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持续7个多月,一开始人们普遍预期这将是一场一边倒的武装冲突,但双方却陷入了僵局之中。虽然西方国家并未直接派兵参战,但他们对俄罗斯发起了全方位的制裁,全球经济都遭到严重的冲击与破坏。当前,国外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将是俄乌冲突的一个重要受益者,理由是俄罗斯与美国的矛盾升级,将美国的战略重心从亚太引向了欧洲,这将减少中国所面临的战略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们还拿阿富汗战争为例。2001年美国本想全力对付中国,结果因爆发阿富汗战争,让中国获得了20年的黄金发展机遇期。拜登政府上台后,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但俄乌冲突爆发,促使美国重新考虑全球战略,不得不分配更多的力量到欧洲,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中国的战略压力。

其实,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俄乌冲突将牵制美国的大部分注意力,客观上就会减轻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压力。但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希望看到俄罗斯与乌克兰兵戎相见,而拜登政府却不断在俄乌冲突拱火,以便为美国的能源集团,军火集团和金融集团谋取经济和商业利益,从而确保自己能够成功实现连任。对于中国来讲,俄乌冲突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从中也可以观察,西方以何种方式介入乌克兰局势,美方如何指挥乌军作战,以及西方对俄罗斯制裁会对经济造成影响。因为一旦大陆被迫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就必然会面对这两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观点指出,俄乌冲突就是美国挑起台海冲突的预演,其目的是通过代理人战争削弱和消耗对手的实力。美国认为,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并计划将台湾当局打造成豪猪,持续推动对台售武,将台湾地区变成庞大的武器库。对此,台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表示,过去台方想要买武器,有时候得不到同意,现在有能力自购,相信美方的计划是非常适合的。拜登政府认为,今年8月佩洛西抵台后,解放军举行大规模的“围岛”演习,就是采取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前奏。所以,美台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将台湾岛变成武器库,才能加强台方的“自我防卫”能力,并实现“固守待援”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持续推动对台军售,就是想挑动两岸对立与对抗,并试图在两岸统一前榨干岛内所有的资源,榨干台湾人民的最后一滴血。美国可能还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如果他们无法阻止两岸的统一,索性就在最后时刻挑起台海冲突,利用其在岛内的代理人与中国大陆打一场消耗战,迟滞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速度,削弱中国的实力,并让台湾岛变成一片废墟,最后让中国大陆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无法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轻松前行,更无力与美国相抗衡。

客观来说,随着美国不断深度插手台海事务以及台湾当局持续推进“拒统谋独”进程,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愈发暗淡。如果“和统”的可能性完全丧失,或者是台湾当局突破“一中原则”底线,大陆势必必将采取包括武力手段在内的一切断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两岸军力对比来看,大陆对台已经拥有压倒性优势,即便美国及其盟友驰援台湾当局,大陆也有足够的能力实现国家统一,只是代价显然要比“和统”要高出许多。所以,大陆在努力维护主权安全底线的同时,还在积极争取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且只要有一丝和平的希望,就会尽百分百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美国看来,中国大陆之所以迄今没有对台动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担心西方的经济制裁,可能会令中国的经济发展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不过,美国却低估了中国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俄罗斯专家西特尼科夫发文称,未来美军一旦决定介入台海冲突,将付出惨重代价,美国将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所以,美国是绝不会轻易向台海出兵参战的,但为了保住霸主的面子,华盛顿可能会对中国大陆实施象征性的经济制裁。

原因很简单,中国拥有3.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企业投资在西方,而西方在中国的投资大约在5.8万亿美元。如果美国联合西方对华实施制裁,那么中国会比俄罗斯拥有更多的反制空间,这意味着即便西方对华实施制裁也只能是象征性的制裁。所以,中国大陆已经具备解决台湾问题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了,只不过是不想看到手足相残,而是把和平的希望留给海峡两岸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