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能铅基电池研究院,经常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穿着质朴,说话干脆,做事利索,一副黑框眼镜后是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他是李雪辉,河南小伙,天能专业检测员。

李雪辉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加入天能8年来,从一名普通的技术研发人员成长为如今的技术骨干。“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好!”李雪辉经常这样说。

8年前,李雪辉工作的主要职责是熟练掌握铅蓄电池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他曾参与研发的铅炭电池、AGM起停蓄电池等3个项目入选省级新产品。

李雪辉热爱科研工作,对能源知识和问题充满兴趣。3年前,他的工作岗位有了新变化,目前主要从事电池检测工作,研究的领域更宽了。

他有两个“工作伙伴”,工作时总是形影不离。一个叫“热成像仪”,通过它可以监测电池温度;另一个叫“高精度电压表”,通过测量电压减少误差。长年累月下来,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让故障无处遁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以来,印象最深的是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定,我们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实现了评定任务,标准化体系更加健全,这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成长机会。”那时时间紧、任务重,回忆起紧张与忙碌的时光,李雪辉记忆犹新。

申请国家实验室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设备换新、科研评审等,他和另外两位同事常常奔波于两个距离30公里的办公地点,而且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此前李雪辉未涉及过检测领域,他并不气馁,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充电,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成功考取能源工程中级工程师、电工中级技师、CNAS认可内审员等专业领域证书。“我们团队氛围很好,大家互相学习提升,日子过得很快,也很充实。”李雪辉说。

以前,天能样品抽样、研发实验等都是送到权威机构检测。现在,天能有了自己的权威机构检测中心,还能协助厂家竞品进行专业检测。在李雪辉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检测中心迅速建立健全起标准规范,近三年检测效率提升30%,检测数据及时率和准确率提高20%。

“年轻就要敢拼,敢闯,敢试错,要勇敢地去追求梦想。”从普通研发员到专业检测员,转变的不仅仅是称号,更多的是专业技术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待问题的角度均有了“质”的变化。

8年来,李雪辉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定,储能蓄电池、长寿王、工业电池等项目,所在团队荣获省级新产品3项,重点发明专利、实用专利等50余项。

8年来,李雪辉一直保持这份初心和匠心,先后获评最佳赋能、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