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对于金寨人来说

似乎有着说不清道不尽的情怀

该怎么形容这份情呢

大概就是几天不吃就总觉得缺点啥

外地的游子回到家乡多吃点多带点

外地的朋友来了

恨不得带他吃完自己爱吃的每一家

然后骄傲地告诉他

你看!我从小吃到大的

开了三十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粉丝朋友的推荐下

我们去到了梅山金江新城的

江叔锅贴

店内收拾得很干净

摆着八九张餐桌椅

我们到店已经是八点

过了上班上学的高峰期

生意依旧还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菜的大姐顺便买点锅贴带回家,夫妻面对面坐着边吃边聊天,三五好友之间互相推荐自己的最爱,我们还遇到一位十分“有镜头感”的大叔,他在盛汤时我们摄影小哥想着捕捉一下这画面,大叔看到后道:“耶?我要上电视啊?”大家哄堂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就在我家楼下我怎么能不知道呢,我都吃了两三年了,还有好多从江店、从外地来的,都讲他家好吃,有的人从小吃到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大叔还是位美食品鉴大师,“这锅贴要好吃,首先食材要新鲜,其次是火候的把握,保证肉要鲜嫩,皮要酥要脆……”

提起金寨人早餐吃什么,大叔也是如数家珍,和我们聊了很多金寨特色早点。这可能就是金寨人的特质,热情而真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厨房里,江叔和妻子李姨忙得热火朝天。两人分工明确,李姨煮馄饨,江叔煎锅贴,两人时不时低声交流几句,手上的活一直没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上四五点就开门了,一般六点多开始上人,有上班的、上学的、旅游的,一直忙到十点半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叔家只做早餐,但下午也不歇着,还要提前准备第二天的食材。调馅、擀面、包饺子和馄饨、还有小笼包,放在冰箱备用,再炸上一些辣酱,这样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结婚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老夫妻,在26岁下岗后,学着妈妈和姥姥的手艺,开起了这家早点店,这么说来,其实也是门代代相传的手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带着这门手艺在红军广场的菜市场扎根,后来又搬到河东冷库(现金江新城)旁边,因为拆迁搬到粮站,机缘巧合之下又回到了金江新城,有些辗转,但也好像是一次长时间的“美食巡游”,让所有人都知道了金寨老梅山有家早点的锅贴很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本期互动话题 】

最后,再次@想看江叔锅贴的朋友们!

锅贴很香很脆

馄饨和小笼包真的很鲜

还有叔叔阿姨自己炸的辣椒酱

很!香!很!辣!

没吃过的老乡记得尝尝~

大家还有什么金寨宝藏美食?

记得在评论区分享!