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我的阿泰勒》,后有《庆余年2》,近期这两部热播剧相继上演,让不少观众大饱眼福。

这两部剧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无论是何种形式,一个好的文艺作品,除了有娱乐性之外,总能给人带来一些其他的,或者说是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就是所谓“寓教于乐”。

至于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因人而异,起决于你的职业、角色、思想高度等等。

就像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同是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看完《我的阿泰勒》后,身边不少的妈妈深受启发,知道了妈妈的松弛感对成长有多重要。

那么,正在热播的《庆余年2》又能给父母们,给家庭教育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余年2》海报

父亲的肯定对孩子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如果说《我的阿泰勒》是妈妈张凤侠的松弛感给了女儿李文秀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那么,从《庆余年2》中父亲范建和儿子范思辙的关系中,可以看出父亲的肯定对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

只要你是有心人,你就会在剧中找到一个个家庭教育的答案!

剧中的范建官至户部侍郎,深得皇帝信任,掌管天下钱粮,可谓前途无量。

作为儿子的范思辙却从小痴迷于赚钱敛财,而对于功成名就,建功立业没有什么兴趣。

在父亲的眼里,儿子就是一个“文也不行,武也不就,成天游手好闲,简直是一无是处”的败家仔。

作为“穿越人”的范闲却看出了范思辙行为背后真是内心需求。

范思辙之所以痴迷于理财,掉到钱眼里,不是他的性情与父亲落落寡和,也不是他胸无大志。

这恰恰是出于他对父亲的崇拜,下意识想用这种方式帮到“掌管天下钱财”的父亲,进而得到父亲的认可。

他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向父亲靠近,来换取父亲一句肯定。

范思辙在京城与三皇子合作开办“抱月楼”,也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有眼光,有实力,有能力”。

但天不遂人愿,范思辙被人利用,变成了祸害良家,杀人越货的“主谋”。

知道闯祸之后,他只能在家躲起来,此时他关注的不是事情的发展势态,而是“爹有没有问过我?”

范思辙就像一个没有归依的孩子,存在的价值似乎就是父亲心中占据一个位置。

最终,在范闲的鼓励和帮助下,在范思辙将要离家远行的那一刻,范建说出了儿子做梦都想听见的那句肯定:

“你没有让我失望,你是好样的,不愧是我的儿子!”

那一刻,范思辙双膝跪地,痛哭流涕,他的人生仿佛变得更加有意义。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常常错误的认为:

孩子不能夸,夸多了会变得骄傲;

肯定不如打击,有打击才有动力;

发现孩子的优点不如指出孩子的错误……

殊不知孩子最初的价值感十有八九来源于父母,这是孩子最底层的自信,只有在肯定中长大的孩子才拥有一往无前的坚强铠甲。

一定要清楚,优秀的孩子源于父母的肯定、鼓励和看见,而不是打击、否定、视而不见。

慈母严父好,还是严母慈父好?

《庆余年2》中范建和范思辙的关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子关系。

平时对孩子不苟言笑,刻板严厉,笃信“棍棒之下出孝子”,打击、否定才是鞭策孩子前进的动力。

范建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严父”的形象。

不可否认家庭教育要张弛有度,宽严相济,父母双方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那么,在一个家庭中“严父慈母”“慈父严母”哪一种“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呢?

通常父亲的形象高大、有力、坚强;母亲的形象柔弱、温婉、慈爱。

在我们的传统的家教中“严父慈母”的设定似乎顺理成章,但事实并非一定如此!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在“严父慈母”还是“严母慈父”这个问题上指出:

在家庭教育这件事情上,妈妈应该表现得更为严格、坚定,而爸爸应该表现得更为和善、理性。

也就是说,严母慈父,是更为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为什么呢?

在孩子心目中父亲和母亲的地位有所不同。相对对而言,会和母亲更亲近。

孩子从小和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更长,饮食起居大部分是母亲照顾,从依恋关系上来讲,对母亲更依赖

因为依赖,所以信任。因此,母亲严厉些孩子还是能听进去的。

而且,因为从小的依恋关系,不会因此造成母子之间的隔阂。

而父亲,就不一样了,孩子对父亲的依恋较目前要少,如果再加上父亲整天板着脸,严厉对待,父亲和子女之间的距离将会原来越远,隔阂越来越多,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而“慈父”正好能弥补这种依恋关系的不足,让父亲和子女的关系更加的融洽。

因此,从这方面来讲,“严母慈父”更有利于长久亲子关系的建立,亲子关系建立好了,在家庭教育、家庭关系上,很多事情就轻松许多。

戴尔·卡耐基在社会学著作《人性的弱点》中写道:

“父母的关注与认可是孩子最渴望的,却总是被我们忽视。他们努力的样子,希望被我们看到。无论多大的孩子,都期待来自父母的关注。”

心理学博士林文采提出过一个“心理营养”的概念:心理营养来自于重要他人的肯定、赞美、认同。她认为心理营养和生理营养一样必须,没有足够的心理营养,人就不可能健康。

被打击大的孩子,不是更强大了,而是更刚了。软则韧,刚易折。

孩子对抗人生挫折的坚韧力量,来自于内心的柔软和相信。

多给孩子一份肯定,多给孩子一次鼓励,让信任填满孩子的内心。

孩子才可能会有能屈能伸的坚强和以柔克刚的力量,才会拥有自信阳光的人生。

共勉!

智和教育深耕家庭教育十余年,帮助父母提高教养认知,提高养育子女的能力,重点解决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厌学辍学、拖拉磨蹭、沉迷网络、自卑抑郁、早恋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助力父母从有效沟通、情绪管理、解决冲突等方面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家庭和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