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当头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几天,有三天消息,颇为引人关注。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条消息,全美爆发骚乱。据路透社6月26日消息,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正式推翻1973年的“罗诉韦德案”的裁决后,连日来全美各地爆发骚乱,因为美国女性的堕胎权利将不受美国宪法的保护,各州可以自行制定限制难治全面禁止堕胎的法律。包括华盛特区,落砂机和纽约等在内的全美大城市都发生了示威游行,并将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分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评:虽然社会分裂是美国一直以来的问题,但近年来这种分裂达到空前。特朗普当政时,世界见证了美国两党对立,种族对立,黑白对立以及大规模社会动荡。而高喊“治愈美国”的拜登上台后,他原本以为这些裂痕能够得到弥合。但屋漏偏逢连夜雨,没想到美国的分裂竟然蔓延至各个层面,无论的枪支管控,还是疫情防控上,美国社会都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则是两党之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来说,凡是民主党支持的,共和党就反对;凡是民主党反对党,共和党就支持。正是两党漠视民众整体利益,争相试图在各种民生议题中夹带大量“私货”,导致民众思想极度分裂。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1973年的“罗诉韦德案”的裁决后。拜登表示,这个举动直接让美国倒退了150年,而特朗普则表示,最高法院作出的上述裁决是他积极推动的结果。外界舆论认为,美国这项裁决不仅是对其国内女性权利的侵犯,更是对人类人权底线的一种挑战和践踏,联合国有权对美国政府侵犯人权的行为进行彻底调查,给国际社会一个可信服的说法。

第二条消息,乌军前线失守倒戈。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月26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已经发表声明称,俄军和卢甘斯克武装已经完全控制了北顿涅茨克。消息称,乌军前线已经完全失守,并已经向利西昌斯克撤退。此外,乌军士兵也纷纷倒戈,选择投降,他们不愿再为无能的泽连斯基政府卖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评:虽然坊间各种传闻不断,但一些支持乌克兰的人仍然认为,这是俄罗斯方面的舆论战和心理战。不过,乌克兰官员已经承认,在乌军撤离后,北顿涅茨克和附近的村镇已经被俄军控制,俄方已经在当地任命临时负责人。乌克兰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也表示,守住北顿涅茨克的防线已不再可能,乌军正在与北顿涅茨克隔河相望的利西昌斯克重新集结,并利用相对更高的地势,形成战术优势,继续与俄军战斗。由此可见,乌军前线失守已是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从俄军的推进速度看,拿下利西昌斯克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当地乌军已陷入三面包围圈。俄军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对其进行合围,而一旦包围圈形成,乌军将骑虎难下,插翅难飞。北顿涅茨克居民称,向他们开枪的是乌军,只有俄军控制这里,才能让这里的人民免遭新纳粹主义分子的残杀和迫害。这不免让人想到一句话,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失去民心的军队注定将走向失败。

第三条消息,以色列政坛风云突变。据法新社6月26日消息称,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即将递交“解散议会”的草案,一旦草案获得通过,以色列议会就宣告解散,贝内特就会下台,而接替贝内特的建设以色列外长拉皮德,以色列政坛风云突变,可能会对中东局势造成消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去年6月,在贝内特和拉皮德的联手强攻下,执掌以色列政权12年之久的政治强人内塔尼亚胡,告别了以色列政坛。内塔尼亚胡坚定支持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并反对拜登政府重复“伊核协议”。但对于美国来说,盟国就像一张纸巾,需要的时候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会扔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坦言,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而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最终反对拜登重返“伊核协议”的内塔尼亚胡黯然下台,拜登随即向新总理贝内特送上祝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贝内特虽然没有像内塔尼亚胡那样强硬,但终究还是没能获得美方的支持和认可。随着以色列议会解散,该国政坛风云突变,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可能会再度升级。未来,内塔尼亚胡也可能会借机重出江湖,夺回总理宝座。同样,2024年特朗普也可能会东山再起入主白宫,并将再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大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