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招生章程是家长和考生了解高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只有认真的读懂招生章程才能够准确的掌握高校录取规则,那么,高校的招生章程应该怎么看?有哪些点会影响考生的录取呢?今天就来一起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什么是招生章程?

高校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据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和教育部要求制订的,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经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核定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一经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

因此,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既是对高校的一种约束,也为考生创造了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同时,它也是考生了解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二、如何看懂招生章程

1、看高校基本情况
想要报考一所高校,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等内容

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还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分校区毕业证书印章问题招生章程一般不介绍,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章程中的招办联系电话进行咨询)。

2、看投档比例

教育部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不少考生家长误以为只要是被投档,就一定会被录取,其实这是不对的。学校审阅档案后,少数考生档案会因各种原因被学校退回到省招办,即“退档”。

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了解高校当年的招生计划数以及调档比例,结合往年招生计划及录取分数,预测自己的录取情况,决定是否报考该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宁波大学招生章程)

3、看专业录取

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分数优先、专业优先、专业级差三种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如有些高校的录取原则是总分优先,专业之间没有级差。就是说将录取范围内考生按照总分(不含政策加分)排队,当分数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线时,则看是否达到了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线,依次类推直到录取到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宁波大学招生章程)

4、看单科成绩要求

高考录取时,有些高校对已投档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有单科成绩的要求,主要有几种方式:

1、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

2、单科成绩必须达到某一分数标准。如外语类专业对考生英语成绩的具体要求,经济学类专业对数学成绩的具体要求等。

3、总分相同且填报专业相同的进档考生分配专业时,看某一科成绩优先排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联合大学2024年招生章程)

5、看加分政策

高考照顾加分政策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特别是提档、录取等环节的加分情况说明。

6、了解身体条件及其他情况
高校对考生身体状况的要求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招生院校直接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为依据;另一种是招生院校参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学校(专业)的性质、特点,对考生身体素质、生理条件作出补充规定。

填报志愿前,考生及家长不仅要认真了解《指导意见》及《体检表》相关内容,还要认真查阅拟报考院校《招生章程》,注意高校自定的身体条件补充规定。

结合往年情况,因身体原因被退档的考生主要集中在视力、色觉和身高问题上,主要集中在报考医学类、体育类、建筑类等对色觉、裸眼视力有较高要求的专业上。

考生要根据体检结果和报考专业建议,客观、正确填报志愿,避开体检结果中的限报专业,并认真查阅拟报考院校《招生章程》等文件材料中关于身体条件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兰州大学招生章程)

7、了解语种要求
部分院校因为课程设置或人才培养需要,在部分专业设置语种要求。通常来说,一些外语类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会有语种要求。

例如:首都师范大学的外语类各专业只招收英语考生,其它专业不限考生语种。入学后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地理信息科学(含双学士学位项目)、遥感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心理学(含师范及潘菽实验班)、生物科学类(含实验班)等专业(类),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

除了以上7条主要内容外,各高校还会有其他方面的规定,考生和家长务必详细阅读。如果对招生章程的内容有疑问,也是可以直接咨询高校招办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