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素来以独具慧眼的审美、大胆犀利的言辞而闻名于网络。

有关董小姐的审美,咱们就不说了。这是她倾情推出的三代“玫瑰空调”,大家自己品品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简单梳理一下最近两年她的一些大胆犀利的言辞。

2023年3月,作为人代表的董明珠,公开建议立法,对员工的跳槽行为收取“培训费”。

这个采访视频里,她曾很认真的强调——觉得这里工资低,别人给他几倍的高薪他愿意走,但是我觉得这个要立个法,因为你在我这干了十几年,我培养了你,我付出了那么多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你拍了屁股就走人,那你下一个单位最少要赔偿我的培训费。

结果网民们马上就炸了锅——这已经不像是打工挣钱的劳资关系了,而是长工和地主,甚至奴隶和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了。叫他们老板还不够,得叫老爷、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9月,批评某些员工,“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是把挣钱放在第一位”。

2023年12月,抨击自己的前秘书孟羽童“连个文书都写不好!只想着挣钱跟行尸走肉没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这俩人看起来关系还不错

2023年12月23日,在格力电器2023届大学生入职仪式上,她又劝诫年轻人“只想着挣更多钱跟行尸走肉没差别,钱不应该是大学生的梦想,钱是奋斗的结果....现在的年轻人是什么样?自由散漫?不讲规矩?想干啥干啥、以我自己为中心?”

2024年3月,这次作为人大代表,她显然吸取了去年的教训,董明珠的提案除了关注创新、知识产权,还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让有钱人多纳税,为年轻人松绑...

2024年5月,借着2024冰洗生活电器战略发布会的契机,跟自己的下属们在河南洛阳大秀汉服,似乎又挽回了不少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秀完汉服后,董明珠在河南广播电视台《青听》栏目的访谈中,再一次“语出惊人”。诞生了如今网上热议的“35岁以上没人聘就去创业”、“想休闲就辞职”的这些言论。

为了防止大家误认为那两句话是断章取义的扭曲,咱们有必要把整个采访背景简单说一说。

如果你看了这个节目,就会发现,董明珠和主持人,好像根本没在一个频道里。

主持人不断试图引导董明珠跟广大观众“共鸣”一下;但董小姐却一直像个高高在上的女神仙一样,“下凡”来给那些“懒惰且愚钝的人类”指点迷津。

节目中,主持人说,“对于打工人,35岁是个坎,很多企业可能都不再招35岁的人了”。

董明珠马上表示,“你可以去创业,没有人招聘你自己去创业。所以我觉得以年龄来衡量是否是坎,实际上更多的坎是来自于你的内心和你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明白,为啥中年妇女非要挂个丝巾?

主持人当场就被怼的愣了一下,为了避免招惹更多麻烦,赶紧转移了话题。

接着,主持人问,“最近一个很火的剧叫《我的阿勒泰》,大家看完这个剧之后,可能还是更渴望一种休闲的生活,您对您的员工提倡怎样一种观念?”

董明珠回答的很快且干脆利落——你可以打辞职报告,可以回去休闲,没有问题,我觉得是自己的选择。就像我一样的,三十几年没休息过,你觉得吃亏了还是这种选择错误?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很幸福,所以幸福没有一个标准,幸福来自于你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35岁没人招聘就创业,先有贡献再谈收入,这些话即便单独拿出来说,也是有些道理的。

能自己辛苦一点就不要给领导、给单位、给社会添麻烦。没给人家创造价值,怎么好意思要收入呢?

但如果就拿这个去指导如今的大学生和职场中年人,怎么看来有点像某个古代的皇帝——百姓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

假设,你35岁被裁员了,找不到工作,生活窘迫,又缺乏信息渠道,没有人脉,这时候去不惜代价的创业,那基本上是在把自己往九死一生的方向推。

普通人能有多大的底气进行试错?一旦失败,还有多大概率能翻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按照董明珠的说法,只要你坚定不移,只要你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什么年龄的坎,那都是你思想造就的,你的认知限制的,这个世界就没有困难,困难就是你不努力,失败也是因为你不努力。总之——都是你的错!

类似的还有去年卖眉笔的那个网红主播李佳琦,看到有粉丝抱怨79元一支的花西子太贵,就来了这么两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这个李佳琦这个不小心说出的“心里话”,就像一把尖刀,扎进了网友们的心里。

为什么我活的那么累,还没钱,就简单归结于不够努力吗。

很明显,这个问题是不能深思的。所以,吐槽李佳琦或者董明珠,就成了最容易的一种方式。

说好了先富带后富,怎么成了先富“嫌弃”后富来了?

直播间被高傲的柜哥嫌弃;

35岁后被老板嫌弃;

被裁员后,还有大老板继续对自己的人生指指点点,说那都是因为自己不努力。“感慨”祥子不读书,孔乙己不脱长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小姐用高高在上的姿态,简单粗暴地建议打工人不要去计较钱,只应该一门心思的玩命做贡献。

因为,她这种站在顶端上的人,往往觉得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全都是自己奋斗来的。

但现实中,可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去创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创业的资本,光努力就能创业成功的,更不是每个人都能更赶上董小姐经历的那段创业的“黄金时代”。

雷军在采访中曾经说过——“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方面,考研名嘴张雪峰就很清醒。他曾经说过,“努力是必须的,但很多时候,机会,还有选择是大于努力的....说实话,在这个社会上,专业能力比我强的人,我估计也有。有的老师专业能力也不差。那我红靠什么?命,运气好,我得感谢短视频这个时代,感谢直播的时代,给我这样的机会....”

另一位网红培训老师罗翔也说的很实在——如果你太相信天道一定会酬勤,会让你过多走向骄傲,或是走向虚无。因为当你成功时,你觉得是靠你努力拼搏得来的,你配拥有这一切。所以你就瞧不起这些失败的人。

虽然董明珠创业初期也苦过,但跟如今的情况比,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完全拿老经验去指点现代打工人和失业者,说出来自然会“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业时代的董明珠

另外,对于董明珠让人创业的建议,更令网友们疑惑的还有——都去当老板了,谁来打工?谁来被管理?

或许,一些“创业者”最终还是会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尊严——当“三和大神”在市场接散活儿干零工,或者送外卖、各种练摊儿。一干,可能就是后半辈子。

老实说,董明珠的回答,虽然看起来太过无情和现实,但却是个资本家的真心话、大实话。

换做别的企业家,如果被记者问到“35岁问题”的话,大概率会先跟你聊一堆现状,然后兜几个圈子,最后俩手一摊,得出一个说了又像是没说的结论。反到不如董小姐这种一针见血的回答。

老板难以共情打工人,这就像富人不会真的去共情穷人一样,没啥可值得大惊小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顺便问问,为什么像董小姐这类的中老年女性,无论什么季节,都很爱往脖子上挂个丝巾呢?懂行的,请帮忙在评论里给指点一下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