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在古人先哲所流传下来的中国文学经典中也是最浅显易懂的著作之一,与《百家姓》和《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而在其中就有这么一句,“昔孟母,择邻处”,这一句也是“孟母三迁”故事的出处。对于孟母我们可以说熟悉又陌生,“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已耳熟能详。孟母的儿子孟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两人被后世称为“孔孟”。世人常认为孟子能有后来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三次搬家、以及那句“子不学,断机杼”。诚则不然,除去孟子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其实幕后最大的功臣就是孟子那位教导有方的母亲。

孟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母作为一位无依无靠的单亲妈妈,是如何教导出孟子那样优秀的孩子?她的教育方式又和古代寻常女子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妈妈们又能从中学到怎样的教育方式呢?

母子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严于律己的母亲,努力刻苦的儿子

由于古代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女性的地位其实是极其低下的,就等同于男人的附属品,更别提能够亲自教育孩子了,一般来说孩子的的教育大都在父亲身上。然而孟子的父亲孟激为了能够给妻子和孩子改善生活条件,选择了了远离家乡去到宋国打拼,可惜却客死他乡,于是教导孟子的责任就落到了孟母的头上。家中的顶梁柱坍塌了,换作篇寻常女子来说天都塌了,活下去都是个难题,更别提教导孩子了。孟母却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家,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赚钱,将孟子拉扯大了。

而对于孟子的教导,孟母还在怀胎的时候就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通俗来说就是坐姿端正,就连切的肉片不够规整不吃。在生活中,孟母都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细节方面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此严格要求自己的“胎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妈妈们做得到的应该都是少数吧。

孟母三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孟子尚且十分幼小的时候,孟母根据自己作为女人的直觉和经验,敏锐地发现了周围的环境和人会对孟子产生影响。于是为了孟子能够受到好的影响,便带着孟子四处寻找住所。大家都知道即使在现代社会搬家都是一件极其麻烦和不容易的事,更别提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了,但是孟母却为了孟子不厌其烦地搬家,可见母爱的伟大之处。在这一点上,如今的父母们好像和孟母有相同之处,为了自家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不惜花重金买上那么一套学区房,不得不说父母的爱从古至今都是极其伟大的。

母子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孟母呕心沥血的努力,以及严于律己的良好品格下,孟子深受其中的影响。并在孟母为他用心选择的良好环境中受到了礼仪教养的熏陶,也养成了坚韧不拔、虚心好学的学习精神。这些种种也为后来孟子在儒家思想有所成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孟母在孟子婚姻和事业上的影响

孟母不仅在孟子对于学习和礼仪等方面有影响,在其的婚姻和事业上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婚姻上,当时的孟子对于自己妻子随意的性格十分不满,认为妇道人家就知廉耻。在一次孟子回家后,无意间推开门的时候就看到干完活后衣着不整的妻子坐在家中,遂大发雷霆。孟母得知后并没有像大部分母亲一样顺着自己的儿子,而是转头就开始训斥孟子,认为这件事责任全在孟子自己身上。若是孟子懂得进门前先敲门的礼仪,妻子自然会注意自己的形象,毕竟天气实在太热了妻子又刚干完活,为了凉快些自然会褪去衣物。孟子听完后醍醐灌顶,遂向妻子道歉了,此后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夫妻之间琴瑟和鸣。

孟轲的童年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