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的专家一行人来到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给这里的三所中小学校送来了人工智能启蒙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4月上旬,中国自动化学会开启了2024年“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系列活动,湖北咸宁市桂花镇是本系列活动的第四站。本站活动共完成科普报告6场次,本系列活动累计23场次。本站活动线下覆盖白沙桥小学、柏墩中心小学和何功伟中学共900余名学生,以及咸安区近100名中小学科技教师。当天来到咸宁市桂花镇的“科普百人团”专家有: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赵卫东、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教授靳聪和华中师大一附中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查成林。

本次活动由中国自动化学会(CAA)主办,CAA普及工作委员会、CAA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咸宁市咸安区教育局共同承办。5月27日下午,活动在桂花镇白沙桥小学、柏墩中心小学和何功伟中学同步开启,“科普百人团”的三位专家不辞辛苦,奔波转场,各在两所学校做了讲座,共为桂花镇这三所学校送去了6场讲座。咸安区教育局党组成员雷刚在讲座前致辞,欢迎“科普百人团”的专家们前来送知识、送见识、送思维启蒙。雷刚表示,“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人工智能的平台,将科技送到孩子们的身边,提高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兴趣;这一活动既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探究科技奥秘的种子,也提供了创新学科思维、拓展科技眼界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白沙桥小学和柏墩中心小学,复旦大学的赵卫东副教授给孩子们生动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应用》。赵教授指出,首先,计算机视觉技术让机器能够识别和分析图像,实现目标检测、人脸识别、姿态检测等功能;自然语言处理使机器能够理解并生成人类语言,如智能问答、机器翻译、情感识别等;声音信息处理技术让机器能够理解和响应语音指令,如语音识别、声纹识别和语音合成。最后,大模型技术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出具有强大智能的模型,从而生成人们所需要的各种内容,如广告文案、个性化教育内容等。孩子们从中了解了强大而神秘的人工智能背后的逻辑和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白沙桥小学和何功伟中学,中国传媒大学的靳聪副教授做了题为《AIGC课堂实践——奇妙的文生音乐之旅》的讲座。靳教授讲授了如何运用AI音乐生成工具suno、udio发挥创意,创作出独具个性的音乐作品,以及AI艺术家训练营如何帮助音乐创作者掌握AI音乐生成技术,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知识相结合。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前沿应用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柏墩中心小学和何功伟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查成林给同学们带来了《从有限计算到无穷想象》的思维启蒙课。查老师从基础的数学运算,引申到解决复杂的算法问题;从下跳棋讲到AI战胜人类象棋、围棋冠军;从简单的医疗诊断到赢得电视智力竞赛;从聊天机器人,到通用人工智能助手……査老师向同学们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宏伟图景,带孩子们畅想“硅基生物”离我们还有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座之后,兴趣盎然的学生们纷纷向专家老师提问。“AI能判断人们是否说谎吗?”“AI‘音乐创作’是否会存在侵权?版权怎么算?”“AI可能会拥有情感吗?特别是仿人型AI?”……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专家们也感到欣喜,并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了交流和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座后,CAA“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项目组向咸安区教育局捐赠了24套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包,并向白沙桥小学、柏墩中心小学和何功伟中学捐赠了60本人工智能入门/通识类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于2024年重点创设的科普公益活动,是学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具体举措。此系列公益活动将推动科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升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群众基础,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百人团—科技乡村行专家报告信息表 场次 报告主题 报告专家 报告地点 1 自动化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 李少远(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 济宁市第一中学任城校区 2 迈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刘希未(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 3 中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基础 袁中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 4 AIGC时代的人工智能未来与发展 龚超(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 济宁市任城区干部夜校 5 魅力机器人 谢广明(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凉城县第三小学 6 睁眼看世界:未来有AI 张梦晗(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7 未来已来的无人系统 马娟娟(国防科普委员会研究员) 8 了解你身边的人工智能 高凯(北京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9 魅力机器人 谢广明(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凉城县第一小学 10 了解你身边的人工智能 高凯(北京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凉城县第二小学 11 未来已来的无人系统 马娟娟(国防科普委员会研究员) 凉城县民族小学 12 科技创新的新思路——AI改变生活 金鑫(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科创中心主任) 杨家泊小学 13 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发展与启示 刘希未(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 高庄小学 14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 高凯(北京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15 科技创新的新思路——AI改变生活 金鑫(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科创中心主任) 16 走进人工智能的世界走进人工智能的世界 高凯(北京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高庄中学 17 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发展与启示 刘希未(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 18 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应用 赵卫东(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白沙桥小学 19 AIGC课堂实践——奇妙的文生音乐之旅 靳聪(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教授) 20 从有限计算到无穷想象 查成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 柏墩中心小学 21 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应用 赵卫东(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22 AIGC课堂实践——奇妙的文生音乐之旅 靳聪(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教授) 何功伟中学 23 从有限计算到无穷想象 查成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

该公益活动由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

文章转自 | 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