了人类情感的符号。杰内弗·罗宾逊对情感领域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感是一种"关系性意义",它在意愿、目标和利益关键时刻出现,并包含了对整体环境的选择性关注。情感活动的核心是基于目标和利益的评价成分。

在特定的语境下,特定情感词汇所表达的情感状态或态度是有区别的。尽管两者的激发机制有相似之处,但后者实际上是由艺术作品的形式成功创作而产生的,与实际生活的目标、意愿或利益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艺术作品如何表达情感的问题,早有许多研究。科林伍德认为,艺术以"表现"为特征,艺术家的情感在其作品中外在表现出来,这种表现不是情感的泄露,而是一种隐喻性、系统性的表达。艺术体现了一种直觉性的情感状态。

克罗齐等理论家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只是具有情感特征,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可以是悲伤的,但艺术家本人并不一定表现出悲伤情绪,作品可以是"悲伤表现"而不是"悲伤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宾逊对科林伍德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表现于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可能不属于艺术家本人,而只属于一个暗含的艺术家、一个叙述者或作品中的一个角色或人物","表现"意味着在某种艺术媒介中显现和阐明某人的内在状态。

这一修正的观点扩大了情感主体的范围,更有可能总结艺术中实际情感过程的概括。根据修正后的理论,艺术中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艺术家、暗含的艺术家、作品中的叙述者、角色或人物的情感状态。

对观者而言,认同某位艺术家在兴高采烈状态下创作了一出悲剧并不难,因为悲剧中的人物确实处于悲伤的境况中,他们的悲伤情感也可以通过作品得到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具体的形象、线条和色彩等要素来看,《呐喊》的情感表现非常明显。通过对蒙克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可以发现,他的画作通常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充满了悲伤和压抑的情绪。

根据前文提到的蒙克的描述,可以看出《呐喊》的创作与画家在特定环境中的强烈情感波动密切相关。艺术家受到当时景象的触发,将自己对现代生存状况的思考和担忧融入了画布之中。换句话说,当艺术家遭遇特殊环境时,他的情感被激发,他对环境做出情感性的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艺术家自身忧郁的气质和对世界悲观的看法,他的情感在画布上表现为一个惊恐、困惑和无助的尖叫者形象。这个变形的人物处于巨大的孤独和疏离之中,正是艺术家内心的外化。

在作品中,观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心的尖叫者表达着强烈的情感,以及背后艺术家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属于艺术家自己,也属于那个呐喊的人物,甚至包括作品中出现的火山、黑影等物象作为背景。这使得作品成为了一座情感上的火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画作中,蒙克使用了粗犷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大面积的色块仿佛直接倾泻在画布上。艺术家通过这种方式将他眼中的扭曲世界和画中人物眼中的扭曲世界展现给观众,使观者从特定的视角看待特定的环境,从而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中,艺术家以及暗含的艺术家、叙述者和画中人是如何感受的。

<<·——《呐喊》的情感体验与认知逻辑的交织分析——·>>

亚里士多德将悲剧的效果概括为"卡塔西斯",指出悲剧具有净化人的怜悯或恐惧的作用。尽管艺术家在创作时并非以唤起情感为目的,但事实上悲剧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这一理论或许可以延伸至与文学有关的绘画领域,甚至将《呐喊》这样的画作直接视为具象的现代悲剧。当我们凝视这幅画作和其中强烈的情感力量时,蒙克的忧郁与画中人的不安和焦虑确实渗透进观者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在于,尽管《呐喊》源于真实世界,但它仍然是虚构的。画中的变形和扭曲完全是画家虚构出来的,然而观者却很容易被唤起相应的情感,这似乎构成了某种"虚构的悖论"。

对此,罗宾逊给出了解释:存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主体有能力对其分别做出反应,并与之相互作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位于不同的维度,却统一于主体的认知,不断影响主体对世界的体验和解释。

更进一步地说,现实和想象的对立本身也具有虚构性,主体构想的世界总是被现实秩序所预设,反之亦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呐喊》的具体内容并不存在于客观现实中,但通过画家和观者之间的物质实践,它能够进入观者的意识系统。在观者对画作内容的感受中,不仅画面本身被观者的意识解构和重构,包括画作中隐含的元素也会与观者的内心产生碰撞。面对冲击性的画面,观者不禁发出一连串的问题:这个正在尖叫的人是谁?他经历了什么?他身处何种环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作为情感发生的环境,观者会注意到与人物甚至自身目标、意愿和利益相关的事物,从而对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认知。

这个过程并不要求观者将自己代入那个痛苦的角色,观者可以不经历他们的痛苦,却能对他们的不幸感同身受,从而真切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境况和内在情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体验并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之后,观者进入下一个环节,即反思。就像狂欢之后的冷静,反思让情感得以沉淀,并触及到最初激情所无法触及的层面。伟大的作品几乎都能提供这样的反思空间。

通过观看《呐喊》的表现,观者首先能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绝望和惶恐,这种情感体验不仅引起某种内在的深刻快感,也激励观者对作品进行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克的这幅画或许并非以唤起观者情感为目的,但它确实邀请观者去反思人物和环境。在自我询问人物经历、所处环境等问题之后,观者几乎不可避免地开始反思自身的处境。

尽管观者可能不会在黄昏时分站在桥头尖叫,但现代人又何尝没有经历过类似严峻的时刻呢?尽管观者无需从这幅画中承担那种苦闷和焦虑,但当观者自问之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处于相似环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体验惶恐和同情的同时,观者也能感知到画中人物极端表达与现代语境之间的深层联系。这正是艺术在反思中沉淀出的更深刻而隐秘的部分。

显然,《呐喊》中艺术家和画中人物在某种程度上重叠,它们拒绝以冷漠的态度面对这个重大时刻。因此,观者也需要以强烈的情感回应,才能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呐喊》:揭示时代感受结构的绘画作品——·>>

在画布上抽象出自我处境的过程并非适用于任何时期,而是与特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表现主义运动兴起的时期,欧洲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工业技术水平高速发展,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美好,相反,现代人内心的痛苦感与日俱增。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印象派、自然主义等艺术风格已经无法满足艺术家表达内心感受的需求。人们需要更有力的形象来探索和表现生命、死亡、爱情、梦境等主题。

《呐喊》作为这一艺术风格的先驱,深入挖掘了现代人在生存过程中的绝望和恐惧情绪。这本身就传递了普通人和压抑的时代之间的不可逾越的分裂。这种分裂就是一个时期的感受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觉结构"是英国理论家雷蒙·威廉斯提出的术语,用于分析艺术作品中一种隐秘而流动的特征。它可以被定义为"在溶解流动的社会经验中,与已经沉淀出来的、更明显可见、更直接可用的社会意义构成明显区别的东西"。

换句话说,感觉结构与"社会性格"或"世界观"等概念不同,它更多地指涉一种未成形的普遍经验。威廉斯强调考察生活方式中每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感觉结构"表示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感受,与整体生活方式即文化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威廉斯指出,"新一代以自己的方式对所继承的独特世界做出反应,在许多方面保持了连续性(可以追溯到过去),同时又对组织进行多方面的改造(可以单独描述)"。

感觉结构是对继承中断裂的文化反应。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感觉结构,每一代人构成一个"可知共同体",而感觉结构则是这个共同体交流的共同经验和媒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实际上形成了某种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因此它必须被视为实际体验中的主导-从属关系。相反,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领域总是存在着可能产生新兴文化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新兴文化的出现与新兴社会群体的出现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即将兴起"的事物,它尚未找到适合的文化形式和结合方式,仍处于隐而不显和无意识的阶段。

<<·——结语——·>>

艺术家在具体创作中常常先于时代发现特定历史语境和社会生活的关键问题。这种洞察力首先源于他们的个人体验。

在观察世界的过程中,艺术家会将现象悬置一旁,有意识地进行重构,并将其与自己无拘无束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富有感性和美学重建意向的艺术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呐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家强烈的个人情感,画面展现出的紧张状态正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对现实关切的反映,以及对这种复杂情感的真实再创作。

这种创作不可能脱离历史背景。表现主义之所以成为公认的艺术流派,正是因为它汇集了不同作品、不同艺术家之间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为对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共同理解和对时代感受结构的沉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以说,《呐喊》中的表现不仅与蒙克个人的困境和精神状态相关,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表达和再现特定时代社会环境、社会氛围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种新兴的感知不追求某种强烈的力量,而是通过流动不息的经验诉诸于观者。它常常深深地扎根于特定时期的社会关系中,以人的情感体验为媒介,预示着一种新的社会共识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

参考文献

[1]彼得·基维,美学指南[M].彭锋,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王尔勃,周莉,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姜丰.苏珊·朗格的艺术创作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88-92
[4]巫明.生命的呐喊心灵的倾诉:爱德华·蒙克的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49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