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讨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主席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以“陈云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十七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于5月25日—26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四川大学和陈云纪念馆联合主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晓虎、黄进、李正华、黎洪伟分别致辞,蒋永穆主持开幕式

出席的有曾任陈云同志秘书的国家安全部原部长许永跃,陈云同志的子女陈伟华、陈方等嘉宾,以及入选论文作者、媒体记者共90余人。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致开幕词。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晓虎,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进,当代中国研究所党组成员、副所长兼当代中国出版社社长李正华,陈云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黎洪伟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永跃出席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云同志的次女陈伟华、次子陈方出席开幕式

朱佳木在开幕词中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辟的;作为一个概念,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作为一个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加以系统总结和完整阐述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概括了五条,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只要回顾陈云领导全国财经工作的实践和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探索与论述,便不难看出他在这五大特色的构建、丰富、拓展上都作出过独特贡献,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佳木致开幕词

随后,朱佳木阐述了陈云在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色方面的思想。他指出,关于中国人口众多的特点,陈云很早就把它概括进了“九字国情”中,即“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从这个特点出发,他除了提出要把农业和民主放在建设首位,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外,还先后提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以及“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等著名论断。关于促进共同富裕,陈云在实行完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主要是从有利于占人口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出发,比较多地强调促进城乡交流,增加市场供应,防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实行必要的财政补贴。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问题,陈云在改革开放后,主要是从扭转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加以关注,着重强调要用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社会风气的好转,要用发挥中央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的带头模范作用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陈云早在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初期就已开始重视资源节约和污染防治问题;改革开放后,更是明确提出要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治理污水和开发新水源放在不次于粮食、能源的重要位置上,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大的国策。关于走和平发展道路,陈云处在抗美援朝和被帝国主义封锁、禁运及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环境下,后来又处在与苏联关系破裂的时期,主要是强调国内建设要服从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中苏两国在“三大障碍”没有排除的情况下要在经贸等问题上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关系,以及帝国主义的本性并没有改变,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朱佳木说,现在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陈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论述有许多已不再适用,但他在探索和论述中体现出的方法论及许多反映规律性、战略性的结论,对于启示和指导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他希望陈云研究者围绕这个主题,深入研究,积极交流,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在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发出的关于要永远向陈云同志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求真务实作风、朴素公仆情怀、勤奋学习精神的号召后,他指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研究陈云,学习陈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位论文作者大会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组讨论会场

在一天半的研讨会中,12位论文作者作了大会发言。来自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云纪念馆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3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在校研究生,围绕陈云的经济思想、党建思想、革命实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闭幕式主席台

5月26日上午,朱佳木主持了闭幕式。会上,三个小组的代表分别汇报了分组讨论的情况,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星星作了会议学术总结,陈伟华代表陈云同志家属发了言。

本届研讨会面向全国征文,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共有62篇论文入选。作者中有高级职称的占41%,40岁以下的学者占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会代表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