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丁

首发:文物陕西

在古都西安与古都咸阳的渭水之滨,五陵原上,一座新建的历史类“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盛大开馆。这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不仅是对秦汉文明的全景展现,更是对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深情致敬。在这里的每件文物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展线上的每幅画面都反映着秦汉历史的深邃,而“秦汉”“秦汉馆”一下在陕西成为“高频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以秦汉

秦汉两朝,作为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铸就了华夏大地的大一统,其政治智慧与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以“天下为公”的理念为指引,展现了超越时代的宏伟蓝图。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以“六王毕,四海一”的气魄,推动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的统一,确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系,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石。商鞅方升、峄山刻石、高奴铜禾石权、“廿六年”铜诏版这些文物不仅是秦朝制度的象征,更是其文化影响力的生动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读“商鞅方升”的多媒体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峄山刻石(拓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廿六年”铜诏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奴铜禾石权

汉承秦制,儒家思想如春风化雨,普及经学,确立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主导地位,并影响了后世几千年。长安城的建设,丝绸之路的开辟,展现了汉朝对外开放的姿态与文化交流的胸襟。鎏金铜蚕、丝绸、汉代古船,这些文物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早期交流和互鉴,这些文物不仅是秦汉时期开放态度的体现,更是中国对世界历史发展贡献的明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汉馆 汉代古船“丝路一号”

秦都咸阳城和汉都长安城,不仅是政治决策的中心,更是经济繁荣、文化交融的象征。两个都城的规划建设,不仅反映了秦汉王朝的繁荣强盛,更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典范。同时,秦汉时期的天空,也被科技创新照亮,“灞桥纸”算筹正在展柜中,静静诉说着那个时期的文明辉煌。造纸术的发明,如同知识的翅膀,让文明的火种飞向远方,甚至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咸阳城遗址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长安城平面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长安城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铅算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灞桥纸残片

秦汉时期形成的天下理念,不仅体现在国家治理上,更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汉遗存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域内遗址保护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点63处古遗址、帝王陵星罗棋布,共同镌刻了璀璨的秦汉历史文化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汉新城 来源:西咸新区管委会

秦汉新城,作为秦汉两朝文明的交汇点,拥有诸多重要文化遗存。位于秦汉新城核心区域的秦咸阳城遗址,是秦朝建都144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该遗址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的都城,承载着秦国从崛起到统一六国的辉煌历史。如今,它以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的形式,继续诉说着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咸阳城遗址布局示意图

在陕西11座西汉帝陵中,除霸陵、杜陵分布在西安东南的白鹿原、杜东原上外,其余9座帝陵均分布在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包括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汉文帝霸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等皇帝陵墓,其中汉景帝刘启的阳陵和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已经建成博物馆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陶马、马具、车马器等文物静静诉说着昔日马政的辉煌,而那英姿飒爽的骑兵俑和锋利的武器,见证了骑兵训练的严谨和装备的精良,为武帝时代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内陈列的农业工具和储粮陶器,无不映照出汉景帝减轻税赋、实行“三十税一”政策、鼓励农耕的仁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铠甲武士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帝陵外藏坑

茂陵博物馆内,保存着包括马踏匈奴、跃马、起马、石人、人与熊、怪兽吃羊、野猪、伏虎、卧牛等石雕,每一件都以其雕刻手法简练,借石拟形,生动逼真,被视为人类艺术之瑰宝。特别是马踏匈奴石雕,不仅体现了汉武帝对霍去病将军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他在抗击匈奴、开通丝绸之路中所立战功的纪念。而馆内保存的鎏金铜马则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汉武帝誉为“天马”的大宛汗血马的形象,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更是对古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贡献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茂陵博物馆藏 伏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茂陵博物馆藏 跃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茂陵博物馆藏 鎏金铜马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古老的秦汉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魅力,为大西安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作为秦汉新城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秦汉馆以其独特的历史使命,全景展现了秦汉文明的缘起、发展和贡献。

何以秦汉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自信的殿堂,为国内唯一一座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的专题博物馆,馆内展出的1500余件文物,90%是首次展出,如金怪兽、杜虎符、鎏金铜蚕等,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秦汉时期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怪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错金杜虎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卅斤”铜权

秦汉馆的选址具有象征意义,秦汉馆坐落于渭北五陵原上,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帝王陵墓的聚集地。特别是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西汉帝陵遗址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战略布局,不仅体现了对秦汉文明深厚底蕴的尊重,更是对秦汉文明的传承与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帝陵遗址带

秦汉馆的命名,简洁而深刻地反映了博物馆的核心主题“秦汉文明”。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完成了作为国家形态的天下一统,实现了民族的大融合与文化认同,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该命名旨在强调这一时期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汉馆的建筑设计,巧妙融合了古代天文与建筑美学,其主馆区的建筑群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布局,象征着中国古代对宇宙秩序的尊重和向往。主馆区七座建筑如北斗七星布局,彼此以廊道相连,从空中俯瞰,古老遗址与现代场馆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古今交融的壮丽画卷。秦汉馆的建筑不仅是一个展览空间,更是一件展示秦汉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咸阳城天象布局图 来源:陕西建筑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远景

秦汉馆展陈精彩,以“秦汉文明”为主题,采用“大历史+小专题”的叙述结构。5大展厅展陈面积约1.13万㎡,包括主展厅“秦汉文明”、常设专题展厅“城与陵”“技与美”、临展厅和教育活动中心。其中,主展厅内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通过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奠基、文化创新、科技助力、交流互鉴等方面,全面展示了秦汉文明的成就。该馆教育活动中心,以其1825平方米的宽敞空间和200多人的容纳能力,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提供了一个集教育、展示、体验、互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与陵”专题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与美”专题展

秦汉馆,作为一座现代与古代交融的博物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