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近年来,保山市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研发和销售带动产品开发,重点打造咖啡、茶叶、石斛、核桃、水果蔬菜、生猪肉牛6个产业链群,创新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把更多的价值留在当地、更多的收益留给群众。

保山背对高黎贡山,面对怒江,潞江镇新寨村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拥有保山小粒精品咖啡万亩种植基地。在咖啡产业发展上,保山聚焦咖啡全链发展,坚持走高端、精品之路,采取有力措施,有效破解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难题,不断擦亮“保山小粒咖啡”金字招牌,实现了精品率、龙头企业、精深加工率、园区经济发展、科技支撑、品牌溢价效益“六个全省第一”。

截至2023年底,保山市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左右,产量从2021年的2万吨增加到2.31万吨,均居全省第三;农业产值从2021年的5.38亿元增加到14.31亿元、增长166%;全市产业产值从2021年的37.34亿元增加到75.95亿元、增长103%。

在龙陵石斛产业发展上,保山立足龙陵石斛种植经验,在原有石斛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紧盯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石斛花卉”,形成了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龙陵石斛花卉畅销全国各地,市场前景很好,实现石斛花卉年产值2.5亿元,带动农户增收2500余万元。

近年来,保山先后引进了隆基、通威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通威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保山高纯晶硅产能达25万吨,成为全球单体生产规模最大的基地,进一步夯实了工业发展基础,工业已成为推动保山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不动摇,发挥产业“园中园”的平台聚集作用,坚持优电优用,发挥“绿电+先进制造业”的新优势,重点打造硅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示范区,把硅基产业发展成为千亿级大产业,全力培育11个百亿级和5个十亿级产业链群。

当前,保山成立了工业经济运行专班,从“四个一批”入手,分类施策狠抓工业项目。一是提质扩产一批,“一企一策”加强重点企业服务,推动路华能源、嘉宝生物二期等企业稳产扩产。二是盘活复产一批,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永昌硅10万吨绿色硅材等停工停产企业复工复产。三是落地投产一批,全力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推动云台酒业一体化等项目开工建设。四是谋划布局一批,重点在现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生物制造、绿色轻纺印染、循环经济、储能等方面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和招商引资。力争全年引进10亿元产业项目不低于10个,省外产业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产业投资增长15%以上。

近年来,保山文旅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成功举办了腾冲“5·19”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和顺古镇创建为5A级旅游景区。

保山将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品牌,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今年要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通过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全面提升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二是加快旅游服务创优提质,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提升游客满意度;三是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生态、旅游互促共赢;四是全力培育涉旅经营主体,服务推动文旅企业升规达限纳统,带动批零住餐各类消费全面发展。

2023年,保山成功开通中缅新通道(缅甸—保山蒲缥—成都)公铁联运班列,猴桥口岸被列入全省智慧口岸建设“3+2”试点,全市口岸货运量和货运值分别增长81.4%和96.5%,外贸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边民互市贸易额再创新高,同比增长了106%。

保山将用好用足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各项政策,把全市作为一个“大口岸城市”进行整体谋划,推动口岸、通道、园区、城镇联动发展。创新运用“一企两国两厂”等模式,不断提升保山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深化农业、光伏能源等国际产能合作。

面对全年经济工作,保山将坚定信心决心、埋头苦干实干,用数据说话、以结果交账,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